【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陳亞平供稿】春節即將來臨,所有人都在熱熱鬧鬧的準備年貨,但70歲的老郭卻被自己的心臟愁壞了。11年前,他就曾因為冠心病在心臟上植入了兩枚支架,可半個多月前冠心病又犯了,到醫院檢查是放過支架的血管再次梗塞!這可怎么辦
【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陳亞平 供稿 】
春節即將來臨,所有人都在熱熱鬧鬧的準備年貨,但70歲的老郭卻被自己的心臟愁壞了。11年前,他就曾因為冠心病在心臟上植入了兩枚支架,可半個多月前冠心病又犯了,到醫院檢查是放過支架的血管再次梗塞!這可怎么辦啊!!

就在求醫無門之際,有個在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做過心臟手術的同鄉向他推薦了心臟外科的謝宜旭主任。謝主任在評估老郭的身體時發現,他的病情遠比預期復雜得多——高齡加上冠心病多支血管中度狹窄、閉塞,雙側頸部動脈血管狹窄達60-99%,右側頸內動脈幾近閉塞!
嚴重冠心病+重度頸動脈狹窄,分期手術哪個都很可能會在手術之間發生心機梗死或腦梗死!都是災難性的后果! 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同期實施頸動脈內膜剝脫+冠脈搭橋術。
面對挑戰,高級別多學科專家團隊,迅速成立
謝宜旭主任立即向業務副院長劉超博士匯報病情和手術設想方案,劉超副院長高度重視,親自坐鎮,即刻成立由心臟外科主任謝宜旭,血管外科主任宋斌、主任醫師毛躍偉,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宋鯤鵬,介入科主任醫師王海波,ICU主任賈寶輝博士,麻醉科儲勤軍博士等專家組成的高級別多學科專家團隊。
“1+1=1”,高難度復雜手術二合一
經過討論,最終決定為老郭施行“同期頸動脈內膜剝脫+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經過緊鑼密鼓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專家們密切協作,先由血管外科宋斌主任、毛躍偉主任為患者進行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然后心臟外科接力,由副院長劉超博士帶領心臟外科謝宜旭團隊為患者施行“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手術歷時7小時順利完成,術后由賈寶輝博士帶領的ICU團隊密切監護治療,目前恢復良好。
謝宜旭主任介紹
動脈粥樣硬化是慢性進展性全身性血管疾病, 冠心病和頸動脈狹窄兩者共存在臨床上并非少見。但嚴重冠心病合并重度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至今仍是心血管外科醫師面臨的重要挑戰。
對于冠心病合并頸動脈狹窄患者采取同期CEA+OPCABG手術,不僅可使患者免受第二次手術的痛苦,提高手術效果,減少手術花費,降低術后近中期并發癥及死亡率,更重要的是減少兩個手術中以及兩個手術之間發生心機梗死或腦梗死的可能,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這種同期手術方式在國外已普遍開展,而在國內由于技術限制仍然開展較少。該手術成功開展是我院多學科團隊協作模式又一例典范。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小編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