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坐過郵輪北上阿拉斯加,坐過游艇環(huán)游愛琴海,還有46天的環(huán)太平洋郵輪之旅,但乘坐國內(nèi)的豪華郵輪還是第一次。伊敦號游輪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出發(fā),去三亞鳳凰島,與親朋好友一起上船,以為只是個海南游,沒想到還意外去了一趟西沙群島。國內(nèi)豪華郵輪第一次首
坐過郵輪北上阿拉斯加,坐過游艇環(huán)游愛琴海,還有46天的環(huán)太平洋郵輪之旅,但乘坐國內(nèi)的豪華郵輪還是第一次。伊敦號游輪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出發(fā),去三亞鳳凰島,與親朋好友一起上船,以為只是個海南游,沒想到還意外去了一趟西沙群島。國內(nèi)豪華郵輪第一次首航,八天七夜烙下的記憶,美妙的時光并不一定在岸上,但一定是在海上。
“坐在教室里,剛想動手扯前排女生的頭發(fā),突然想起來,我是來開家長會的。時間好不經(jīng)用,抬頭已是半生。”
在伊敦號的陽臺上,讀到一段文字,會心一笑,眼睛卻有些濕潤。經(jīng)歷半生的拼搏,生活又像是回到了學(xué)生年代,少了些天真無暇,卻一樣無憂無慮。于是,不在乎時間,更愛自在逍遙的慢旅行。也許你想象著郵輪旅行比較枯燥難熬,但于我,八天七夜時間還不夠,想多一點時間,看看書,跟親友喝咖啡聊聊天,寫寫游記,或者干脆在陽臺吹著南中國海的風,發(fā)個呆。
年輕的時候,總怕虛度光陰,而現(xiàn)在更愛無所事事地在海上虛度時光。
郵輪的日常,其實好忙!
早上去游泳池游泳,或者在頂層陽光甲板跑步,下雨就去健身房,晚上運動之后,還會去水療中心桑拿房做個干蒸。有三天在三亞的岸上游覽,天涯海角、鹿回頭,加上三亞自由行。海上航行日的上午,不少人會去上烹飪課、聽演講,我愛參加船上的各種導(dǎo)覽游,參觀駕駛室,參加北歐藝術(shù)游,甚至還去后廚看了看。下午,一般是聽鋼琴、古琴演奏,看茶藝表演、喝下午茶,聊聊天。早、中、晚餐都是輪流去各大餐廳換著法子吃喝,晚上看演出、看電影,看樂隊演奏,去酒廊聽吉他長笛二重奏。還有不停地拍照、拍視頻,結(jié)果想看看書都沒有用時間了。
去三亞的海上航行,我們喝著茶、喝著咖啡,服務(wù)生不停地端茶送水、送來曲奇餅,幾個人天南地北地聊著天,不知不覺聊了一下午。朋友說,平時都不敢喝咖啡,郵輪上一次喝了兩杯,還喝了十幾杯茶,竟然沒影響睡眠。無憂才會無慮,以前邊工作邊旅行,心里老惦記著時間,很緊張,總想將有限的時間都用在刀刃上,會覺得聊天很無趣,發(fā)呆更無聊,似乎在無人區(qū)艱難地徒步才是真正不浪費時間,但日子過并得不從容。
在無人區(qū)穿越,磨練肉體與意志,是一種旅行生活;而在郵輪上,聊著過往人生,更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心與精神,是旅行生活的另一種境界。
本以為只去個三亞,卻去了趟西沙群島。
伊敦號到達三亞,原計劃上岸玩三天,第一天選擇上午去“天涯海角”,看天涯;第二天選擇下午去“鹿回頭”,觀三亞;第三天逛逛街、買點手信。十幾年前來過天涯海角,幾乎沒變化,游客少,能拍到純凈的海景照片。拍完“南天一柱”、“天涯”、“海闊天空”,一時竟然忘記了“海角”在哪里,再次尋找,才想起來“海角”二字在一堆石頭的頂上。邊走邊拍,三個小時瞬間即逝,結(jié)束時才發(fā)現(xiàn)可以坐直升機空中游覽“天涯海角”,價格也不貴,只是時間不夠。
第二天,天有不測風云,強臺風“圓規(guī)”突然駕到海南島,但沒什么慌張與遺憾。以前也去過了鹿回頭,在船上吃喝玩樂也是件樂事。但臺風臨近,岸邊的浪涌逐漸加大,大船連港灣碼頭都不能停泊了。伊敦號不得不離開鳳凰島,去躲避臺風。巡航在大海上,郵輪的七樓往下看,海浪并不大,伊敦號搖晃幅度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厲害。又跑到一樓餐廳,向窗戶看出去,風浪有三四米高,海鷗在雨中肆意翱翔。
在探索者酒廊喝咖啡,一位大姐跟我說,玻璃幕墻外有一只小鳥。小海鳥站在欄桿上瑟瑟發(fā)抖,另一只滑翔到甲板上,還差點滑倒,酒廊里卻絲毫感覺不到外面的風雨。漸漸地,船上的wifi信號越來越弱,網(wǎng)上照片都打不開了,于是跑去七樓甲板上看浪。有兩位乘客也在外面,說前方就是越南,拿出手機一定位,我們的船竟然在西沙群島了,逆風斜上避開“圓規(guī)”的鋒芒。很想看看西沙群島的幾個小島,可惜大海茫茫一片,夜晚就開始返航。一覺醒來,陽光乍現(xiàn),空氣極度純凈,遠方就是海南島。西沙群島,我算是去打過卡了。
船停在鳳凰島附近,風浪依然很大,不能進港,只能提前返航回深圳。睡一覺起來吃早餐,船已到了蛇口郵輪碼頭。從廊橋走到隔壁的小碼頭,無縫切換到“大灣區(qū)一號”游艇上,開啟了“海上看深圳”的游覽。游艇掠過蛇口SCT碼頭、香港外海,開到了港珠澳大橋,第一次近距離看港珠澳大橋。游艇穿過橋下,大橋看不到尾,太陽出來,紅旗獵獵。游客們揮舞著小紅旗,歌唱著,很是興奮。三個小時后返回,深圳已是藍天白云,第一次從海上拍到了蛇口郵輪碼頭的全景,也第一次看清了伊敦號的全貌。
“人的正確功能是生活,而不是生存,我不會浪費我的時間去延長它們,要利用我的時間。”電影《無瑕赴死》中,對詹姆斯·邦德最后的蓋棺定論之言,對白耐人尋味。其實,也該問問自己,我每一天是為了生存而活著,還是為了享受生活而活著?
生活,需要有熱情,需要藝術(shù),更要有一顆好奇心。伊敦號上的參觀游覽活動免費但要預(yù)約,駕駛室是個神秘的地方,平時是無法進入的,舵輪、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衛(wèi)星電話、羅盤、測深儀、聲納、電子海圖等等,一堆叫不上名字的儀器,參觀者中有一位中年人,對于設(shè)備了如指掌,他跟一名船員打招呼,說很多年前在歐洲坐維京郵輪的時候,曾經(jīng)見過面。我喜歡站在駕駛室看前方,前方一覽無遺,你會想象著自己是船長的樣子?
北歐藝術(shù)游從“維京狂戰(zhàn)士”雕塑開始,剛好我就去過這個雕像的發(fā)掘地——外赫布里底群島,1831年,在劉易斯島烏伊格灣的Crofter沙丘石室里,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副用海象象牙雕刻的棋子,被稱為劉易斯棋子。有一枚棋子很特別,是咬著盾牌的戰(zhàn)士,他是北歐神話中Berserker,維京“披著熊皮的戰(zhàn)士”。伊敦號前身是維京太陽號游輪,走歐洲航線,2021年4月7日成為中國船籍郵輪后,采用了招商局清朝買進的第一艘輪船“伊敦”(Aden)的名字,船上布置與裝飾保留了原有的北歐元素。
參觀到樓梯間,一幅幅掛毯畫是復(fù)制的巴約掛毯(也稱貝葉掛毯),畫面敘述的是1066年的英法歷史,威廉公爵討伐哈羅德二世的法國黑斯廷斯之戰(zhàn),真品存放在法國巴約市博物館,是羅馬藝術(shù)刺繡的杰作。船上還有藝術(shù)導(dǎo)覽游,例如,邂逅蒙克,欣賞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愛波蕩漾》等繪畫,后印象派的《月光下法國鄉(xiāng)村街道》;北歐風尚之旅,通過北歐風格的工藝品,介紹北歐設(shè)計等等,這些很小資的文藝活動,游客參加的人數(shù)比我想象的多。
船上的星空劇場有表演秀,第一晚是《音浪樂章》,比較小資的文藝歌廳式音樂劇,環(huán)顧劇場四周,坐滿了觀眾。《音浪樂章》是一個五幕的卡巴萊音樂劇,節(jié)選了《芝加哥》、《追夢女孩》、《獅子王》、《劇院魅影》、《雨中曲》、《媽媽咪呀》、《音樂之聲》、《吉屋出租》、《歌舞青春》等經(jīng)典音樂劇精華,電子的背景很動感,讓我們再次回憶一遍世界各國的經(jīng)典音樂與歌舞。一樓大堂,一位女生優(yōu)雅地彈奏著鋼琴曲,德彪西的《月光》,見我拍視頻,貼心地彈奏了一曲《教父》的主題曲《溫柔的傾訴》,讓我又重回年輕時代……
船上的三頓大餐,加上豐富的下午茶,還有隨時隨地的咖啡茶和點心,每餐吃到扶墻走。眼花繚亂的餐廳,眾多的美食,每一餐選擇去哪吃?才是郵輪之旅的最大難題。
不論是“主廚的餐桌”,還是“意大利餐廳”,不管是龍蝦、海參、牛扒、阿拉斯加蟹,還是葡萄酒、冰激凌,甜品,全部無需再付費。高端酒水除外,船上所有的酒吧、酒廊、咖啡吧、燒烤吧里的燒烤、飲料、葡萄酒和各種茶、咖啡、點心也是免費提供。走到哪里都有服務(wù)生問你,喝點什么,吃點什么。船上的生活,一般只約著玩什么,去哪吃。
伊敦號所有房間都有陽臺,沒有無窗的內(nèi)艙房。第一天進我的房間,服務(wù)生說,房間吧臺上的膠囊咖啡、茶和純凈水,以及冰箱里的各種飲料和酒水、干果小吃都是免費的。房間門內(nèi)的把上,有一個請勿打擾的牌子外,還有一個訂餐牌,想吃什么打上勾,晚上掛在門外,第二天早上按預(yù)約時間送到房間。有兩天早上八點要上岸去旅游,所以預(yù)定了兩次送餐服務(wù),但我看到服務(wù)生拿著大托盤進來,各種果醬、調(diào)味品和盤碟刀叉,接過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真的很重,雖說可以24小時免費送餐到房間,后來也沒再點送餐了。
到達三亞那天,六點多鐘,郵輪慢慢靠近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在陽臺吃著送來的早餐,酸奶、牛奶、果汁,餐包,煎雞蛋和水果,看著滿天朝霞,確實很享受。在陽臺上拍鳳凰島標志性建筑,象征著五指山的五棟大廈,感覺像是無人機拍下來一樣。早餐,大多數(shù)人都去中餐廳喝粵式早茶,或者自助餐廳吃中西結(jié)合的早餐。我更愛七層船首的“探索者酒吧”,西式早餐總是人少,雙份意式濃縮咖啡,一盤有藍莓、樹莓、青棗和草莓的混合水果,北歐全麥面包或者肉桂包華夫餅,加一杯牛奶,一個人坐玻璃墻前,看窗外海景、逐浪的海鷗。
剛上船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好吃,于是不做選擇題,每一個餐廳都去一次,吃遍了,再由自己的胃選擇餐廳。
第一天晚餐,決定先去異國風情的意大利餐廳,被靠窗餐桌的情調(diào)所感染。意式小牛排等牛排是主打,其實燴小牛膝、海鱸魚生魚片、海鮮奶油汁燴青口、香煎劍魚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如果三道菜都吃完了,小心吃不下冰激凌和甜品。第二天,換到中餐廳,有上海菜、粵菜和川菜,鹵桃仁拌菠菜、夫妻肺片、醉香醋魚、宮爆蝦球、脆爽青胡椒爆牛柳、玫瑰紅燒肉、荷塘小炒,還有楊枝甘露和手工冰激淋。后來又去了中餐廳,發(fā)現(xiàn)海參和紅糖糍粑才是食客的絕殺技,另外說個小秘密,這一份海參的進貨成本都要兩百多。第三天,已是吃到腦滿腸肥,選擇去了主廚的餐桌,以為日韓、新加坡菜提不起興致,結(jié)果上菜時,大家都拿出手機一頓狂拍,亞洲主題的西式套餐,擺盤媲美懷石料理,每件都是藝術(shù)品。
開始以為每個餐廳吃一次就夠了,后來發(fā)現(xiàn)隔三天還要換一份菜譜,中間還有特別的美食活動,例如,無邊游泳池邊的龍蝦宴,一人一份龍蝦和一份牛排,椰林樂隊午餐的椰子雞尾酒和卷餅,在環(huán)球餐廳的自助餐的海蝦和帝王蟹。每天下午在冬季花園的北歐下午茶,池畔燒烤的烤牛羊肉、烤雞翅和漢堡包,還有火爆到?jīng)]有預(yù)定上的四川火鍋。每一餐都配有免費的紅白葡萄酒,例如,意大利的安特拉黑珍珠紅葡萄酒、新西蘭的艾魅麗蘇維翁白葡萄酒、賀蘭山的迦南美地古藤蘭紅葡萄酒。伊敦號上還有太多美食,八天七夜,不夠時間去吃完。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三十多年前,三峽大山深處的表哥,挑著行李和送給我們的干玉米粒,在陡峭的臺階上歇腳,對我說的這句話,至今無法忘記。我常說要做一名優(yōu)雅的背包客,旅行中高雅與否與金錢不無關(guān)系,但是,當你擺脫了窮困之后,高雅更多的是與精神有關(guān),郵輪上最能體現(xiàn)。
最初的郵輪旅行是定位高端旅行,有閑有錢的外國游客坐郵輪旅行,必定要帶一套西裝正裝。在伊敦號上,平時都是穿著休閑裝,還可以穿涼鞋拖鞋,但是在“環(huán)球餐廳”表演和活動的時候,要求女士穿裙子、長褲、毛衣或襯衫,男士則要求穿長褲和有領(lǐng)襯衫。雖然沒有很硬性的檢查,但我同行的女士們出現(xiàn)在劇場、酒吧和餐廳等公共場所,總是長裙飄飄,優(yōu)雅而行。優(yōu)雅的穿著,不僅是關(guān)乎自己的美,更是對他人的尊重。
不用擔心吃喝,不操心住宿和交通出行,郵輪旅行純粹而簡單。郵輪日漸大眾化后,四五千塊錢就能坐郵輪出國一周,普通百姓都能享受簡單的旅行生活。十幾年前,忙于工作,就給父母安排了新馬泰郵輪游,特色餐廳需要另外收費,上岸需要支付旅行團費,導(dǎo)游給小費等。擔心父母分不清哪些必須給的,常常將小費等費用預(yù)先付給旅行社帶隊的導(dǎo)游,但父母還是很少去郵輪上的付費餐廳吃飯。伊敦號游輪的改變,使得海上生活更從容、優(yōu)雅。
有人問我,多大的孩子能帶上船?跑去問了前臺,為了郵輪有更好的體驗,八歲以下的孩子不能上船,難怪船上沒見到四處亂跑的熊孩子。伊敦號游輪定位服務(wù)中國高知客群,旅行費用并不低,卻開創(chuàng)了一價全包的方式。船上的wifi免費,船上攝影師拍的照片,掃個二維碼,就能免費下載電子版。在我們住的五樓,有免費的自助洗衣房,有滾筒洗衣機和烘干機,自動注入洗衣液。還有熨斗和燙衣板。去洗衣服的時候,看見一位大叔洗完衣服之后,在認真地熨燙衣服。
記得九十年代去俄羅斯,俄國人穿著就明顯講究,即使是比較舊的衣服,也是熨燙得平平整整,顯得更為優(yōu)雅。
離船的前一天晚上,看到還有人在健身。跑步機上的人最多,其次是女士們練瑜伽,器械和擼鐵的較少,只看到了一位打太極的人。健身房里60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老年人大多喜歡在甲板散步。在國外旅行發(fā)現(xiàn),越是窮苦的人群,肥胖者越多,中產(chǎn)以上人群都注重鍛煉。這種差異其實與金錢無關(guān),只是群體的健康意識不同,跑個步也不需要錢,保持好的體態(tài)是優(yōu)雅生活的基礎(chǔ)。,
以前,旅游僅止步于觀光;將來,旅行重在體驗。
也許你可以跟我說,你知道一艘郵輪有多長,排水量有多大,有多少個房間,但你只有坐過了,在雪白的餐桌上,看著窗外的風景,享受一頓美食,或者端著咖啡,在陽臺凝視著窗外的海景,這才是真實的郵輪生活,才有了你自己的體驗。
PS:我在郵輪上用手機拍的短視頻,請點擊觀看
何陽東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