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縱相新聞綜合報道昨天(1月14日),東方網·縱相新聞《權健不是最后一個!天獅、華林……碰到這些企業你也要長個心眼》報道一出,微信、今日頭條、網易等各平臺均有大量網友給我們留言,曝光了身邊親朋好友被其他涉嫌傳銷的保健品企業坑騙的經歷。其中,完
縱相新聞 綜合報道
昨天(1月14日),東方網·縱相新聞《權健不是最后一個!天獅、華林……碰到這些企業你也要長個心眼》報道一出,微信、今日頭條、網易等各平臺均有大量網友給我們留言,曝光了身邊親朋好友被其他涉嫌傳銷的保健品企業坑騙的經歷。
其中,完美、無限極、康婷、葆嬰、羅麥、尚赫、綠之韻、三生等企業高頻出現,而記者查詢發現,這些企業絕大多數都有直銷牌照。
和昨天一樣,東方網·縱相新聞整理了經權威媒體曝光的涉嫌傳銷保健品企業名單(第二批),不妨收藏起來防患于未然,或者轉給正深陷其中、執迷不悟的親友們。
完美保健品不“完美”甚至“鬧出人命”
有直銷許可的完美曾卷入“人命糾紛”。
2018年6月28日,浙江電視臺1818黃金眼報道,蕭山一女子得了紅斑狼瘡,為調理身體住進完美保健品店,第三天心臟驟停去世。
此前,家人讓女子去住院,該女子卻對完美的產品深信不疑。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死者的弟弟說,姐姐前些年都按時就醫,病情一直得到控制。
2018年春節之后,這名女子開始頻繁到完美門店,拿回成箱成箱的保健品。店員還給女子灌輸一種思想,讓她一直吃她們的保健品,不用去醫院。
早在2014年3月,《中國青年報》就曾報道,完美經銷商和直銷員在“尋找需求”過程中涉嫌夸大宣傳,而其驅動直銷員不斷發展團隊成員的利器——多層次提成制度,涉嫌違反《禁止傳銷條例》。
同時,在完美保健品的銷售過程中也存在問題——夸大產品功效,聽課好比洗腦。
何首烏“傷肝” 無限極旗下產品被調查
2018年5月新京報報道,直銷公司無限極陷入輿論風波。
33歲的消費者姜先生稱,因服用含有何首烏成分的無限極男仕口服液,導致藥物性肝損害入院治療。
他認為無限極在保健品宣傳中未明確何首烏含量,對危害只字不提,造成服用后產生嚴重后果。隨后,北京市豐臺區食藥監局介入調查。
早在2012年10月15日,中國經濟網報道,總部位于廣州的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2007年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從事保健食品類產品營銷。
然而近來,卻屢遭消費者投訴及包括中國質量萬里行、人民網、新華網等權威媒體的曝光,對其營銷行為產生涉嫌傳銷、夸大宣傳等質疑。
佳萊科技5個月三曝直銷違規
2018年10月15日,中國經濟網發表題為《佳萊科技五個月三曝直銷違規 16萬元大單頂風強監管》的報道稱,“佳萊科技業績狂飆闖了一路紅燈”。
文中梳理的情況顯示:5月22日,佳萊科技拒絕配合工商執法,被成都工商局點名批評。隨后8月,佳萊科技又被曝出最高48萬元的“大單模式”。
10月,佳萊科技又因虛假宣傳、拉人頭發展下線,遭人實名投訴。
葆嬰因涉嫌傳銷 被開千萬級罰單
據中國網2018年報道,葆嬰山西分公司因涉嫌傳銷、違規直銷,被當地相關部門處以1700萬元的高額罰款。
據了解,葆嬰公司采納細胞式獎勵的薪酬制度,即通過不斷發展下線晉升等級,從黃金董事、紅寶石董事、翡翠董事、直至晉升到鉆石董事,以此來獲取分紅與傭金。
美國葆嬰公司于1998年進入中國,作為外資企業2010年7月拿到中國直銷牌照,但直銷經營許可范圍僅限于北京、天津、陜西和江蘇四地。
因葆嬰跨區違規直銷問題,成都工商部門曾點名批評其在四川省內的違規直銷活動。2015年葆嬰在山西、上海、廣東等多地遭監管部門開出千萬級罰單。
成都查獲“紅瑞樂邦”多店虛假宣傳案
四川省食藥監局官網2017年12月通報一例專項整治案件:
2017年6月,成都市溫江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一舉查獲了轄區內存在的“紅瑞樂邦”多家門店利用會銷虛假宣傳案,對6名當事人處以18萬元的罰款,為老年人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有效遏制了利用會銷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
每天早上6點-8點,每家門店都有近百名的老人到店“聽講座”“做健身操”“免費坐玉石墊”,還會領到雞蛋、面包等小禮品,“專家老師”還經常在“講座”上宣傳一種叫做“國肽膠原蛋白肽”的產品。
康婷:打著直銷之名 游走傳銷之境
據環球網2016年報道,康婷以開會上課的方式,給出高額回報、獎勵車輛、組織旅游等誘人承諾,在青島四處招募代理商。
根據參與會議的代理商以及康婷直銷商的描述,想賺錢就要不斷拉人。
不僅僅是青島地區,康婷曾在2013年初獲直銷牌照之前,就被頻頻爆出以3220元、16100元等金額的入會費在徐州等地區招募會員和代理商,只發展下家不賣商品。
而拿到直銷牌照之后又在2017年,被爆出在海南涉嫌違法傳銷,被當地警方立案調查。
雖然康婷公司手中握著牌照,憑著這個“護身符”打著直銷旗號規避傳銷之名,但公司被暴露出的經營模式,已然構成了以高額回報為誘惑從事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傳銷違法行為。
綠之韻:買原始股可成千萬富翁?
2016年《人民日報》點名曝光“綠之韻”產品在山西涉嫌傳銷。人民日報記者在綠之韻的直銷培訓現場發現,培訓導師一直在宣講所謂的財富計劃,其中包含生態紡織與財富商城兩個項目。
導師在生態紡織項目中稱,只要購買和發展下級會員購買產品,就能依次成為銀牌會員、金牌會員,直至鉆石會員,然后按照其會員級別來獲得分紅與返現等回報。
而對于天云商城項目,培訓導師則在現場假借公司即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噱頭,推薦購買原始股。
培訓導師稱,投資5萬元即可獲得1000股,上市后一天起碼漲10倍,買得多了,到時候就可以成為千萬富翁。
當地工商部門對該記者稱:“銷售人員通過發展下線獲得分紅來維持運轉,存在傳銷嫌疑。”
尚赫:拉人頭掙快錢 頻涉傳銷
從網上的公開信息來看,尚赫是一家從事健康、美容產品研發和銷售的直銷企業,公司業績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它在全國多地被曝光涉嫌傳銷、夸大產品療效、高提成誘惑、多層次計酬等問題,工商部門也多次介入調查。
中國經濟網曾多次報道尚赫的經營亂象,2016年6月喊話尚赫的“變味直銷”,其所謂掙快錢的方法就是催加盟者去拉人頭、做市場,通過發展下線而不是銷售產品來獲取收入。
除此之外,其產品也疑點重重,中國經濟網在16、17年間長期追蹤做了專題報道,除了直營店,尚赫主要通過其加盟的隱秘“美容沙龍店”來開展業務。
但這些店面并無尚赫統一的標識,主要功能也不是零售尚赫產品,而是提供減肥美容等服務。
羅麥涉嫌虛假宣傳 多款產品違規銷售
2015年8月18日新華網報道,一個看起來普通的不銹鋼杯,就能把普通的水轉換成人體必需的小分子團,負電位、高能量、弱堿性的健康的水,真有如此神奇?
記者調查發現,北京羅麥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虛假宣傳以及超范圍違規直銷。
據了解,羅麥2007年10月獲得直銷牌照,作為一家老牌直銷企業,即使經過重重整改,羅麥身上還是有著無法規避的問題。
在百度搜索“北京羅麥”、“直銷”等關鍵詞后,內容框里顯示“騙局”“涉嫌傳銷被查”“傳銷模式被查”等多條聯想詞。
而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今天查詢發現,3年多前就被曝光的π水杯,至今電商平臺仍在售。
《東方時空》質疑寧波三生涉嫌傳銷
5年前央視質疑涉嫌傳銷的寧波三生公司,2018年被曝出依然沒有收斂。
2013年8月24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報道,浙江省一些會所最近流行一種“消費致富”理論。
組織者稱,只要成為會員,消費越多,賺錢越多,有能力的會員還能得到寶馬汽車,甚至豪華游艇,說先后已有80多萬人加入其中。
這一理論的發明者就是三生公司。央視報道稱,這家公司“聽起來有傳銷的特征”。
接受央視采訪的衛生部專家表示,三生公司銷售時的一些說辭有虛假宣傳成分。
報道還稱,三生的商品價格高于超市同類商品,一斤大米37元,一瓶醬油37元,兩套被子、兩套枕頭、一個被套加床墊需要18000元。
銷售人員說,被子價格貴是“有醫用赭石在里邊”。
另一位工作人員稱,把蔫掉的番茄青瓜放在被子里會重新恢復到“很鮮、很嫩、很甜、水分很足”的狀態。
報道指出,三生公司是備案的直銷企業,直銷產品有保健食品和化妝品兩類共52種,但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大量出售批準目錄之外的商品。
怎么區分直銷和傳銷?
很多人可能要說,有合法的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都有可能涉傳銷,那我們作為普通人到底要怎么辨別呢?
我國在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中,明文區分銷售中的傳銷和直銷行為。
在相關法規的明文規定中,傳銷和直銷的差異界定包含銷售行為、產品與價格、銷售目的、人事制度和售后等多個方面。
傳銷的主要目的是不斷發展下線,其本質是資金的轉移和再分配,銷售產品大多時候只是“煙霧彈”。
傳銷組織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以發展下線為牟利手段,下線越多,酬勞也越多。
與之相比,直銷注重產品的價格、口碑以及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有固定營業場所來配合售后服務。
直銷組織或企業需得到商務部的直銷經營許可,內部推銷員均為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
《禁止傳銷條例》規定,只要滿足拉人頭型、收取入門費型、團隊計酬型三種其一就可被認定為傳銷行為。
所以,凡是遇到跟你收會員費,要求發展下線、拉人頭,以此來層層提成的,哪怕它宣稱自己是合法的,有直銷牌照,它的本質就是傳銷!請大家離得越遠越好!
還有哪些涉嫌傳銷的保健品企業沒有被曝光?
歡迎你給我們留言,
同時,保健品行業該如何管理?
也歡迎你多多支招!
王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