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常見的一種腦瘤,也是當之無愧的最致命的癌癥之一。平均生存期僅1年,五年生存率不足5%。膠質母細胞瘤的五大特點!對于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愈方法,治療很困難,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原因:1進展速度極快膠質母細胞瘤的增長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常見的一種腦瘤,也是當之無愧的最致命的癌癥之一。平均生存期僅1年,五年生存率不足5%。
膠質母細胞瘤的五大特點!
對于這種腫瘤,目前沒有任何治愈方法,治療很困難,主要是因為以下五個原因:
1
進展速度極快
膠質母細胞瘤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常見癌癥。在一項研究中,未經治療的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率為每天1.4%,等效倍增時間為49.6天。相比之下,乳腺癌的平均倍增時間至少為50至200天。
2
早期擴散
和其他癌癥形成腫塊不同,膠質母細胞瘤在早期就會沿大腦中的白質蔓延,因此很難確定腫瘤實際擴散的程度,這意味著要想完全切除幾乎是不可能的。
3
異質性強
近兩年,各類癌癥的靶向治療取得重大進展,因為大部分癌癥生長通常受一種或一組特定基因突變的“驅動”而發生。而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通常是由癌細胞中的多種異常基因驅動的,因此只阻斷一個途徑,腫瘤會通過其他途徑繼續生長。
4
不一致性
即便在同一位患者膠質母細胞瘤中也存在高度的不一致性,這意味著原發腫瘤的基因突變可能與復發時的突變基因完全不同,腫瘤不斷發展出新的突變,因此不斷出現對治療的抵抗,初始治療方案和復發治療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5
血腦屏障
血-腦屏障是防止細菌病毒入侵大腦的有效屏障,但同時也會使許多治療藥物難以或不可能到達大腦。因此,近三十年來沒有一款新藥獲批,唯一可用的腦瘤藥物就是替莫唑胺。
三大強效抗癌技術聯手!腦瘤患者生存期或將再翻一倍!
針對這一致命的癌癥,研究人員已經成功研發出一款新型的治療設備-電場療法!與傳統的手術,放化療完全不同,對身體安全無創,并且已經獲得美國FDA和中國NMPA的批準正式上市,用于新診斷和復發的膠質瘤患者。目前公布的臨床結果顯示,電場療法可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翻6倍!
近期,美國電場療法的研發公司NovoCure宣布,針對治療新診斷的膠質瘤患者,開展一項全新的臨床試驗。
這項研究將腦瘤”王牌“治療方案電場療法,聯合被稱為抗癌”神藥“的PD-1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英文商品名為Keytruda),再加上腦瘤的基石治療方案替莫唑胺,看看三大強效方案聯合,治療新確診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成人患者是否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最新公布的結果非常振奮人心!
入組的25例膠質母細胞瘤成人患者,接受了手術和標準的放化療方案后,開始接收三聯方案治療。具體為:
每月一個療程的替莫唑胺輔助治療,腫瘤治療電場治療開始時間也大致相同。在第2個治療周期引入帕博利珠單抗,每3周給藥一次,直至首次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治療達2年。
結果顯示:在19例患者中,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至少11.2個月,與此前腫瘤治療電場聯合替莫唑胺輔助治療的歷史對照研究數據(PFS為6.7個月)相比,將近翻了一倍!
并且,6例(24%)患者獲得部分或完全緩解。
Novocure的首席醫學官Ely Benaim博士表示,“今天公布的結果表明,我們對新確診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方法可能發生范式轉變。”
電場療法是如何清除癌細胞的?
與傳統的手術,放療,化療完全不同,腫瘤治療場療法可以選擇性地針對參與癌細胞分裂的蛋白質的電特性,將電場調整到特定頻率,可以精準的破壞各類處于快速有絲分裂的癌細胞,從而阻止癌細胞增殖生長,最終癌細胞會受到損害并最終自發死亡,這種獨特的阻止癌癥進展的機制經過二十年的臨床研究數據證實,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且副作用比傳統治療要低得多。下面這張動圖展示了施加電場后癌細胞的死亡現場可能會更加大快人心。
▲分裂不能完成,癌細胞起泡、破裂,死~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過去說能用電流,電磁治療癌癥的,大都是騙子,包括現在,仍然有一些用能用電場和氣場無所不治的“大神棍”。而美國的電場療法早在2011年就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以及2020年新增的適應癥惡性胸膜間皮瘤。
好消息是2020年5月,美國抗癌黑科技腫瘤電場療法-Optune順利通過了在中國獲得的臨床研究豁免資格,這在正式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中文名稱為愛普盾。原文鏈接:剛剛!電場療法又獲批新適應癥!這種惡性腫瘤也可以使用了!
上市國家:
美國,日本,中國(內地,香港)
國內患者如何接受電場療法?
目前國內的患者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接受電場治療:1.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電場療法目前已經在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獲批上市,國內也已經獲批上市,國內患者可前往指定醫院進行正規治療。(價格較高,可聯系醫學部咨詢指定醫院名單)2.參加臨床試驗。目前電場療法在全球仍屬于前瞻性研究,國內和國際都開展了大量的臨床試驗,想接受治療的患者可以直接聯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進行初步評估。3.日本ECCT療法。日本作為醫療技術發達的國家之一,依據電場原理引進另一種設備,稱為ECCT,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以考慮。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美國的電場療法稱為TTF,是被FDA批準的以及獲得眾多臨床試驗數據的權威腫瘤治療方式。而日本的電場療法稱為ECCT依據電場的原理研發的,目前暫時沒有大型的臨床試驗數據,在日本被再生醫療法批準,作為癌癥的輔助治療設備,預防癌癥復發,延長生存期。
這兩種電場療法在適應癥和價格方面都存在較大區別,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張對比表:
此外TTF的費用相對較貴,日本的ECCT設備一套9萬人民幣左右,可購買回國內長期使用。患者可結合自身的經濟條件等綜合因素合理選擇。
希望電場療法的最新數據能給病友們帶來新的希望。此外,對于腦瘤患者,現在醫學界更提倡通過多種治療手段進行綜合治療,包括局部放化療、靶向和免疫等,需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量身定制。因此,在如何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和用藥上應該求助于國內外權威專家,這樣才能讓廣大癌友們少走彎路,得到最大的臨床獲益。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