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今已是1月中旬,距離春節越來越近,市場上的消費熱情開始增加,而米面油價格較前期漲了2-5元左右,就連牛羊肉、魚類價格也有所走高,不少人感慨消費不自由。實際上,蔬菜價格相比前期要便宜不少,比起去年也要低上一頭,如在淄博一菜市場中,土豆才不過
如今已是1月中旬,距離春節越來越近,市場上的消費熱情開始增加,而米面油價格較前期漲了2-5元左右,就連牛羊肉、魚類價格也有所走高,不少人感慨消費不自由。
實際上,蔬菜價格相比前期要便宜不少,比起去年也要低上一頭,如在淄博一菜市場中,土豆才不過1.5元/斤,品相差的1元就可買到;蘿卜1.4元/斤,西葫蘆1.8元/斤,白菜1.3元/斤,芹菜1.6元/斤,胡蘿卜2元/斤……
這些常見的蔬菜價格相比去年第4季度要便宜2-3元左右,不過那些反季節蔬菜價格偏高,如西紅柿5.6元/斤,黃瓜4.5元/斤,薺菜8元/斤,蓮藕4.9元/斤,香椿芽20元/斤。
常規蔬菜價格偏低,其實還因市場供應偏多,北方大棚蔬菜產量高,再加上南方蔬菜陸續北運,因而使得北方蔬菜并沒有走高,就算臨近年關,消費者也倍感消費自由。
然而,下面這四種蔬菜產地偏低,不少菜農陷入虧損中,不少人本想著借年關賣出高價,如今幻想已破。那么,市場是否真的自由了?
01、菠菜賣不動
菠菜作為一種綠色蔬菜,因營養豐富,在市場上備受歡迎,它可燒湯可燙拌可清炒,其口感獨特入口清香,因而深受好評。而因其可耐低溫,因而秋冬時大量上市,其賣價總體偏高。
去年10月份,因菠菜受前期水澇影響,結果多個產區菠菜減產,以至于上市量減少,市場供應偏緊,以至于菠菜價格大漲,市場一斤多達15-16元,產地也賣出了5-6元/斤。
然而,菠菜價格走高后,農民開始擴大菠菜種植面積,再加上其生長速度快,周期短,因而使得菠菜產量快速增多,12月份時菠菜市場價就已跌破5元。
如今已是臘月中旬,本想著近期菠菜價格上漲,沒想市場價再次走跌,一斤已賣至3-4元。但更糟糕的是,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產地“賣不動”現象。
原來,河南滑縣、汝州受“口罩事件”影響,交通運輸受限,結果農民的菠菜很難賣出去,而菠菜耐儲性差,中間商不敢收購,而本地市場消費有限,以至于產區菠菜價格急速下滑,一斤已回落到0.7-0.9元。
如此低價,農民根本就沒有利潤,但最慘的是銷售渠道不多,賣不出去只能爛掉,很多菜農無奈淚奔。
02、生姜走跌
2021年的生姜行情,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9-10月份新姜上市,結果產地才不過5-8毛一斤,這一行情姜農畝均虧損超5000元,很多人無奈將生姜存儲,等待年前行情利好時出售。
卻沒想,即便是“雙節”,也沒能帶動生姜行情。可能不少網友吐槽,超市生姜普遍在5-6元一斤,但比起去年同期10元左右來看仍然偏低。在筆者的家鄉,生姜更是回落至2-3元/斤。
零售價就如此低迷,更別說產地行情了。如在昌邑市場中,洗姜報價為1.1-1.3元/斤,泥姜更是跌至0.7-0.9元/斤;安丘產區,泥姜報價為0.5-0.7元,洗姜為1-1.1元/斤。
2021年開始,生姜報價就一直偏低,同比跌超70%,而價格走跌,主要是栽種規模漲了35-40%左右,再加上出口受限,市場庫存量多,結果生姜接連走跌,即便是春節也難以帶動。
03、大蒜低價
去年剛上市時,大蒜行情還算可觀,鮮蒜采購價多達1.8元左右,一畝地可賺上3000-4000元。沒多久,干蒜價格也快速上漲,優質大蒜一斤3-4元。
然而,很多人貪心不足,將其存儲起來,等待后續蒜價繼續上漲時再出售,沒想,蒜價開始一路走跌,盡管跌幅不大,但很多人仍然觀望。
本以為元旦過后,蒜價能夠反彈走高,卻沒想大蒜市場不溫不火,行情持續低迷,此時不少蒜農才后悔沒能提前出售。
從批發市場來看,近期蒜價總體偏低。如金鄉市場,蒜米料為1.59-1.68元/斤,一般混級為1.97-2.03元/斤,大混級也才2.3元/斤,老蒜更是跌至1.2-1.6元/斤。相比前期高價,蒜價總體跌了1.2-1.5元/斤。
據悉,目前大蒜庫存仍有280萬噸,可見產能偏剩,就算有節日刺激,但短期內大蒜行情難以走高,恐怕今年新蒜上市后行情也不盡人意。
04、花菜遭壓價
在去年10-11月份時,花菜市場價賣出了6-7元左右,產地也漲至2-3元,如此行情帶動了菜農的種植熱情。然而,如今新一季花菜已集中上市,行情卻出現了“大跳水”,產地已回落至0.7-0.8元/斤。
大棚種植成本較高,再加上化肥上漲,7-8毛的收購價,菜農根本沒利潤可言,但面對菜販子壓價,菜農并沒有話語權,不賣只能等著蔬菜爛掉。
而在周口產區,因交通運輸受限,菜販子收購意愿不高,很多菜農不知該如何解決銷售問題。實際上,市場中花菜并不便宜,一斤4-5元,很多消費者抱怨太貴。
如今蔬菜價格總體偏低,這讓菜農著急不已,希望年前能迎來逆漲,大家認為短期內能漲嗎?
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