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年前朋友寄了一盒靈芝過來,疫情期間我拿回去給爸媽,兒子喜歡吃老媽做的土灶砂鍋煨湯,所以老媽就加了海參、靈芝、人參、還有我妹拿回去的蟲草什么的做十全大補湯全家都吃一起補。人到中年,開始考慮養生,所以對于我媽燉的十全大補湯,我一邊喝著一邊心里在
年前朋友寄了一盒靈芝過來,疫情期間我拿回去給爸媽,兒子喜歡吃老媽做的土灶砂鍋煨湯,所以老媽就加了海參、靈芝、人參、還有我妹拿回去的蟲草什么的做十全大補湯全家都吃一起補。人到中年,開始考慮養生,所以對于我媽燉的十全大補湯,我一邊喝著一邊心里在琢磨:“到底這鍋價值不菲的湯有沒有傳說中的那么有價值?武俠小說和神話故事里,起死回生的靈芝,一直被民間傳說是救命的,是真的嗎?蟲草,被炒作得快要挖絕種了,真的有那么神奇的藥用嗎?”
十全大補湯真的那么有藥效嗎?
想到就查,一查發現網絡上的資料很紛雜,不知道哪些是專業靠譜的,哪些是廣告的。最后還是決定找專業的科普書來看,這一搜,搜出來一本2018年出版的真菌類的科普書——《菌物志》由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不務正業”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化學博士斑斑所著。
和其他專業的科普書不同,因為斑斑是“不務正業”的化學博士來寫菌類的科普書,所以這本《菌物志》寫得科學又有趣,沒有那么多不說人話的專業術語,全書以真菌帝國派遣文化形象大使“小菌菌”的講述為線,遞交給人類50份文件,實際就是用了50個小章節從真菌的食用價值、醫藥價值和文化價值三個板塊科普了菌類世界。
《菌物志》的可讀性很強,50個內容獨立設計,隨讀隨放,我陸陸續續的用了一天多時間讀完,期間和辦公室小姐姐們分享了很多內容,大家都搶著等我看完再細讀,一時間,這本書成了我們辦公室最熱門的科普書。
科普打假來一波:
靈芝仙藥長生不老?假的!
靈芝,是蘑菇綱-多空菌目-靈芝科-靈芝屬。(這有點像我們的籍貫,國家-省份-城市)
但是市面上的,被人們高價買來吃進肚里的靈芝,卻不是真正的靈芝。
宣傳的有抗癌療效的云芝,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朽木上常常能找到,屬于多菌科。
還有樹舌靈芝,生長速度驚人,一兩年時間菌蓋的直徑可以超過一米,被很多商人當做千年靈芝高價出售,實際藥用效果和價格不成正比。
敲黑板:云芝和樹舌靈芝都是多菌科,不是靈芝科!
真正的靈芝包含靈芝多糖和靈芝酸,這兩種成分對抗腫瘤在目前研究結果下的確有一定效果。
但是,靈芝多糖在姬松茸和雙胞蘑菇這兩種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食用菌身上都有,而靈芝酸的藥用效果還不如現在化療藥物的十分之一。真正用靈芝來治療腫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靈芝的藥用效果,既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奇也沒有那么成熟!
再說靈芝燉在湯里的口感,沒有其他食用菌的鮮美,靈芝吃在嘴里柴柴的像啃木頭,被我們全家老小都嫌棄,僅限于喝湯,心理安慰。
亞裔文化中靈芝仙草的地位實在是太高,所以難免會有商人乘機牟利,多看書,懂點科普,愛護好自己的錢包吧!記住了:靈芝仙藥長生不老?假的!
冬蟲夏草的瘋狂,何時是盡頭?
蟲草的形狀讓害怕蟲子的我覺得下不了嘴,不過我妹幾年前做完手術后,一直被夫家養著喝著蟲草老鴨湯,以至于我媽認為蟲草的食療效果驚人,去年開始自己悄悄的花大價錢買了吃,關鍵還買了些假蟲草和劣質蟲草,錢花了,東西不夠好,氣得郁悶了好長一段時間。
《菌物志》里小菌菌說了,冬蟲夏草,是屬于糞殼菌綱-肉座菌目-線蟲草科-線蟲草屬。
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夏季泥土中的一種冬蟲夏草菌寄生在土層下蝠蛾的幼蟲身上,當來年5月氣候轉暖,寄生在幼蟲頭頂上的冬蟲夏草菌的菌孢開始生長,很快吞噬掉幼蟲,將蟲體作為養料,蟲體一般4-5厘米長,菌孢一天之內即可全部覆蓋,然后冬蟲夏草的子實體穿出地表,外觀看起來像一顆小草。這時候被拔出來,就是一顆完整的冬蟲夏草。
被炒作得價格不菲的冬蟲夏草實際上就是冬蟲夏草菌殺死蝠蛾幼蟲并繁衍后代的行為。
再來說冬蟲夏草的藥效,和靈芝一樣,冬蟲夏草包含的蟲草酸和蟲草素算是蟲草的兩個藥效。在現代醫學中蟲草酸就是甘露醇,醫學上最常用的開塞露里面就是滿滿的甘露醇,價格便宜到不用我說。還有靜脈靜滴用的甘露醇,也是非常便宜的物質,遠不用市面上高昂的蟲草價格。
蟲草素作為一種新型的廣譜抗生素,能抑制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合成,也對一些細菌有抑制作用,對HIV-1型病毒也有殺傷作用,尤其是對多種實體惡性腫瘤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作為一種研制新藥的候選者,蟲草素在1951年被德國科學家分離出來,在1960年實現了全化學合成。不過,蟲草素的合成并不靠冬蟲夏草,而是靠蛹蟲草菌。
所以,冬蟲夏草的瘋狂,實際上也是人為炒作出來的。更可怕的是,環境破壞后,冬蟲夏草大多數生長的區域屬于嚴重砷超標,真菌自身有超強的砷富集能力,所以冬蟲夏草的砷超標是常態。再加上被商人用硫磺熏蒸保存導致冬蟲夏草砷、硫、汞超標,同樣有低癌癥患者影響的還有燒烤攤、火鍋最喜歡的金針菇和雙胞蘑菇。他們體內的多糖體可能是導致長期食用者低癌癥率的原因。實在是可惡!
冬蟲夏草的瘋狂,何時是盡頭?
食用菌的價值
我喜歡吃菌類,所以家里的餐桌上時??梢钥吹骄惖纳碛?,以前只大約知道菌類可以增強抵抗力,在《菌物志》這本書里,我第一次了解到不同的食用菌有不同的食療效果。
比如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唯一存活下來的生物是姬松茸,它被科學界發現有很多可挖掘的治療效果。
同樣有低癌癥患者影響的還有燒烤攤、火鍋最喜歡的金針菇和雙胞蘑菇。他們體內的多糖體可能是導致長期食用者低癌癥率的原因。
杏鮑菇在1990年后被日本探索出了栽培技術后,迅速的占據了東亞市場,被日本女生們在網站上票選為排名第一的“最喜歡吃的菇菇”,食用杏鮑菇有抗氧化劑作用和降低膽固醇和高血脂的作用。
其他的猴頭菇,草菇,銀耳,黑木耳,羊肚菌等常見食用菌在書中也都有詳細的講述。
多吃菌類吧,現代的菌類培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同的菌類對人體的微生物菌群作用不同,但是總的來說都是極好的!與其花大價錢去買靈芝和蟲草,不如讓便宜又常見的食用菌占據你家的餐桌!
和菌類和諧相處
菌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時間遠比人類的壽命更長,1998年美國林業局在俄勒岡發現的奧氏蜜環菌,占地890公頃,估計已經在森林里生長了約2400年。
在地球這個藍色星球上,菌類一直悄悄的和其他生物并存著,現在人類所知道的菌種大概超過了10萬眾,但是據估算,整個地球上的菌種應該有150萬種。
菌類不是一種孤獨的生物,他們的生存需要和其他各種食物形成互惠互利的關系,而現代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開始逐漸利用菌類的生存特性幫助人類更好的生存。
比如2007年11月7日,中國船只“中遠釜山”號撞上了美國舊金山旁大橋西側的橋墩,大約有22萬升燃油外泄到海里,利用平菇的油污處理功能,成功的處理了其中近2萬升油污。
頭皮屑是正常代謝情況,如果被真菌感染就會造成頭蘚,頭蘚曾經是猶太社會中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在1939年分離出灰黃霉素后,1960年,口服灰黃霉素作為治療頭蘚的最優方案。
從青霉素到頭孢菌素,菌類不斷的被醫學所采用,不斷升級,不斷進化。
釀酒靠菌類;挖礦可以靠菌類,連環境重建,生物降解也可以依靠菌類……
對菌類了解越多,越發現和菌類和諧相處是人類莫大的福氣。
作為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和第二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入圍圖書,這本《菌物志》讓我感到很驚喜,簡直是國內的博物科普書中不可多得的一本清流,閱讀體驗超級好,專業又有趣。
讀書的意義是什么?解惑!在網絡上查找資料沒有獲得的專業知識,在這本書里全數解答,更妙的是,我還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菌類的科普。
謝謝斑斑這位“不務正業”的化學博士,癡迷于底層生物鏈中的世界,將自己的博物學愛好及集成冊,讓我有這么好的閱讀體驗。
這本《菌物志》推薦給你!
我是宸媽,專注于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贊、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系本人!謝謝!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