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一般體檢機構提供的都是“套餐式”的服務,其內容往往是根據價格的不同來制定的,價格越高,體檢的項目越多。然而實際上,科學的體檢并不一定要項多,“大包大攬”不一定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針對性地選擇體檢項目,才能做好對疾病的預警。體檢常規內容
目前,一般體檢機構提供的都是“套餐式”的服務,其內容往往是根據價格的不同來制定的,價格越高,體檢的項目越多。然而實際上,科學的體檢并不一定要項多,“大包大攬”不一定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針對性地選擇體檢項目,才能做好對疾病的預警。
體檢常規內容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一般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的專科檢查;
2、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X光、B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等影像學檢查;
3、化驗檢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乙肝五項。此外,還有腫瘤三項(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檢查等。
常規體檢項目
1、一般形態:主要檢查身高、體重、胸圍差、腹圍臀圍等,評估營養、形態發育等一般情況;
2、內科:主要檢查血壓、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反射等項目;
3、外科:主要檢查皮膚、淋巴結、脊柱四肢、肛門、疝氣等;
4、眼科:檢查視力、辨色、眼底、裂隙燈,判斷有無眼疾;
5、耳鼻喉科:檢查聽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
6、口腔科: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齒的檢查;
7、婦科:已婚女性的檢查項目,根據需要行宮頸刮片、分泌物涂片、TCT(超薄細胞學刷片)等檢查;
8、放射科:進行胸部透視,必要時加拍X光片;
9、檢驗科: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蛋白等)、血清免疫、血流變、腫瘤標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檢查;
10、輔診科:包括心電圖、B超(肝、膽、胰、脾、腎、前列腺、子宮、附件、心臟、甲狀腺、頸動脈)、TCD(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判斷腦血管的血流情況)、骨密度等項檢查。
體檢還要體現個性化
1、男女有別
男人和女人除了在生殖系統上的顯著差異外,激素和生活方式等差異也會造成男女的諸多不同。女性一般到了30歲,要做第一次乳房檢查;50歲的時候,還要做乳房造影檢查,或者40歲就開始做。而宮頸涂片的檢查,要求在18歲(或者性行為以后)做第一次檢查。以后1~3年檢查一次。在獲得連續三次陰性結果后,檢查間隙可以適當延長。男性40歲開始做第一次前列腺檢查。
2、不同職業人群的體檢重點
教師由于粉塵對肺部和咽喉部的刺激,以及長期站立和不良坐姿對腰椎、頸椎的影響,應著重胸片、耳鼻喉科、腰(頸)椎正側位片檢查;銷售人員飲食常常不規律、飲酒量大,易造成消化道疾患,可加做胃鏡、幽門螺旋桿菌等檢查;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一族最應注意的是頸椎和腰椎,等等。另外,長時間坐或者立,還應注意代謝異常的情況,應注意頸椎正側位片、腰椎正側位片、血脂和血糖的檢查。
3、以家族史、個人病史為依據
某些疾病有較為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如糖尿病、中風、冠心病、乳腺癌、結腸癌等。如果您有明確的某種疾病的家族史,應增加與之相關的體檢項目。如一個一級和二級親屬都曾患有結腸癌的人,應增加相應的腫瘤標志物監測,以及大便潛血的檢查。對于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中年人,則增加冠心病危險因子、血脂全套、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另外,還應根據自己既往的健康情況,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隨訪、復查的項目,比如有慢性乙肝病史者,患肝癌的危險性會顯著上升,應該定期檢查甲胎蛋白。
4、老年人體檢重點
需要重點關注的必查項目:
(1)心腦血管檢查。這是老年人體檢的重點。包括測血壓、心電圖、腦動脈檢查,以了解血壓、心肌和腦供血情況、心律失常等。
(2)B超及胸部攝片。B超檢查可發現是否有肝、膽、膀胱腫瘤或結石,頸部彩超可了解頸動脈內壁是否有斑塊。由于這是一種無創傷檢查,所以老年人可進行多次檢查。胸部攝片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肺癌。而胸透檢查因輻射量大已經從體檢項目中取消。
(3)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人尤應注意此項。
5、老年人還應該增加的項目
(1)查眼底。可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可通過查眼底反映出動脈是否硬化。
(2)檢測骨密度。老年人容易患骨質疏松,因此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應進行骨密度檢測。
(3)大便潛血試驗。50歲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應將其列入體檢“補充清單”,以了解是否有消化道疾患。
(4)查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應作為老年人必查項目。同時,因近年來癌癥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年輕人也要重視這類檢查。
全身體檢的注意事項
1、 檢查前一~二日飲食宜清淡,勿食豬肝、豬血?等高脂食物和高度白酒。
2、48小時內不宜做劇烈運動,體檢當天停止晨練。
3、體檢前日晚20:00后禁食,可以飲少量水,檢查當日晨需空腹采血、空腹B超。 4、懷孕及有可能懷孕的女性受檢者,請勿接受放射線的檢查。
5、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受檢者,在檢查時請向醫師說明病情及 服用的藥物名稱及攜帶藥物備用。
6、做婦科檢查前應排空小便,未婚女士不宜做婦檢,已婚女士月經期間不宜做婦科檢查及尿檢。
7、檢查當天請著輕便服裝和低跟軟底鞋,勿穿有金屬扣子之內衣褲,體檢中心提供更衣室可存放衣服、發放體檢服,請勿攜帶貴重物品。
8、婦女做子宮頸涂片檢查前一天請勿行房,勿執行陰道沖洗或使用塞劑。
9、做子宮、附件、膀胱、前列腺B超檢查者,需憋尿至膀胱完全充盈狀態再作檢查 (最好是不排晨尿,縮短憋尿時間)
10、體檢中心男女分區,具有良好的私密性,對體檢人進行數字化分流管理,避免長時間等待。體檢進行中您如有任何困難,請與導檢小姐聯系。
常見檢查注意的問題
1、心電圖檢查:檢查前應安靜休息5分鐘左右,不能在跑步、飽餐、冷飲或吸煙后進行檢查,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心電圖異常,從而影響對疾病的判斷。作飽餐試驗及雙倍二級梯運動試驗檢查前,還應于檢查當日禁食。
2、腦電圖檢查:在檢查前1天要洗頭,且不能使用發油。檢查前24小時要停止服用鎮靜劑、興奮劑及其他作用于神經系統的藥物,以避免檢查時形成假象,影響檢查結果的判斷。腦電圖檢查必須在飯后3小時內進行,如檢查前不能進食者,則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口服50克糖粉液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以防因低血糖而影響檢查的結果。
3、甲狀腺碘試驗:檢查時必須是空腹,檢查前不能服用含碘制劑或吃含碘量豐富的食物,如海帶、海蜇、紫菜等。
4、腎圖檢查:檢查前一定要排空小便,不得飲茶和咖啡,不能服用利尿劑。
5、纖維內窺鏡檢查:支氣管纖維鏡檢查4小時前要禁食、禁水,以免因檢查刺激引起嘔吐。戴有活動假牙者,檢查前一定要取下,防止檢查過程中假牙脫落而誤入氣管或食管內。胃鏡檢查前的6~8小時要禁食,防止插管時嘔吐和影響檢查所見,檢查前還要排空大小便。腸鏡檢查前3天應吃少渣飲食,檢查前1天服瀉藥,檢查前3小時要灌腸,以排空腸腔內的糞便。
6、CT檢查:做腹部CT檢查前必須禁食、禁水,以免形成偽影,影響CT圖像質量。其他部位的CT檢查則不必禁食禁水。
7、選擇性心血管造影:檢查前3~4小時禁食。認真練習醫生教給的檢查中所需要做的動作,如吸氣、閉氣,以配合檢查。
8、膽道造影:做口服造影劑檢查時,檢查前1天中午要吃脂肪餐,使膽囊內的膽汁排空,晚餐以無油高糖食物為好。晚餐后7時左右要按醫生交待服用造影劑,然后禁食。做靜脈造影檢查時,同樣于檢查前1天的中午吃脂肪餐,檢查當日早晨禁食。如果有急性炎癥、發熱、腹痛、急性黃疸等,待好轉后再做此項檢查。
9、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造影:檢查前1天的晚餐應吃軟食,此后就要禁食。檢查前1天的晚上還要服瀉藥以清除腸腔內的積氣、積糞。檢查之前要排空小便。
10、女性生殖系統造影:在檢查之前,要排空大小便,未解大便者要灌腸,還要剃除陰毛,清洗陰道。
11、化驗室檢查:抽血作生化指標檢查時,應在早餐前抽空腹血,這樣查出的結果較為準確。尤其是檢查肝功、血糖、血脂等項目,對于空腹的要求更為嚴格。
多長時間體檢一次
1、一般來說,30歲以下的人,若無家族病史,生活習慣較好,1-2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就可以了。
2、40歲是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高發期,對女性來說,是各種婦科疾病的高發期,應該至少1年進行一次體檢。
3、50—60歲是各種腫瘤和致死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這個年齡段的人最好6個月--1年體檢一次。
4、慢性病患者則應該每3—6個月做一次相關的病情復查,同時每3—6個月做一次全面體檢。
體檢查出多見病
體檢不出病不要煩惱,這是最好的結果,但目前的體面完全正常的不多,特別是到了中年以后,或多或少查出點問題,以下是體檢最多見的疾病:
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肝損害、子宮頸癌、肝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白血病、貧血等疾病。
劉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