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多位市民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從去年7月份開始,位于越秀區北京路天河城百貨負一層和負一夾層,銷售人員以星光美食匯項目盛大招商為由售賣鋪位,在售商鋪面積13至28平方米不等,價格為20至34萬/間,即可坐享每月5000至7000元租金回
近日,多位市民向南都“記者幫”反映,從去年7月份開始,位于越秀區北京路天河城百貨負一層和負一夾層,銷售人員以星光美食匯項目盛大招商為由售賣鋪位,在售商鋪面積13至28平方米不等,價格為20至34萬/間,即可坐享每月5000至7000元租金回報,3-5年即可回本,今年元旦開業。然而至今商鋪都還未落實,他們無法實際盈利,希望記者幫關注。
地下商鋪只需20萬元投入
3-5年即可回本?
“2019年7月,我接到銷售人員電話說,北京路名盛廣場(天河城百貨)負一層還有少量商鋪出售,在售商鋪面積從13—28平方不等,價格為20—34萬/間,將統一打造美食廣場,很有投資潛力。”市民梁先生說,接聽到電話后他有點心動。第二天,梁先生夫婦去到現場,銷售以投資前景無限、租后返利等相關優惠信息游說他們購置商鋪。
“這是一個售賣使用權的項目,也就是說,你買了商鋪使用權后,不能自主經營,要交給物業統一打理。”梁先生告訴記者,購置這些商鋪后,將由專業公司打造成美食城。銷售稱于去年12月份試營業,今年元旦保證正式營業,屆時還有很多知名商家入駐。開業后,業主每月都會有固定收益,最少20年收益權。“銷售說我的商鋪只要20萬左右投入,即可坐享每月5000-7000元租金回報,3-5年即可回本,怎么看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星光美食匯項目盛大招商售賣鋪位,原定元旦開業。
現場初步了解后,銷售人員不斷以鋪源緊張為由催促梁先生趕緊下定金,鎖定鋪源。考慮一番后,去年7月29日,梁先生夫婦再次去到招商現場并簽訂了合同。“這時,我們才知道收款單位和簽約對象除了京和(廣州)商業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和公司)之外,還有個廣州盛傳鑫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盛傳鑫公司)。銷售稱,京和公司還需要有豐富經驗的盛傳鑫公司來負責運營管理。”
而且梁先生告訴記者,名盛廣場由廣州名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盛公司)開發,將租金收益權轉讓給京和公司后,租戶也不是跟開發商名盛公司直接簽訂合同。
記者根據梁先生與京和公司所簽訂的《物業收益權轉讓合同》看見,按合同約定,京和公司將商鋪的物業收益權轉讓給業主,對外經營期間由京和公司推薦盛傳鑫公司統一經營管理,規定經營服務期限為2020年1月1日到2039年6月30日。
梁先生與盛傳鑫公司還簽訂了一份經營服務合同,根據合同內容,對于固定收益,盛傳鑫公司以每季度2112元的標準支付給梁先生。除固定經營收益外,還有分紅收益,在扣除經營成本后,第1-5年按業主60%、公司40%比例分配,從第6年到合同期滿,按業主60%、公司40%比例分配(含入場費)。
梁先生向記者出示了一張加蓋京和公司財務章85000元轉讓費的收款收據,以及一張加蓋盛傳鑫公司財務章70000元推廣服務費的收款收據。后續,梁先生夫婦總共付款155000元買下負一層的一間商鋪。還有剩余的尾款50000元,雙方約定待今年元旦開張,再去京和公司一次性付清尾款。
開發商稱已收回運營場地?
然而今年元旦當天,梁先生趕到名盛廣場,不曾想原來招商場地和規劃的美食街都被封住,現場凌亂不堪,全然沒有裝修跡象。梁先生立即聯系京和公司負責人,查問原因并后續欲申請退款,均無法談妥。
如是反復幾次,梁先生與兩方公司和談氣氛破裂。今年3月下旬,梁先生將京和公司、盛傳鑫公司起訴至越秀區法院,希望解除合約。其將名盛公司作為第三被告,認為負有連帶責任。
梁先生稱,起訴期間,名盛公司發函予越秀區人民法院告知,已于今年2月與京和公司解除《收益權轉讓合同》,要求京和公司交還正在使用的場地及資源。然而梁先生告訴記者,今年4月,京和公司還繼續向他發通知函催收尾款,告知后續在進展開業事宜。為此,梁先生更加確定,商鋪將無法落實。“場地都已經運營收回,又何來收益一說?”
今年4月,京和公司還向梁先生發告知函催收尾款,告知后續在進展開業事宜。
隨后,記者又收到數位已簽約業主反映,因至今商鋪未落實,業主無法實際盈利,目前僅獲基本返租租金一季度2000元左右,與前期投入存在較大差距。“店鋪究竟能否落實?是大多數業主的疑問。”業主羅先生(化名)告訴記者。
為此,記者多次聯系京和公司、盛傳鑫公司均無法獲得回應。9月21日,記者去到名盛廣場負一層,現場仍處于未裝修開張狀態。
9月21日,記者去到名盛廣場負一層,現場仍未裝修。
京和公司:
已經動工裝修,預計11月重開
10月19日,簽約業主在北京街道辦事處、屬地派出所的協商下去到京和公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事宜針對業主疑問作出答復。記者也到場采訪了京和公司的負責人陳先生。陳先生首先告訴記者稱,項目用地合法合規,已通過有關政府部門的審查,目前針對業主訴求會理性對待,將在合法合規下妥善處理。但陳先生也向記者說明,目前簽約業主有500多位,針對今日前來協商訴求全額退款的,僅是少部分,且有部分業主未按合約交付余款。
針對名盛公司聲明已經收回租賃場地,陳先生明確表示,“地還在,跟名盛公司的關系也還在,現在已經開始動工裝修當中了!”陳先生解釋,前期因資金問題、疫情原因一直無法動工裝修,但目前地下商鋪已經開始裝修建設,預計今年11月份即可重新開張。不過對此說法,記者嘗試聯系名盛方面,對方始終未予回應。隨后記者也看到,部分商鋪已初步動工裝修痕跡。
最新的走訪中,記者看見部分商鋪已初步動工裝修痕跡。
街道辦:
已介入,望雙方能合法合規解決
協商現場,記者也就相關事項詢問了北京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針對此事,街道前期已經做過一次調解,目前派出所也已介入,盡量希望雙方能夠在依法依規下解決,達成一致的協議。
記者后續得知,目前部分業主仍繼續在跟京和公司協商退款事宜,記者幫也將持續關注。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張思琦
陳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