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前,中國建筑市場飛躍式的增長已將接近尾聲,未來整個建材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可能愈演愈烈,但隨著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的巨量建筑裝飾開始老舊,建筑物內外的重涂市場需求正在快速擴大,據行業人士分析,重涂市場蘊含超千億市場規模,未來將爆發式增
當前,中國建筑市場飛躍式的增長已將接近尾聲,未來整個建材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可能愈演愈烈,但隨著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的巨量建筑裝飾開始老舊,建筑物內外的重涂市場需求正在快速擴大,據行業人士分析,重涂市場蘊含超千億市場規模,未來將爆發式增長。然而,重涂市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諸多問題亟待行業解決。
重涂市場前景廣闊
“過去一二十年我們建立了大量的建筑物,在房子里面住久了也需要改裝,這是非常大的市場。”負責管理立邦在亞洲區域運營業務的立時集團CEO黃守金曾表示。
“中國房地產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建成住宅陸續進入舊房重涂的釋放期,市場仍有巨大開發潛力。”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及北亞區總裁郭振華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重涂業務和服務體驗將是未來涂料行業的重要增長點。”
郭振華表示,國外的重涂周期普遍為3-4年,國內相對久一點,平均重涂周期7-8年,但中國龐大的住宅數量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潛力,多樂士此次的煥新服務升級,就是看到了這片白金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按照商品住宅10年進行二次重涂翻新的頻率計算,未來每年中國將有3000萬戶以上的重涂市場容量及消費需求。從當前數據看,二次重涂市場規模僅占存量市場的10%,未來重新刷涂增量空間潛力驚人。
我國建筑存量大,潛在重涂市場廣闊。根據統計局數據,過去35年間共建房屋600多億平,其中住宅面積占三分之二以上,舊房重涂市場潛力非常巨大,且市場剛起步。有機構預估,我國重涂市場容量未來將超千億。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既有建筑總面積已超過500億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不下200億平方米。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預期,如果以十年為一個住房重涂周期核算,每年潛在住宅重涂市場相當于2012年建筑竣工面積的2.56倍。
美國重涂市場需求和新建需求占比
有數據顯示,目前重涂市場占據了美國建筑涂料需求的絕對主力,達到約80%,換而言之,在成熟市場,建筑涂料的消費屬性更強。而從目前我國市場來看,重涂更新周期為8-10年(目前在逐漸縮短),并且大多數國內家庭尚未有重涂方面的需求,對于國內來說,還是藍海。
正是基于未來潛在而巨大的重涂市場空間,立邦、多樂士、PPG等外資品牌在布局,民族涂料企業也紛紛加入,三棵樹“馬上住”、嘉寶莉“涂師傅”、美涂士“涂飾家”、巴德士“刷新我家”、紫荊花“漆美居”……種種跡象表明,眾多企業盯緊著重涂市場,并看好這塊市場的發展前景。
重涂市場占有率仍非常低
作為中國兩大裝飾漆大佬,立邦和多樂士近年來均圍繞重涂市場做全面布局。
早在2007年,立邦開始研究并涉足重涂市場,并于2011年推出“刷新服務”;2012年,大規模布局“刷新旗艦店”。2013年重涂市場開始升溫,立邦火速成立刷新項目部,向外界傳達出自身堅定的信心。目前,立邦已在重涂市場具有著很強的品牌影響力。
多樂士對重涂業務的布局始于2008年,當年多樂士推出了墻面煥新服務品牌——家易涂。2016年9月,多樂士“家易涂煥新服務”正式更名為“多樂士煥新服務”,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保持不變,主要針對舊房墻面翻新改造提供全面的施工解決方案。
涂界記者注意到,自2008年推出“家易涂”服務以來,多樂士成功服務了超過25萬戶(截止2018年底數據)的中國家庭墻面涂裝工程;自2011年推出立邦刷新服務?至今,立邦已累計刷新40多萬個(截止2018年底數據)家庭。
立邦刷新服務成績(數據截止2017年底)
根據《涂界》掌握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立邦刷新服務覆蓋了100個城市,累計服務客戶27萬戶,成交總額(GMV)超30億元,產品累計銷售超8億元,刷新服務商200家。
按照目前的客單價來計算,立邦重涂業務8年來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約52億元,平均每年實現收入約6.5億元;多樂士重涂業務11年來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平均每年實現收入約3億元。相比每年約450億元的潛在重涂市場規模,兩個品牌的重涂業務市場占有率還非常低。
重涂市場被認為是中國涂料市場發展的第二次飛躍空間,因此立邦正全力布局這個市場。據透露,立邦中國曾定下了目標——到2020年,涂裝服務的市場份額要達到150億元。很顯然,立邦已無法完成既定目標。
重涂市場為何難挖掘?
從每年占有率來看,為何立邦和多樂士的重涂業務還非常低?諸多涂料廠商都看好、潛在而規模龐大的重涂市場,為何每年的市場占有率會如此低?重涂市場究竟面臨著哪些問題或難題?
涂界觀察員李明月分析認為,重涂市場對施工質量、服務、專業及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廠商開展二次重涂業務的成本也比較高。此外,在二次翻新過程中,消費者最忌諱施工流程不透明、體驗感差、涂料質量沒保證、售后服務滯后等情況。
李明月認為,對于建筑涂料企業來說,由于處于B2C的行業,品牌和口碑是第一位的,消費者極其敏感;假如在重涂過程中出現質量、環保等方面的負面事件,將損害品牌影響力,并最終損失銷售份額。因此,很多涂料廠商進入比較謹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加上房地產存量市場龐大,對房屋翻新的需求量在不斷增長,重涂服務市場也一直是行業乃至社會關注的領域之一。但近年來,缺乏行業指導標準、缺乏行業監管、缺少行業信息溝通平臺等問題,使重涂行業亂象頻發,成為阻礙重涂服務行業發展的一個困境。
“重涂業務考驗的是一家企業的綜合實力,一般的企業還真不一定能夠有機會做好。”涂界觀察員李明月分析認為,一個沒有建立完善的重涂體系、沒有強有力的團隊、沒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沒有龐大而成熟的渠道網絡,是很難將重涂業務做大的。
建筑涂料下游是終端消費者、家裝公司,屬于典型的B2C業務。涂料從最開始的功能性需求正在逐漸轉變為消費性需求,各類型的涂料品類被不斷開發,如兒童涂料、藝術涂料等等。產品品類不斷拓展從側面反映了消費屬性的增強。
“重涂的周期不斷被縮短,消費者消費頻次正在不斷提高。消費屬性提高后,對品牌和服務依賴越來越大。”李明月表示,一旦重涂業務的消費屬性增強,意味著廣告費用、渠道網絡建設費用等相關投入就會增大,這樣才能讓廣大消費者熟知,但這不是一般的企業可以長期支撐的。
李明月表示,重涂服務的精髓在服務。涂料本身只是半成品,涂料形成的效果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因此,廠商還需要為客戶提供涂裝等技術服務,指導客戶正確使用涂料。產品是標準化的,服務是差異化的,而且重涂業務主要還是看企業的市場推廣和執行能力。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有幾個企業能夠做到位?
從渠道布局上看,立邦、多樂士等巨頭盤踞一、二線城市高端市場,而以三棵樹、巴德士、美涂士為首的國內企業普遍實行渠道下沉舉措,深入三、四線市場,并在一二線城市和大型地產商逐漸展開合作。“但目前來看,重涂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也就給了立邦、多樂士迅速搶占重涂業務的先機,而其他企業還難以入局大量搶食。”李明月表示。
李明月還分析認為,很多的重涂訂單零零散散,這會給涂料廠商帶來很多的麻煩,比如不能大規模進行高頻次、集中翻新,導致業務規模難以做大;同時,零散的訂單也會增加企業的服務成本,如果是集中大批量進行翻新的話,還可以減少成本,擴大規模。
李明月進一步補充說,時下政府正在推動的舊城改造,由于是大規模、成批量的進行房屋的二次重涂,涂料企業操作起來就很容易,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減少成本,雖然利潤比單個翻新項目低,但總體上來看,利潤還是比較可觀。比如三棵樹此前就已中標了多個大型的舊城改造涂裝翻新工程,在短期內就可以把翻新業務規模做大。(涂界)
丁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