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防城區肉桂香飄海內外眼下正是肉桂收獲的季節。連日來,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鎮的村民們搶抓好天氣,剝肉桂、曬桂皮,鎮上處處彌漫著濃郁的肉桂芳香。肉桂最近,扶隆鎮85歲的村民黃宗富忙著砍桂樹、剝桂皮。“我們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種肉桂,目前已種10
防城區 肉桂香飄海內外
眼下正是肉桂收獲的季節。連日來,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鎮的村民們搶抓好天氣,剝肉桂、曬桂皮,鎮上處處彌漫著濃郁的肉桂芳香。
肉桂
最近,扶隆鎮85歲的村民黃宗富忙著砍桂樹、剝桂皮。“我們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種肉桂,目前已種100多畝。今年,家里肉桂大豐收。客商向我們訂購,已支付30多萬元貨款。”黃宗富說。
位于扶隆鎮的防城港市八桂香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工人們開足馬力,將肉桂切片、剝皮、烘干,做進一步加工。該公司負責人曾禮武介紹,近期,公司平均每天收購村民2噸肉桂,預計清明達到高峰,能收到5月份。扶隆鎮的肉桂品質好、油分高,今年的干肉桂每公斤24元,煙仔桂每公斤30多元。公司的產品不愁銷路,不僅在國內銷售,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和中東地區。
近年來,扶隆鎮立足生態優勢,大力引導群眾種植肉桂、八角增收致富,有序推進肉桂八角產業發展,打造出扶隆“肉桂八角之鄉”的產業名片。2021年,扶隆鎮因種植肉桂八角被認定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據統計,2021年,扶隆鎮共種肉桂、八角林20.9萬畝,肉桂、八角總產值3.5億元。
本報記者/苑長軍 通訊員/李雪妮
龍勝推廣種植羅漢果5萬畝
“我家今年種了17畝,1700多株,政府每畝補貼600塊錢,公司還安排技術人員到果園里手把手指導標準化種植,大家對種好羅漢果信心滿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鎮金結村種植戶向鳳林說。近日,龍勝鎮益豐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內堆滿了綠油油的羅漢果苗,前來領苗的群眾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忙著與種植戶簽訂羅漢果購銷協議。
龍勝群山環繞,氣候濕潤多雨,非常適合種植羅漢果。之前也有少數村民自己摸索著種植,但規模小,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化鏈條,價格一直上不去,經濟效益較低。
“領苗回去還有技術人員指導種植,還包收果哩!”一說到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種植戶袁海軍笑得合不攏嘴。為了讓羅漢果成為龍勝各族群眾的“致富果”,該縣去年引進桂林吉福思羅漢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種苗的培育、技術的推廣和培訓、種植質量的把關、羅漢果的回收、產品的研發、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全方位保障群眾的利益。“去年賣羅漢果掙了十幾萬元,今年我準備再多種2畝地。”袁海軍準備今年“大干一場”。龍勝鎮副鎮長蒙樹梅介紹,去年全鎮種植羅漢果收益超過10萬元的果農有132戶,今年群眾種植的積極性大幅度上漲,種植面積預計會翻一番。
另一邊,在龍勝鎮都坪村村民王家金的種植地里,第一書記郭奇芳帶領著技術人員唐孝和指導果農種植羅漢果。從套袋到“點花”,技術人員一一道來,每一句都“干貨滿滿”,大家趕緊拿出手機拍錄,生怕漏掉了什么環節。
據了解,為全力打造中國特優羅漢果品牌,龍勝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思路大力推動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通過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的最低保護價回收模式,推行訂單農業,讓種植戶的收益得到充分保障。2021年,全縣種植面積4.02萬畝,示范帶動1.2萬多農戶開展種植;吉福思加工基地深加工羅漢果1.5億個、產值超3億元,提供60個就業崗位。今年,該縣計劃推廣羅漢果種植面積5萬畝。
作者:韋吉陽 秦 榛
來源:廣西日報
陳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