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蘋甘謝鳴鹿,果氣時不歇,蜜甜足人嘗,橘井尚高褰。柚子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憑借著個大,清香,酸甜,涼潤,不上火的的口感,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業內公認的“水果罐頭”,由于皮厚,耐儲存,一般可存放一個多月而不失香味,也得到了很多水果商家
蘋甘謝鳴鹿,果氣時不歇,蜜甜足人嘗,橘井尚高褰。柚子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憑借著個大,清香,酸甜,涼潤,不上火的的口感,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業內公認的“水果罐頭”,由于皮厚,耐儲存,一般可存放一個多月而不失香味,也得到了很多水果商家的青睞,曾在繽紛多彩的水果行業里,獨具一格占據了半壁江山。
還記得前幾年的時候,柚子價格一路走高,市場紅柚價格甚至直逼6元一斤,即便是在柚子產地,收購價格也賣到了2~3元一斤,這樣的價格對于果農來說可謂是暴利了,畢竟柚子不同于其他水果,不僅果實較大,單體最多可達4~5斤,而且特別高產,畝產量達到5000~6000余斤,按照當時市場收購2元一斤計算,一畝柚子毛利就達上萬元,妥妥的“致富果”。
然而近些年來,柚子在水果行業里的存在感卻急速下降,曾經一果難求的柚子,現在逐步走向了衰落,尤其是今年的柚子市場,更是顯得異常寒冷。記得在上個月柚子剛剛上市之際,產地收購價格還能賣到2元一斤,如今一個月的時間不到,柚子價格已經行情突變,不禁價格慘遭滑鐵盧,跌到了4毛一斤,市場銷量也突然下滑,不少產地柚子遭遇賣果難的問題,這到底是咋回事?
500多萬噸柚子遭遇噩夢
金秋十月,柚子飄香惹人醉,正是南方柚子大量上市的季節,這個時候的柚子果香濃郁,皮薄肉厚,汁水豐盛,吃起來分外清甜,但是隨著柚子豐收的來臨,果農的心情并不好過。因為行情的持續低迷,柚子銷量的不斷下滑,已經引發了果農的擔憂。我們以福建蜜柚為例,目前市場柚子收購價格已經從上個月的2元一斤,跌到了當前的6~7毛一斤,局部地區甚至還出現了3~4毛一斤的行情,這樣的價格別說賺錢,對于果農來說,能夠保本都不錯了。
柚子價格攔腰斬斷,“柚子笑”也變成了“柚子哭”。讓人擔憂的是,現階段柚子正在大規模上市,市場行情已經如此低迷,等到全國柚子集中上市的來到,市場行情豈不更差了?要知道柚子是我國南方最為常見的一種水果,由于適應性強,對地理環境要求不高,在我國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云南,湖南,湖北,四川以及臺灣地區均有種植,年產量已經在18年突破了500萬斤。
也就是說,隨著柚子大批集中上量的增多接下來還有一定的這個空間,這對于行情低迷的柚子果農來說,可謂是慘不忍睹。雖然近些年柚子價格已經走向了下坡路,但是如今年這般大的跌幅還是比較少見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柚子價格雖然滑落,但是一直還保持在1元左右,果農多多少少還有利可圖,如今別說四毛一斤,就是五六毛一斤,恐怕想不虧本都難。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柚子產量豐收,后期價格或將進一步回落,這對于今年上市的500多萬噸柚子果農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柚子價格破滅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從原來的五六元一斤,跌到現在的幾毛錢一斤,柚子價格可謂是遭遇了滑鐵盧,目前市場紅柚零售價格也不過2元一斤左右,按說隨著柚子價格下跌的出現,市場銷量也該增加才對,然而產地柚子銷售并沒有出現太大的好轉,柚子價格降得快,消費者貌似并不買賬,不少果農因為無人收購,不少柚子還在樹上掛著,面對著這樣的尷尬局面,不少果農也是欲哭無淚,從“柚子笑”到“柚子哭”,柚子價格下跌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1、水果多樣性的轉變
前幾年柚子市場火爆,主要還是因為市場水果可選擇性比較單一,消費者可選擇性比較少。由于柚子上市往往是每年的秋冬季節,這個時候同期競爭水果數量較少,特別是春節臨近柚子大量上市,柚子諧音也好,寓意團圓保佑,因此柚子也是被稱為一種著名的節日水果。
加上前幾年物流運輸條件不夠發達,很多水果因為時效保質期的限制,被市場逐步邊緣化了。而由于由于皮厚耐儲存的有利條件,損壞率比較低,保鮮期比較長,柚子成了不少水果商家主推的拳頭產品。一時間市場風頭無量,占有度大大提高,也助長了國內柚子產業的全面發展。
然而隨著國內水果品種的更新換代,以及物流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水果品類多樣的出現,讓喜歡吃水果的人群有了更多選擇,柚子不再是水果購買的第一目標價,市場占有度也在逐步降低,這也是柚子逐步走向沒落的鍥機。
2、瘋狂擴張,產能過剩態勢明顯
任何一個產品都很難保持持續的增長,柚子同樣也不例外。前幾年隨著柚子價格的不斷走高,種植柚子的果農也是獲利頗豐,吸引了一大批果農也加入了柚子種植大軍。柚子產量也從2003年以后開始快速增長,有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柚子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40萬畝,總產量已經達到了500萬噸。
而且這個數據還在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全國柚子年產量已經達到了522.7萬噸,毫不夸張地說,當前國內柚子市場已經走向了供給飽和,甚至產能過剩的局面。
3、出口不足
不同于其他水果品種,產能過剩還能指望出口緩解壓力,而柚子由于國內成本因素,價格并不具備太大優勢,加上東南亞是柚子主要產區,國內柚子出口數量一直增長有限,甚至呈現萎縮跡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我國柚子年出口數量僅為17萬噸,不到國內柚子總產的5%,另外相比之下,進口柚子數量卻在明顯增加,我國柚子進口數量已經從2015年的3萬噸,增長到了2020年的8萬噸左右,進口額度從15年的3666萬美元,增長到了去年的7868萬美元,可以說進口數量翻了一番。
這里面進口數量較多的主要是葡萄柚等高端柚子品種,而今年由于國內外疫情的影響,出口貿易已經受到一定影響,也就是說,今年柚子出口數量可能還會降低,產能過剩的問題只能期望內銷解決。
4、品質的參差不齊
我國是柚子種植大國,柚子品種眾多,據了解,國內目前柚子品種類型達到了200個以上,加上產地不同,栽培管理水平的差異化,柚子市場品質本來已經良秀不齊了。然而在近些年在柚子種植高速擴張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新手涌入市場,不管當地適不適合種植柚子,不管柚子的品質如何,導致柚子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樣的品種,因為產地不同,價格差距很大,一些缺乏品牌,品質較差的柚子很難賣到高價,還會拖累整個市場柚子價格,不好吃的柚子被流入市場,消費者購買也會影響體驗。
很多網友反饋,現在的柚子不是不愿意買,但是能夠買到好吃的柚子太少了,一些商家為了利益會移花接木,把不同產區的柚子,故意貼牌比較出名的柚子,這樣也會降低品牌柚子的質量。而且市場還有提前采摘的現象,本來九十月份才能成熟上市的柚子,為了一時的利益,不到八月十五就被上市了這樣的柚子流入市場,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好多喜歡吃柚子的朋友,也會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不再購買。
總結:
農產品是一個比較基礎的產業,由于門檻較低,入門容易,很容易引發種植熱潮的興起,適度引導非常重要,不建議盲目跟風種植。除此以外,抓緊規范行業品質也是當前整個水果行業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果市場需求只會越來越大,并不是人們不愿意吃水果了,而是人們更愿意選擇品質較高的優質水果。
只有適應市場,才能得到轉變,否則只會被逐步淘汰,希望果農也要正視問題,在追求效益的同時,也要提升品質抓好質量,有質有量才能長久不衰!對此,大家咋看?歡迎下方討論。
劉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