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武漢晚報7月4日訊(記者王愷凝通訊員孟佳趙林)煎煮、磨粉、炸藥、下丹、制膏……每年一到冬病夏治季,漢陽醫院中醫康復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科主任方勇帶著醫師們按照傳統手工工藝煉丹熬藥。膏藥制成后,臨床醫師劉代炳會“以身試藥”,提出建議以改良配方
武漢晚報7月4日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孟佳 趙林)煎煮、磨粉、炸藥、下丹、制膏……每年一到冬病夏治季,漢陽醫院中醫康復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科主任方勇帶著醫師們按照傳統手工工藝煉丹熬藥。膏藥制成后,臨床醫師劉代炳會“以身試藥”,提出建議以改良配方。幾天后的頭伏,這些改良過的“三伏貼”將會守護漢陽人民的健康,尤其是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咽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有奇效。
以煎煮代替高溫油炸
廣丹、麻油和陳醋是古方中制作“黑膏藥”的三大原料,之后再加入藥粉、藥材等。一般來說,加入黑膏藥的20多種藥材,如當歸、川芎、大黃、三棱、梔子等全部都是經過高溫油炸,但漢陽醫院卻是采取的水泡煎煮的方式。
“這是為了避免藥效揮發。”該院中醫康復科臨床醫師劉代炳說,傳統制膏方法是將藥材用植物油浸泡后再高溫煎炸,不僅耗時長而且有些藥物材質疏松,藥材經過高溫煎炸后,很多有效成分會消失,藥油中含藥量少。
這個“秘密”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豆蔻?!眲⒋忉尩溃罐⒌闹饕行С煞质菗]發油,制備中以細粉加入后,未經油炸,從色譜中可看到豆蔻揮發油特征斑點。這證明高溫油炸是破壞藥物成分的主要原因。
“高溫煎炸的藥材加入膏藥后,會讓膏藥含有‘火毒’?!痹撛褐嗅t康復科主任方勇教授補充道,含有“火毒”的膏藥會讓部分患者出現皮膚干燥、發癢、發紅等癥狀。
“以身試藥”三次改良配方
方勇教授說,漢陽醫院開展冬病夏治“三伏貼”已有十余年。一開始,他們制備膏藥完全遵循古方配伍,將藥物進行再炮制。
然而,古代人和現代人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等還是大有區別,現代人“脆弱”得多。每年總有市民因為敷貼而皮膚過敏的新聞見諸報端。方勇認為,這可能是免疫變態反應,問題應該出在藥物炮制上。
如何改良呢?“以身試藥!”臨床醫師劉代炳提出了新方案。于是,從三年前開始,每年制作膏藥時,劉代炳都會先給自己貼。經過連續三年的改良,該科調整了配制膏藥的方法,摸索出一套讓敷貼不起泡又不減效的方法。近年來該院敷貼的市民中,無一例出現起泡現象。
制作“黑膏藥”的三大原料包括廣丹、麻油和陳醋。想要發揮廣丹的最大功效,“下丹”時機至關重要。
劉代炳說,判斷下丹時機的有三種方法:一是煉油的濃煙轉為青煙再轉為白煙時;二是油鍋里的大氣泡變成小氣泡時;三是將一滴油滴入水中,可以立即凝聚成珠時。
與傳統制膏方式只加陳醋不同,漢陽醫院除了加陳醋,還會加蜂蜜和冰片。劉代炳說,這是他試出來的。蜂蜜有保濕作用,能讓皮膚組織疏松,加速藥物吸收;冰片則有滲透作用,能使藥物直達患處。
經過不斷改良和以身試藥,漢陽醫院中醫康復科“冬病夏治”獨具特色,效果也越來越好,受到廣大市民的稱道。
(編輯:葉鳳)
何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