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司機師傅做夢都想自己擁有一輛大貨車,自己當車老板,自在是真的,沒有貨源趴窩焦心也是真的。一旦開始自己運營車輛,就會發現,現實遠不如想象中美好。首先,沒有充足的貨源就是個頭號大問題,車子一停,什么收入也沒有。要說找貨渠道,傳統的線下渠道就
很多司機師傅做夢都想自己擁有一輛大貨車,自己當車老板,自在是真的,沒有貨源趴窩焦心也是真的。一旦開始自己運營車輛,就會發現,現實遠不如想象中美好。首先,沒有充足的貨源就是個頭號大問題,車子一停,什么收入也沒有。
要說找貨渠道,傳統的線下渠道就是物流園、貨場,現在流行的網上找貨,各種APP。這些找貨渠道,貨車司機肯定都知道并且去試過,要問效果怎么樣?懂的都懂。好的話貨車司機們也就不用為找貨頭疼了。
先說線下渠道找貨,可能饑一頓飽一頓,有去程沒回程,跑完一趟不知道下趟在哪;線上渠道吧,各種壓低運費,各種抽成,各種風險,你不拉有的是人爭著拉。
找相對穩定靠譜的貨源真就那么難嗎?其實有一個靠譜的渠道,一直沒有被挖出來,今天就跟司機朋友們好好聊聊。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概念:網絡貨運平臺VS撮合平臺
司機朋友們用的很火爆的某某app,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平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網絡貨運平臺”,而是撮合平臺,這兩個有什么區別?
引用某撮合平臺客服的解釋:平臺的推薦價格只是作為參考,平臺提供的是撮合服務,最終價格由用戶自己協議;
某平臺的《貨物運輸協議》聲明,表示平臺方:“不簽署本協議”“不參與本協議項下的貨物運輸交易”“不承擔雙方因交易而產生的損失及法律責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認為:xxx平臺充當的是信息撮合者的角色,不屬于網絡貨運經營者。
而網絡貨運平臺的定義,是: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配置運輸資源,以承運人身份與托運人簽訂運輸服務合同、承擔承運人責任,委托實際承運人完成運輸服務的物流平臺。
弄明白了嗎?“網絡貨運平臺”與“撮合平臺”在運價確定,責任認定,監管部門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
經常看到司機朋友們抱怨:平臺不好,平臺惡意壓低運價,平臺發虛假貨源,平臺抽成……此平臺非彼平臺,不要一棒子把網絡貨運都打死了。
撮合平臺是不參與最終定價的,運費完全由市場杠桿來定,貨少車多,運價就低;再說抽成問題,平臺要運營,就要收費。撮合平臺不是網絡貨運平臺,相關監管機制也不那么全面細致。
貨車司機找貨“一勞永逸”的方法:進入真正的網絡貨運平臺“運力池”
正規的網絡貨運平臺,其前身一般都是有一定規模的物流公司,通常有較為穩定的貨源,有成熟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受國家相關監管部門的規范管理。
貨車司機在這樣的網絡貨運平臺注冊為運力,平臺會對車輛詳情進行登記,對司機進行實名認證,并通過司機所接運單的情況進行KPI考核,對司機形成運力畫像,在長期積累的數據的基礎上,平臺能夠智能地給司機匹配合適的貨源,并通過大數據計算,盡可能避免回程空駛的情況。
運價方面與撮合平臺不同,可能會隨市場有所波動,但不會隨機定價,更不會出現接單后改價的情況,因為這樣的網絡貨運平臺必須做到每一單運輸業務的五流合一,業務數據不得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另外,正規的網絡貨運平臺會有專門的業務人員去開發貨源,以平臺的強大實力去搞定一些優質穩定的大貨源、長期貨源,而平臺的注冊運力只需要專心拉貨,不需要操心貨源的事情,這對貨車司機來說就省去了大半的心力。
怎樣找到靠譜的網絡貨運平臺?
現在全國拿到網絡貨運平臺牌照的企業有1299家(含分公司),但是具體經營情況良莠不齊,不久前交通運輸部通報了167家平臺企業車輛軌跡及運單匹配正常率低于60%,所以,貨車司機們如果要找網絡貨運平臺注冊,也要先了解他們的運營情況。真能找個好平臺,貨源問題也就不愁了。
怎樣找到靠譜的網絡貨運平臺?這個問題也值得細細分析,想了解的朋友請關注“指南車物流軟件”,不要錯過后續推送。
本文由【指南車物流軟件】發布,助力傳統物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幫助物流企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稅務合規,五流合一。
(關注“指南車物流軟件”獲取更多物流信息)
馬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