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東省昌邑市,是我國生姜主產區之一,生姜種植面積超過21萬畝,“昌邑大姜”已被國家認定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董建霞是昌邑的一位生姜種植戶,她告訴我們,在2019年,她們家的收成非常好。董建霞說,今年生姜的行情好,家里6畝地一共收入12萬元,
山東省昌邑市,是我國生姜主產區之一,生姜種植面積超過21萬畝,“昌邑大姜”已被國家認定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董建霞是昌邑的一位生姜種植戶,她告訴我們,在2019年,她們家的收成非常好。
董建霞說,今年生姜的行情好,家里6畝地一共收入12萬元,在近幾年里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了。今天,宏大市場的經銷商劉東興就來家里收姜了。
董建霞答應了劉東興以每斤2.7元的價錢出手這些泥姜。“泥姜”指帶著泥土,剛從姜窖里拿出來、未經清洗的姜。當地人告訴我們,泥姜必須還要經過“洗姜”的環節才能上市,就是用水把姜清洗干凈。
這些泥姜有四、五噸的重量,適宜生姜的儲藏溫度是零上15℃左右,地窖里的溫度剛好合適。山東昌邑地區經銷商的習慣是,白天到農戶那里收“泥姜”,半夜就去交易市場里清洗,把它變成洗姜,然后再發往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我們在昌邑宏大市場里看到,生姜交易很是火熱。
在2018年,“泥姜”的產地收購均價僅為每斤1.64元。但今年,新“泥姜”的產地收購均價是2.17元/斤,相比2018年上漲了不少。
清洗泥姜,一般要洗上4遍,每兩遍翻一次。運輸、清洗、損耗還有去掉泥巴的重量,這些成本合到每斤姜里得要5、6角錢,所以劉東興這次以每斤2.7元收來的泥姜,洗完后每斤成本價就變成了3元多。這種清洗干凈后的生姜,有個獨特名稱,叫“水洗面姜”,這是相對于其它地區品種而言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姜的價錢上漲的呢?
劉帥,是一名資深市場分析師,他為我們提供了2019年生姜價格走勢圖。我們發現,2019年生姜行情從五到六月份開始集中上漲,之后一路平穩走高,在11月份達到了近5年來的最高點。
農產品分析師劉帥說,“因為今年的生姜產新量相對減少,448萬噸左右,減少了4.4%左右,然后貨源余量少,就導致農戶有惜售的心理,儲存商的積極開戶收購,加上農戶的惜售挺價,(生姜)價格快速上漲,導致2019年生姜價格的行情要高于前兩年價格水平。”
今天劉東興有4.5噸水洗面姜要發往哈爾濱市場,是以每斤3.65元的價格成交的,這車貨即將和其他經銷商的貨拼滿一車發貨,最近市場里走貨速度快,從山東昌邑到哈爾濱,大車要行駛20多個小時。
就在離劉東興承包的洗姜機不遠,另一臺洗姜機正在清洗另一位客商的泥姜,這些泥姜是2017年囤積的老姜,雖然姜是老點,但因為價格便宜,還是在市場里非常走俏。但是,據說這位經銷商卻賠進了不少錢,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據了解,目前市場中老姜的價格比2019年新姜每斤要低1元錢左右,加上老姜窖藏時間過長后損耗比較大,有些囤貨的商人就賠了錢。不過有句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據說還有人專門就喜歡老姜的口感,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多了一種選擇。
雖然老姜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穩定市場價格的作用,但是昌邑市場上的老姜還是數量很少的,而昌邑本身的新姜產量今年又有減少,產量少市場需求又大,自然姜價上漲,姜農們也都賺到了錢,所以種植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另外,加工企業對于生姜的衍生品正不斷被開發出來,也創造出更多價值。
在昌邑的一家食品公司我們看到,大量的優質生姜經過腌漬,被切成姜片,做成五花八門的生姜制品。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們,像這種壽司專用的姜片銷量最好,最近幾年一直在國際市場熱銷。
在2018年,壽司姜片出口價為1.1萬元/噸,出口量3000噸左右;到了2019年,出口價格上漲到1.2萬元/噸,價格上漲后,出口量不光沒有減少,還增加了1000噸,達到4000噸左右。
在緊鄰昌邑的濰坊市峽山區,有5萬畝生態濕地,森林覆蓋率達到40%,這里的人們還研發出了有機生姜,它的長相和普通生姜有很大區別。據說,它不是在普通的土地里栽培,可以避免土蟲病害的蔓延。
山東濰坊有機生姜及姜產品供應商孫建濤告訴我們說:“傳統的生姜溝里,都是串聯到一起,隨著下雨或者澆水,生姜土傳病害,就會傳播開來,那么我們就采用這種獨立種植方式,每一顆生姜都種在一個獨立種植袋里,假設這一顆生病了有問題,我們會把這一顆端走隔離,從東北收來的松塔碾碎成松塔土來培育生姜。”
普通生姜的畝產量大約是在8000至13000斤,而這種有機姜的畝產量相對來說降低了,孫建濤說,“2014年,我們第一年下種,畝產量只有800斤,到今年畝產終于達到6750斤。”
由于培育成本較高,有機姜的價格是比較高的,大約在每斤15元錢左右。據了解,有機生姜的姜辣素含量要比傳統生姜的姜辣素含量高4-5倍,看起來嫩嫩的有機姜,吃起來卻是非常辣的。另外,有機姜的纖維含量低,所以吃起來要比普通姜口感較嫩、也比較爽口。
其實有機姜所在的濰坊市峽山區,享有“半島綠肺”的美譽,它也是我國生姜的主產區之一,這里的農戶幾乎每家都會種植生姜。在很多地區出現生姜減產的大環境下,峽山部分姜農竟然略有增產。宋佳就是一位種植大戶,他家的生姜產量還不錯。
租賃地窖存儲生姜,每斤姜的存儲費是1角錢,像這種15噸容量的地窖,每年生姜光存儲費就在3000元左右。
宋佳決定收了這車姜。今年,她家的姜能賣出每斤3.3元的價格,也是最近幾年同期的高點了。
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早晨5點鐘開始,也依然有很多農戶和經銷商在清洗大姜。在這里,今年很普通的帶泥新姜每斤收購價都達到2元7角錢左右,宋佳收購生姜,大多是當天收購,當天清洗、發車,還有一些,他選擇晾干之后放在交易市場的恒溫庫中。恒溫庫儲存生姜的好處在于,出庫的速度會比窖藏更快,節約時間成本。
雖然今年全國生姜價格上漲,但國際市場對生姜的需求依然旺盛,生姜出口量穩步遞增。據了解,去年我國未研磨的生姜出口量是47.68萬噸,今年增長到51.61萬噸,生姜出口量增加了8.24%!
由于山東距離北京相對來說比較近,大量山東生姜會銷往北京的新發地市場。宋佳的兩車貨到了北京后,由他的爸爸媽媽在新發地市場經營。
經過調查,我們了解到,現在原產地生姜的收購價是在2.8元/斤左右;經過水洗后的價格是在3.5元/斤左右;然后運到大城市里的批發市場,批發價在每斤4、5元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老姜庫存量很少,2019年新姜又銷路不錯,如果到2020年不遇上比較大的自然災害,那么生姜價格就會穩中略升。隨著種植技術的改良和提高,當2020年10月份新姜大量上市的時候,姜價也會趨于平穩。
來源:消費主張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