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某天,我在商場看到某連鎖品牌的照相館,作為攝影師同行,很想了解一下他們的產品服務和價格。結果進去看了他們的價目表,發現一個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他們大部分的攝影服務成品都只有1張底片。證件照是1張198元,形象照也是1張,價格499元。但后
某天,我在商場看到某連鎖品牌的照相館,作為攝影師同行,很想了解一下他們的產品服務和價格。結果進去看了他們的價目表,發現一個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他們大部分的攝影服務成品都只有1張底片。證件照是1張198元,形象照也是1張,價格499元。但后面還有一個價格,加選1張底片288元!這。。是個價格陷阱嗎?
可能很多人已見多不怪,預留二次消費唄!但,我今天主要說的不只是二次消費問題,而是攝影方式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一般的攝影師都不會想到。
都什么年代了,照相館還在延續百年前的傳統
在傳統的概念中,照相館是個“有專業技術”的場所,我們去相館拍照就是請專業師傅為我們拍一張相作為留念。不過這是以前膠片時代的“拍照”概念了,以前人們對照片要求不是特別高,只要能拍清楚,表情沒什么大問題就行,而且每張膠片底片都是成本,有經驗技術的拍照師傅一般都只給你拍一張就夠了。
但現代的攝影已經有了更高的要求,攝影已經分出很多類別,攝影方式也不同了。而且現在是數碼拍照,底片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了,所以拍攝都不止一張,但現在的照相館仍然繼承了傳統方式,最后只給你一張成品底片,這是為什么呢?
單張起價、二次消費的低門檻、高消費模式
按張計價當然是為了多賺錢!很多拍過婚紗照的人已對影樓的套路都了解了:攝影服務有后期選片加價的二次消費:開始訂購的一個價,選完片消費又升級了,最后結算的價格可能超出原先預算很高。以前面說的照相館形象照價格為例,原本499元的形象照,如果加選3張底片就一千多元了。但如果一開始給你定價一千多元拍攝多張,很多人就不愿意拍。也許你會說,二次消費,我不加選不升級不行嗎?理論當然可以,但實際呢?
在我拍過形象照的上千人當中,還極少有單人拍完照后只要一兩張的。面對自己不同形象的照片,人們總是都舍不得,都想多加幾張,有的瘋狂加選甚至連我都想勸其理智消費了。通常你在拍之前和拍完后對照片的“需求感”是不一樣的,再加上有些攝影機構專門有后期營銷人員百般慫恿讓你高價加選,二次消費往往超預算很多,這也是商業人像攝影目前普遍的營銷套路。
單張照片拍攝背后的根本邏輯就是照相
從商業角度來說,我認為底片不能全送也是必要的。因為那樣對產品沒有量化標準了。但單張定量我覺得是有問題的。為什么專業攝影師拍人像很少有單張定價的概念呢?那是因為單張根本拍不好一個人!除非。。。像照相館一樣“照相”!
照相?對!照相這個詞的本意就是按相機快門的動作!這是一個純“體力勞動”,也照相館主要做的事:把你打扮起來,教你擺好姿勢,按下快門。有時也會多給你按幾下到十幾下(畢竟還有機會讓你二次消費呢)。
以現在攝影器材的先進功能,正確曝光的照相技術以都可以忽略了。甚至有的相館現在室內拍攝都不打閃光燈了:設定好相機曝光參數,開明亮的常亮燈,隨便傻瓜式拍照都可以了(全部照亮都清楚,只是拍出來沒有什么光影層次)。一般人對照相也都這么認知的,沒毛病!證件照、登記照、普通的全家福、生活紀念照,這些傳統的以留影為目的照片都可以這樣拍。
專業攝影師從來沒有按張拍攝的概念
形象攝影不應該只是照相。現代專業的攝影師的人像攝影根本不是傳統照相的概念。攝影的關鍵在于理解和設計,而不只是體力勞務。好的人像攝影首先是對人物的理解,設計合適造型和穿戴搭配,同時要考慮何種角度、如何構圖、用光,還有最關鍵的調動你的情緒,呈現何種狀態等。這一系列思考需要攝影師的大腦在拍攝過程中保持高度運轉,發現、理解、不斷想辦法嘗試和引導被拍者并與之互動,并且即時抓取下來。特別是對于非專業模特的普通人,這種方式一般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和較多的試拍才能有所收獲,哪怕你最終其實只需要1張。
一個專業攝影師一般考慮的是如何拍好一個人像,那就不是計較多少張了,拍多少張不是目的,怎樣拍好才是關鍵。所以專業攝影都是有起拍成本的,通常你請專業的攝影師,他們都是按一次、一套服務整體報價,最細的量化也是按鏡頭數算。所有拍攝的底片也都可以給你。但這樣的服務起步價格高啊,一般單人拍攝上千元起步其實都算便宜的了。所以專業攝影師們總是讓你感覺很貴,但他們很少跟你計較給你的底片張數。
不過這種攝影服務方式被相館、影樓等商業機構打破了,因為這些單位要以“低價”服務和競爭普通消費者市場,因此相館在“攝影”在技術上只就延續了傳統的“照相”,并且派生出了二次消費的套路。
專業與商業如何結合?
專業和商業需要結合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專業的人像攝影是個整體的創作,即使你只需要一張成品,也離不開其它多張的鋪墊。但產品服務需要規范量化,價格也要適合市場,所以單張計費可以,但單張起拍定價卻是不合適的。憑個人經驗,全身形象照(有動作和姿態),最簡單的拍攝成品也應該有2-3張。并且后期加選底片價格不宜過高。
兩三張?和單張區別大嗎?多年攝影經驗的人告訴你,對于普通人的形象照來說,多1張成品底片差別都很大,無論是在攝影技術上還是商業運作上。
那些給你單張起拍報價的(除了某些相館還有只做企業團購的攝影公司),通常商業成分過大,專業成分太少。他們一定是盡量省去思考和試拍的工夫,只做簡單的“體力勞動”。同時他們以低門檻價格給吸引你,不是想簡單對付就是伺機想套你二次消費。
- END -
PS:看文章開始那照相館,現在連單張照相的價格門檻都提這么高了!比有的專業攝影師套餐價格還貴,讓我們情何以堪?說這么多,現實就是,WHO CARE! 大家可能根本不在乎這些,無論專業性還是價格。這就是商業人像攝影行業現實的悲哀!
我是金鉆子,一名注重人文精神的攝影師。型商網,專注形象攝影的專業平臺。有興趣歡迎關注了解討論更多。
相關閱讀:
形象照價格幾十元和幾百元的有啥差別?外行難以想象!
商業人像攝影的底片為什么不全送?二次消費是陷阱嗎?
我們一直建議引導你拍攝有個性IP價值的形象照
陳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