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一拖再拖的巧家找糖之旅8月7日,我們去了彌勒竹園,了解竹園當地的紅糖情況。由于沒有聯系到竹園當地紅糖行業的人,我們只是看了看當地紅糖零售渠道,并沒有了解到竹園紅糖行業的具體情況。從竹園回來之后,我們就計劃著去巧家了解小碗紅糖的情況,但是
一、一拖再拖的巧家找糖之旅
8月7日,我們去了彌勒竹園,了解竹園當地的紅糖情況。由于沒有聯系到竹園當地紅糖行業的人,我們只是看了看當地紅糖零售渠道,并沒有了解到竹園紅糖行業的具體情況。
從竹園回來之后,我們就計劃著去巧家了解小碗紅糖的情況,但是8月正值云南雨季,今年的雨多而且大。巧家多山,長時間的大雨極易形成洪水及泥石流,道路水毀嚴重。我們就有意識把去巧家了解小碗紅糖的行程往后拖一下,避過雨季。
鑒于竹園之行的教訓,因此在去巧家之前,必須要做的功課就是要找到非常熟悉巧家小碗紅糖的人。在滇東北微博名人”滇東北漢馬”(馬應輝)的引薦下,我們聯系上了昆明市巧家商會巧家小碗紅糖專業委員會主任朱立衛先生。
圖1:我們從東川格勒鎮進入巧家。
二、去巧家
一切準備妥當,9月15日(周五)上午11點,我們從昆明出發去巧家。
這是我們第一次去巧家。之前咨詢過“滇東北漢馬”,比較好的行車路線是經過東川去巧家。
從昆明出發,經過昆明市的嵩明縣、到尋甸縣的功山鎮下了昆渝高速,往東川方向。到東川主城區時,已經是中午一點過了。
說說在東川吃中午飯的題外話。之前就聽說東川洋芋(土豆)好吃,在東川吃中午飯時,專門點了一盤油炸洋芋片,配上專門的蘸料,果然很好吃,于是又加了一盤。
由于對東川的洋芋念念不忘,從巧家回昆明時,發現路邊有拉洋芋的車,就停下來問司機賣不賣,結果司機說是幫別人拉的貨,自己不能賣,并告訴了我們東川批發洋芋的地方,我們就專門去買了幾十公斤的一大袋帶回家。
吃完午飯繼續趕路,下午4點到達巧家縣城。
圖2:新老兩座葫蘆口金沙江大橋,是巧家進入四川寧南的必經之橋,白鶴灘水電站蓄水發電后,棄舊用新。。
三、3天的巧家找糖之旅收獲頗豐
在路上,我們就和朱立衛先生相約在巧家縣堂瑯大道的藍調咖啡見面。由于之前滇東北漢馬就介紹了我們此行目的,見面后沒有太多的寒暄,直接進入主題。
在藍調咖啡館,我們聊了近3個小時,基本上搞清楚了我們想了解的有關巧家小碗紅糖情況。主要是巧家小碗紅糖的總體情況、甘蔗種植、產量、生產工藝、銷售渠道、產品特點等讀者關心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在云南瀚哲科技公司蔣偉先生、羅元金先生的熱情引領下,我們參觀了巧家百意佳食品公司的小碗紅糖生產車間,百意佳食品公司的朱老先生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巧家小碗紅糖的生產過程及工藝。
從百意佳出來,我們驅車過了老的葫蘆口金沙江大橋,本來想在江對面的寧南葫蘆口鎮拍一張巧家縣城全貌照片,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就跑回白鶴灘鎮的江邊看看甘蔗的種植和生長情況。
午飯之后,跑了巧家縣城的兩家菜市場,了解巧家當地售賣的小碗紅糖狀況。并且在臨近巧家縣龍潭公園的街邊看到一家小碗紅糖專賣店,進去和店主了解一下他對小碗紅糖現狀的看法。
下午三點過,我們準備回昆明,之前就計劃好經過金塘和蒙姑鎮時,和當地較大的糖廠老板聯系請教有關小碗紅糖的情況。
金塘的老總不在,還好蒙姑的李總在,我們就直奔蒙姑,和李總約好見面時間。
圖3:回程時順便去了東川紅土地。
李總帶我們參觀了他的糖坊,并帶我們參觀了蒙姑當地的甘蔗種植地,講述了小碗紅糖的現狀。從蒙姑李總那兒出來,已經是下午5點多鐘,我們直奔東川,踏上回昆的路途。
天色已晚,再加上我們計劃順便去一下東川紅土地,決定在東川住一晚。
第二天一早,從東川出來,直奔東川西南方向的紅土地。欣賞完紅土地的美景,在美麗的景區吃完中午飯,從轎子雪山旅游專線回到昆明,3天的巧家小碗紅糖之旅結束。
此次巧家之行,我們基本搞清楚了巧家小碗紅糖的現狀、規模、工藝、渠道等基本狀況,經過多方打聽,買了3款原汁的巧家小碗紅糖回家試驗,積累我們對純正原汁巧家小碗紅糖的認知。為新榨季的巧家之行打下基礎。
此次3天巧家之行可以說是收獲頗豐。明天開始的文章,我們將詳細介紹巧家之行的具體收獲,敬請關注,同時也歡迎了解巧家小碗紅糖現狀的朋友留言、交流。
感謝:昆明市巧家商會秘書長、《云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車與人》雜志社副總經理馬應輝先生、昆明市巧家商會小碗紅糖專業委員會主任朱立衛先生、云南瀚哲科技公司蔣偉先生、羅元金先生、百意佳食品公司朱老先生、蒙姑毅瑞紅糖李興富先生對我們此次巧家之行提供的幫助。
王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