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許多人心目中,都有著一個“一夜暴富”的美夢,而其中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了石頭上。比如2012年4月初,在江蘇南京玄武湖開辦的一場“翡翠原石展”,一塊“帝王綠”原石,就叫出令人驚掉下巴的5000萬元天價,當時就登上了央視新聞。雖然翡翠作為我國
在許多人心目中,都有著一個“一夜暴富”的美夢,而其中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了石頭上。
比如2012年4月初,在江蘇南京玄武湖開辦的一場“翡翠原石展”,一塊“帝王綠”原石,就叫出令人驚掉下巴的5000萬元天價,當時就登上了央視新聞。
雖然翡翠作為我國最名貴的傳統玉石之一,7位數的身價并不稀奇,能達到8位數大概也能讓人理解。
不過要說有一塊非金非玉的天然石頭,價格卻比這塊5千萬的翡翠原石高出將近一倍,恐怕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了。
一個來自安徽的普通農民,是這塊天價石頭的主人。
亡國之石
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大批北宋軍隊進駐江蘇昆山、太湖等地,瘋狂搜羅當地各種形態奇妙、千變萬化的石灰石,然后驅使軍民百姓將這些美石運往都城開封。
這次歷史事件在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就是“押運花石綱”。
“花石綱”的風氣,完全因為宋徽宗一人的喜好,身為中華歷史上藝術造詣最高的皇帝,宋徽宗生來就喜歡各種奇花異石,為他那出神入化的畫技書法提供最佳的素材。
可是開封地處河南平原,并不出產宋徽宗畫中那些美妙的怪石。
宋徽宗于是起了心思,要在于汴京宮城的東北角開闊的地方,營建一座叫做“艮岳”的皇家園林,園林必須“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
園內不僅要遍植奇花美草,豢養珍禽異獸,雕廊畫棟,極盡奢華,還要動用昆石、太湖石等著名觀賞石,就地構建出一座座逼真的山峰。
為了滿足宋徽宗的無盡私欲,昆山太湖周邊百姓不知流了多少血淚,可謂是苦不堪言。
不過他們卻不是“花石綱“最悲慘的受害者。
艮岳最重要的主體,是南北兩座分別叫做“萬歲山“和”壽山“的人工假山,周邊足足將近5公里長,就像兩個真正的小山一樣。
這個宋徽宗最重視的工程,所采取的石材來自安徽東北部宿州境內,一個叫做靈璧的小縣城,當地所出的“靈璧石”,是宋徽宗最喜歡的石材。
為了討好宋徽宗,早在幾十年前,許多達官貴人就在靈璧四周圈地開采奇石。
當地老百姓必須對這些“皇家寶物”妥加保管,運輸路上哪怕是拆屋毀橋也在所不惜,一旦石頭遭受損壞,老百姓還要傾家蕩產給這些官老爺們賠償損失。
到了勞民傷財的艮岳“花石綱”事起,靈璧石更成了頭號需求的工程建材,“汴河之上舳艫相銜,船帆蔽日”,一半以上運輸的是來自安徽的石頭。
其中最貴的一塊大型靈璧石僅運費就30萬貫錢,足夠當時一萬戶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正如后來歷史的評價,這種愛好放在任何一個貴族身上都沒有問題,唯獨不能放在宋徽宗身上。身為皇帝,他本該將治國理政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玩物喪志。
艮岳竣工僅僅5年之后,在金朝兩路大軍夾擊之下,汴京城破,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兩人被俘,隨同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貴卿朝臣等三千余人被押往寒冷的東北,北宋宣告滅亡。
人們雖然不齒宋徽宗的昏庸,卻也同情他的才情和命運,元代有個詩人寫下詩句:“中原自古多亡國,亡宋誰知是石頭”。溫潤如美玉的靈璧石,一時間成了替罪羔羊,負上了“亡國之石”的罪名。
不過宋徽宗想不到的是,金兵攻城之時,艮岳中的奇石紛紛被做成石炮御敵,戰后又被金兵、流民擄走,四散于全國各地。
直到今天,還能在不少名園中找到曾經在艮岳上大放異彩的靈璧石。
這在事實上對靈璧石的名氣起到了極大的傳播作用。
到了今天,靈璧石不僅和昆山昆石、太湖石、廣東英德的英石同為中國四大觀賞名石,甚至得到乾隆皇帝“天下第一石”的評價,坐了觀賞石的第一把交椅。
石農的美夢
自從宋徽宗之后,喜歡靈璧石的人是越來越多,而采賣觀賞石,也成了靈璧當地老百姓一項重要的第二收入。
改革開放之后,在安徽淮北,逐漸發展出一個年年舉辦的奇石展,每年到了會期,在當地的體育廣場周圍,就會搭起大大小小的帳篷,擺滿了各種形狀尺寸的石頭叫賣。
這些石頭大多數是當地人從附近山溝里自己搜尋、挖掘而來,也是許多人一筆不錯的額外收入。
靈璧石雖然有名,但畢竟與和田玉、祖母綠、紅藍寶石這樣的傳統寶石美玉存在著價值上的硬差距,一般十多萬的價格,已經算是靈璧石可以到達的天花板,距離可以百萬級別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遑論千萬身價。
在宿州,有一個年輕的采石周姓農民,自2012年起就年年參加奇石展會,售賣一些自己從山上田里找到的好石頭,賺一些外快。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央視新聞,受到了5千萬翡翠原石的刺激,小周認為,同樣身為傳統名石,靈璧石區區十幾萬的價格完全和歷史文化身份太不相稱,宿州的奇石文化還有巨大的發揮空間。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能影響石頭收藏價值和販賣價格的因素實在太多,普通人是難以分辨的。
相比其他名石,靈璧石有一個不需要專業就能一眼看出的特點,那就是遍布四周的紋路溝壑。
靈璧石脫胎于距今8億年前古代震旦紀時期,在宿州遠古淺海區生長發育的碳酸鹽礁石。
后來經過億萬年地殼運動,滄海變為桑田,中間又浸潤了火山噴發帶來的巖漿成分。
在流水蝕刻作用下,靈璧石不像太湖石那樣容易被沖刷出孔洞,所有大自然的雕刻,都留在石頭的表面上。
千姿百態,常常能自然形成如船、樓、古堡、石窟狀等逼真造型。
當然,靈璧石還有其他手感溫潤、敲擊聲音動聽等特點,這些都可以為賣主們作為加價添碼的手段。
但是在小周眼里,這些普通石商們看中的特性,都比不上自己將要帶到2019年春季石展上的一塊石頭。
他十分自信,這塊石頭有著一個周圍所有競爭者們望塵莫及的優勢,足夠他開出一個比翡翠還要昂貴的價格。
近億巨石誰人愛?
2019年3月23日,安徽淮北體育場再次擠滿了熙熙攘攘的展石、賣石、看石、買石人群。
玲瑯滿目、造型各異的美石,既有當地著名的靈璧石,也有翡翠等珠寶級石頭,只要交納300元的攤位費,價格少至數十,多至十萬,見仁見智,買賣雙方總能有所收獲。
而此次會展最熱鬧的地方,就在小周的攤位前,大家圍著他展出的石頭交頭接耳,指指點點,卻遲遲不見有人上前攀談生意。
人氣這么旺,叫好但不叫座,問題出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一張貼在這塊石頭的一張紙上。上面寫著:綠水青山,參考價8888萬元。
這正是一塊靈璧石,綠水青山,是小周為它取的名字,8888萬的價格別說在這個小小的觀賞石展會上是破天荒頭一遭,就是在天價寶石司空見慣的珠寶界,這個檔次也算是極為罕見了。
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這塊石頭上看起來沒有任何可以解釋這份天價的附加物,遠古化石、滄桑歷史、名人題記等一概不存在。
石頭高1.5米,寬0.7米,長2.5米,在周圍一片幾十厘米周長的中小型觀賞石中,的確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普通人家是沒法像其他小石頭那樣放在案頭把玩欣賞,或是放在房間里點綴裝潢的,只能為它配套一個巨大的庭院,或是陳列在一個大型建筑的客廳里。
小周給出8位天價的唯一理由是,這是一塊少見的大型靈璧石,綠水青山也是自己特意為了體現這塊石頭“環保靈性”而取的名字。
面對眾多好奇的詢問者,小周對巨石來源守口如瓶,只是堅持聲稱,這是一塊貨真價實、極為珍貴的靈璧石真品。
人們從斷斷續續的談話中,摸出了小周內心的一個想法,原來他就是想要靠開出天價來制造轟動,從而讓人們更重視歷史悠久、資源日漸萎縮的靈璧美石。
為了包裝這塊大石頭打出名頭,小周已經投入了巨資,一個精雕細琢,耗資2萬元的底座。
事實上,對于天然就不缺造型紋理的觀賞石,底座也是他唯一可以著手鋪墊的地方。
小周為了這個事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必須先要找到一塊上好的巨大木料,才能制作一個能把巨石完整安放上去的底座。
除了木料本身的材質過關,小周還為它設計了十分精美的雕刻,許多當地做慣了小號底座的工匠們面對這么大的工程,紛紛表示知難而退,有錢也不愿意接下這個活。
萬不得已,小周找到了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師傅,令他欣慰的是,等老師傅看到這塊如此巨大的石頭,竟然也發出了多年未見的贊嘆。
得到老人家的肯定,小周給工錢格外爽快,花費2萬元雕刻出的純黑松樹造型底座能完全包容巨石,線條流暢精細,上面還有兩只不同顏色的小松鼠,顯得是動靜結合,栩栩如生。
老師傅的底座精工細作,可這大石頭上的紋路,就沒有那么奪人眼球了。
除了碩大無比的尺寸之外,這塊靈璧石上都是常見又雜亂的流水刻紋,造型沒有任何特別之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唯一有些可以稱道的,是這塊石頭青黃相間的色塊,一個成了“綠水”,另一個就成了“青山”。
2015年的時候,靈璧縣的靈璧石產業年產值也不過10億元,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人買下小周這方巨石,那么他一個人就頂了靈璧石產業將近十分之一的年產值,小周本人也可以一躍躋身千萬富翁的行列。
只是,小周能等來這么一個財大氣粗的富豪買家嗎?
石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靈璧石并非沒有制造過一夜暴富的神話,百萬千萬身價也并非完全遙不可及。
1988年,一位姓張的先生以5500的價格,從靈璧縣買到了一塊1.8米長,400公斤重的石頭,依據它遍身小孔又彎曲如鹿角的天然造型,取名為“玲瓏璧”。
2016年,在一位老板的苦苦追求下,這塊“玲瓏璧”以500萬元的價格轉手,28年的收藏,為張先生帶來了1000倍的回報,一時間竟然成了一樁石界奇談。
可是回到小周這里,只見他的攤位上人來人往,看熱鬧的越來越多,還有不少人對著貼在石頭上的價格拍照分享,上前詢問的人卻是遲遲不見一個。
也是為了表示自己想要提振靈璧石市場的初心,小周對這些拍照者來者不拒,還大大方方地站在石頭邊一起合影,嘴里不停招呼著:“多拍點,拍好看點。”
“可以講價嗎?”畢竟8888萬元的價格實在離譜,眼看人氣也吸引到了,照片也拍了,一些懷著想要購買意愿的人開始試探小周的口風,看他到底能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小周只好表示禮節性地回答說:可以。但是當人們又問到小周最低多少價格能賣的時候,小周又干脆直接閉上嘴巴一言不發。
看起來,小周心里多多少少,還的確懷著有“冤大頭”真的能豪擲近億資金,買走他這塊充滿“環保靈性“的“綠水青山“的想法。
此后在為期整整十天的石展會上,別人大小石頭成交了無數,唯獨小周的“綠水青山“直到閉幕也再無人問津,300元的攤位費竟是空買了10天的觀光。
到了收攤的時候,有人經過小周攤位,大聲問道:“你這石頭打算怎么辦啊?”
小周苦笑著回答:“那就明年再戰,我每年都來,一年一年地等下去,終有一天會等到屬于它的有緣人!。”
第二年的2020年,人們沒有在展會上再見到“綠水青山”的身影,不過當年,確實有一塊靈璧石實現了8位數的身價——2020年10月18日,一方明代靈璧石《鎖云》在北京以1170萬天價成交,但距離8888萬元,還是有著相當的距離。
2020年和2021年的石頭展,小周沒有再帶“綠水青山”入場,在這些展會上,他給石頭報出了合理的價格,也能順利成交生意,仿佛又回歸到了一個普通觀賞石經營者的身份。
如今只剩下“綠水青山”還捏在小周手里。當買家們了解到小周依然不愿意在8888萬的價位上讓步之后,所有人都立即轉身離去,不再為這塊石頭浪費哪怕一秒鐘時間。
看來小周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雖然靈璧石成功邁過了千萬大關,但是靈璧縣自身2019年的人均GDP才剛剛2.7萬元,在宿州市內排名倒數第一,屬于欠發達地區。
小周也許十分想要一夜改變自身,甚至整個靈璧觀賞石市場的命運,但靈璧石作為一件“玩物”,也應該理智對待,決不能附上好高騖遠的美夢。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