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男女比例失調是世界許多國家都會面臨的嚴峻人口問題,在中國主要體現為男多女少,娶妻困難,導致中國有大量單身漢。我國目前的男女比例是104比100,單是從男女人口比例上,我國目前至少有三千萬男性注定打光棍,加上現在部分年輕人奉行不婚或晚婚,實際
男女比例失調是世界許多國家都會面臨的嚴峻人口問題,在中國主要體現為男多女少,娶妻困難,導致中國有大量單身漢。我國目前的男女比例是104比100,單是從男女人口比例上,我國目前至少有三千萬男性注定打光棍,加上現在部分年輕人奉行不婚或晚婚,實際上單身的男性就更多了。
男女比例失調
然而在另外一些國家,與中國的現狀截然相反,則出現了女多男少、女性出嫁困難的情況,甚至一些國家已經“美女泛濫成災”,甚至出現了許多女性發起呼吁,要求實行一夫多妻制來解決問題的程度。那么世界上最缺男性的國家是哪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上最缺男性的十大“女兒國”。
世界十大女兒國
排名第十,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位于中亞地區,東部與我國新疆接壤,北部則與俄羅斯緊密相連,其人種主要以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為主。哈薩克斯坦歷史文化古跡眾多,自然美景數不勝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人文條件,使該國盛產美女,男女比例為92比100。
自古以來,中亞就是黃白兩種人交匯的地方,因此兩大種族在中亞實現了相當程度的融合,因此哈薩克斯坦人的女性一般兼具黃種人和白種人的特征,以黑發黑眸居多,五官特征風格多樣,一般身材高挑,兼有歐洲的風情和東方的韻味。
2014年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上,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排球運動員莎賓娜,就因為容貌出眾而受到追捧,被稱為“世界第一排球美少女”、“哈薩克斯坦第一美女”等。
排名第九,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是一個位于東歐的內陸小國家,位于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的中間,也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地。摩爾多瓦最著名的特產是葡萄酒,其次就是美女,摩爾多瓦的美女經常奪得各大選秀比賽冠軍,男女比例為91比100。
摩爾多瓦歷史上各民族交融普遍,現在這里還居住著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俄羅斯、保加利亞、烏克蘭等民族。美麗的姑娘往往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其首都基希訥烏有“美女之都”的美稱。摩爾多瓦美女,瀟灑飄逸,落落大方,玲瓏剔透。她們身材高挑勻稱,舉手投足之間,透著文靜優雅,似出水芙蓉。摩爾多瓦美女是世界各大選美舞臺上的??汀?/strong>
然而由于摩爾多瓦國家經濟發展較差,其支柱產業只有葡萄酒一個,無法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導致許多摩爾多瓦女性被迫從事風俗行業。由于該國女性的樣貌出色,在1991到2008年間有多達40萬女性自愿或被迫去到歐洲其他國家,成為了性工作者。
第八,摩納哥。
摩納哥公國位于歐洲西南部,是被法國三面包圍的一個超級小國。該國的面積僅為2.02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僅大于梵蒂岡,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摩納哥目前總人口僅為38000余人,其中本地人僅有9000余人,其他人口則是來自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摩納哥的國民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男女比例為91比100。由于被時尚之都法國圍繞。因此,大量時尚以及奢侈品成為摩納哥人民日常生活的緊密部分。
摩納哥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國家,由于其人口以外來人口為主,所以又具備了多民族融合的特點。摩納哥女性眾多的原因主要是經濟相當發達,國民極其富裕,導致人口出現老齡化,而人口老齡化進程當中,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性要長,從而出現了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其中最出名的要數電影《摩納哥王妃》的原型,好萊塢演員格蕾絲凱莉,這個曾經獲得奧斯卡影后,和奧黛麗赫本齊名,后又放棄演藝之路嫁入皇室,和摩納哥公國蘭尼埃三世親王結婚的傳奇女子。
第七,匈牙利。
匈牙利位于美麗的多瑙河畔,緊鄰烏克蘭和羅馬尼亞,是不少游客出國旅游的必經之地,美女如云并且壽命都不短,男女比例為91比100。匈牙利最主要的人種是馬扎爾人,曾經有傳言說匈牙利人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其實這個說法不全對,匈牙利人的祖先更主要是來自烏拉爾山脈的歐洲游牧民族。
匈牙利除了美女很多,人均壽命還很長。匈牙利美女是自成一格的美,身材高挑,性格溫順,熱情愛笑,且都有一雙藍色的大眼睛,非常迷人。她們兼具東方和西方美女的優點,既擁有突出西方美女的外形輪廓,又體現東方美女的內在溫婉氣質。匈牙利人口總數為1000萬左右,女性雖然普遍顏值很高,但如按正常比例估算,全國仍有超過100萬女性嫁不出去。
第六,俄羅斯。
俄羅斯美女眾多是所有人公認的事實,而她們不僅外表美麗,內心一般都極為堅強勇敢,性格豪邁直爽、瀟灑剛強,帶有戰斗民族的強硬風格,男女比例為88比100。俄羅斯國土廣袤民族眾多,據說一共有194個民族,當然其中最多的還是俄羅斯人種,普遍是藍眼睛、白皮膚、鼻梁高挺、身材高大的模樣。
俄羅斯的美女也是廣為人知的,其實都不需要去俄羅斯,在中國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的城市滿洲里,就能感覺到俄羅斯美女的風情。苗條的身材,清秀的容顏,時尚的風姿,是俄羅斯美女普遍的特征。俄羅斯地處高緯度,大半國土都在北極圈內,因為日照較少,人種普遍也都比較白,特殊的氣候條件、生活方式形成了俄羅斯美女的獨特風韻。
俄羅斯的許多美女都比較出名,比如世界球星C羅的老婆模特伊莉娜,著名網球運動員瑪利亞·莎拉波娃,14歲就已經身高一米八的超級名模黛莉婭·維寶莉等等。
第五,立陶宛。
立陶宛坐落于波羅的海地區,東南是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又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東歐國家,國內許多城市都保留著幾百年前的樣貌,有世外桃源的美譽。東歐一直盛產美女,而立陶宛這個小國卻更是青春美少女的聚集地。雖然立陶宛地方不大,但國內教堂林立,是很多藝術家聚集的地方,所以立陶宛的人都特別有藝術氣息,有藝術氣息自然而然會催生更多擁有高顏值的文藝少女了。立陶宛的男女比例為88比100。
和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并稱波羅的海三國的立陶宛的確有著驕傲的資本。立陶宛的美女內向含蓄、神秘優雅,雖然立陶宛的國家面積不大,但經濟發展得還不錯,人均生活水平較高。所以立陶宛的女性地位也相對比較高,在立陶宛的大街上可以看到,四處都是打扮知性優雅、氣質清冷的立陶宛美女。
第四,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十分缺乏,但卻盛產美女,導致許多其他國家的人都前往白俄羅斯找對象,男女比例也是88比100。白俄羅斯作為前蘇聯的三大主要創立國之一,其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約,因此發展得不是很好。白俄羅斯是一個除了木材之外,其他戰略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鋼鐵都要從國外進口的國家。
然而,這個人口只有一千萬、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卻因為眾多的美女而聞名。因為美女流失過多,白俄羅斯總統親自甚至下達了限制美女“出口”的命令。白俄羅斯每年都會舉辦選美比賽,其中除了國家小姐的選美外,還有一些小型的選美,包括酒吧賭場飯店服務員都會參加,隨處可見的選美背后則是巨大的男女比例失衡。
第三,烏克蘭。
烏克蘭又被成為“蘇聯的女兒”,在它的各大城市中,街頭的美女可以說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甚至被人用“成災”這樣的詞語形容,男女比例為86比100。烏克蘭向來以“盛產”美女而聞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身材窈窕、面容秀美、穿著精致、氣質優雅的烏克蘭美女隨處可見,成為首都基輔街頭一道亮麗風景。
在烏克蘭美女眾多的背后,有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在于,烏克蘭國家經濟自從獨立以來,在幾位總統的“辛勤治理”之下變成一片廢墟。烏克蘭被稱為“歐洲的子宮”、“歐洲的紅燈區”,就是因為經濟發展的嚴重落后導致的女性地位低下,烏克蘭成了歐洲最大的性交易市場和代孕聚集地,烏克蘭女性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曾多次出任烏克蘭總理的“鐵娘子”尤利婭·季莫申科年輕時就是烏克蘭政壇上的美女明星領導人。
第二,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歷史文化悠久,幾千年前其民族就已形成,國內人口較少、生活水平較高,男女比例也是86比100。愛沙尼亞曾經也是蘇聯的加盟國之一,在獨立后選擇加入了北約和歐盟,這給愛沙尼亞帶來了經濟騰飛。
在歐美國家的幫助下,愛沙尼亞國內經濟發展迅猛,百姓收入水平極高,號稱“波羅的海之虎”。愛沙尼亞國內環境極佳,但由于各種原因男女性別失衡,政府也很為難。為了解決許多女性恨嫁的問題,政府還專門設立了基金,對到愛沙尼亞結婚的外國男性發放獎金。
排名第一,拉脫維亞。
終于到了拉脫維亞,這個男女比例失衡最嚴重的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有“北方巴黎”之稱,國內建筑物風格很多樣,街頭到處都是美女,男性少之又少,男女比例高達85比100,是全世界女性占比最多的國家。因此拉脫維亞也是世界上最缺男性的國家,新聞中連10女配1夫這樣的話都能說出來,可見其男性到底有多少了。拉脫維亞以身材惹火的金發美女如云,而且都很高挑和時尚。
在成為獨立國之前,拉脫維亞被瑞典和波蘭侵占過,后來還被蘇聯占領。受到這些影響,拉脫維亞的姑娘有著俄羅斯美女的特點,白皙高挑,同時也有西歐姑娘的特點,氣質高雅。拉脫維亞極端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讓拉脫維亞姑娘的婚姻成為困擾拉脫維亞政府最深的問題之一。本應應是眾多好男兒追捧仰慕的幸運兒,卻不得不把擇偶要求一再降低,哪怕這樣也要面對單身的危險。
女多男少的原因
其實細心的人已經發現了,這些男女比例失調比較嚴重、女性占比較大的國家,大都處在東歐地區,這背后有什么原因嗎?為什么這個區域內這么缺男性?其實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綜合影響導致的。
首先,二戰影響深遠。
雖然說二戰發生在整個歐洲和東亞、東南亞地區,但東歐作為二戰的首發地,先經歷了德國的閃電戰,后又經歷了蘇軍的大反攻,兩輪炮火中,人口減少較大,普遍接近或超過20%,而其他地區人口減少不足10%。
以蘇聯為例,二戰中就戰死2700萬人,其中男性約2000萬。
男性別的大量減少,使得幾十年之后,男性的缺口仍然沒有填補。
其次,經濟不景氣導致生育率下降。
東歐無疑是一個飽受摧殘的地區,先有二戰,再有東歐巨變,加之又是俄羅斯與北約角力的一線,戰亂不斷,因而經濟一直不景氣。在這里,人們生活壓力大,增添一個孩子就增加一張嘴,尤其是讀書、就業、住房等壓力更大,于是,人們的生育意愿不強。
人口不增加,二戰造成的男少女多的局面更加得不到解決。
再次,酒精對染色體影響較大。
東歐的冬天,陰暗而濕冷,為了應對寒冷的天氣,東歐的男性尤其喜愛烈酒,幾乎人人是無酒不歡。人體的受孕需要兩個染色體,分別來自夫婦雙方。X染色體與Y染色體相遇是男孩,兩個X染色體相遇則是女孩。
很不幸的是,據醫學專家研究,酒精會“殺掉”體內的Y染色體,這也就是說,飲酒會導致女孩的出生機率增加,男孩的出生機率則減少。
最后,男性壽命遠低于女性。
從人類歷史來看,一直以來,女性壽命會高于男性。比如,在我國,上世紀70年代時,女性比男性壽命長一年,80年代長2年,90年代則長了4年;而在美國,女性比男性長壽約7年。但是,在東歐,女性比男性壽命普遍長約10年,而在俄羅斯,女性比男性長壽時間甚至超過10年。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男性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征和冒險精神等有關,而在東歐,生活的壓力更是讓男性不堪重負。
因此,東歐的女人確實遠多于男性,由于她們大多屬于斯拉夫人種,身材如歐美人一般高大、豐滿,而面貌又比亞洲人更加輪廓分明,因而一個個都如美麗的天使。如今人們的觀念越來越開放,跨國婚戀已經比較常見,但是想要通過動員我國單身男性去東歐各國大規模解決單身問題顯然不太現實,男女不平衡的問題還需要時間慢慢解決。
高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