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接著上一篇《遼寧沿海地區市場上常見的魚類您都認識嗎?》繼續說。前面“歸攏”了咱們常見的29種魚類,今天咱們在繼續說說其他一些比較常見的魚類吧。1、學名:河豚,俗稱:庭巴顧、田巴顧子、氣鼓魚等。遼寧地區最常見的是紅鰭東方鲀、假睛東方鲀東方鲀都
接著上一篇《遼寧沿海地區市場上常見的魚類您都認識嗎?》繼續說。
前面“歸攏”了咱們常見的29種魚類,今天咱們在繼續說說其他一些比較常見的魚類吧。
1、學名:河豚,俗稱:庭巴顧、田巴顧子、氣鼓魚等。
遼寧地區最常見的是紅鰭東方鲀、假睛東方鲀東方鲀都分布于黃、渤海和東海海域。臀鰭是白色,胸斑后方有明顯黑色花紋的是紅旗東方鲀;臀鰭是黑色,胸斑后方黑色花紋不明顯的是假睛東方鲀。
河豚的肉質是非常美味的,生魚片、火鍋、燉食、魚干等食用方式都可以享受其美味。
大家都知道,河豚的內臟:肝臟、心臟、腎臟、卵巢、精巢;以及血液都有劇毒,而且毒性可以致命,所以平時最好不要擅自食用。
近年來經過一些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的共同努力,通過馴化、遺傳育種等技術手段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已經培育出無毒的河豚魚,這種河豚魚食用起來還是很安全的。
河豚
2、學名:頜針魚/鱵,學名:針亮魚、棒魚、大棒魚
相信大家對這種魚類是非常熟悉的,遼寧海域尤其是大連地區最常見,也是大家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魚,無論是燒烤、炸著吃或者將大個的棒魚燉著吃都非常美味。
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棒魚”是分兩種的。如何區分?
請仔細看它們的嘴,一種是上下頜都延長,也就是它的尖尖嘴上下都一樣長,這一種是頜針魚科的“棒魚”;
而另一種上下頜不一樣長,即下頜延長呈喙狀,也就是“上短下長”,這就是鱵科的“棒魚”了。
另外,由于頜針魚骨中含有膽綠素的色素,所以它的骨骼經常會呈現出鮮綠色。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可千萬不要被它“綠色的骨頭”給嚇到呀。
3,、學名:紅娘魚,俗稱:紅娘子、紅頭魚。
紅娘魚屬于鲉形目,杜父魚亞目,魴鮄科,紅娘魚屬。體色通常為紅色,身體苗條,故取名為“紅娘魚”。這種魚肉質不錯,味道佳。
4、學名:綠鰭魚,俗稱:紅娘子、綠翅膀、綠翅魚等。
硬骨魚綱,鲉形目,魴鮄科,綠鰭魚屬。
其實從外形上看,綠鰭魚與紅娘魚還是很相似的。綠鰭魚的兩個背鰭基底下側面各有一縱列較大棘骨板,為底棲魚類,在泥沙質的海區,它還能以胸鰭游離鰭條在海底匍匐爬行。在我國沿海均有產出。
5、學名:玉筋魚,俗稱:面條魚、小銀魚等。
魚體細長,稍扁,成魚長約10厘米,呈青灰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口大,有犬齒;背鰭長,無腹鰭。棲息于近海沙底,常潛伏于沙內。分布于渤海、黃海沿岸。
如果提起“玉筋魚”這個詞,也許大家都會覺得挺陌生,但如果提起“面條魚”和“小銀魚”時,大家一定會覺得再熟悉不過了。其實,面條魚和小銀魚分別就是玉筋魚的幼魚和成魚。
小銀魚就苞米面餅子,也許是最簡單也是最香的吃法了。
6、學名:鱈,俗稱:明太魚、大頭魚等。
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鱈形目,鱈亞目,鱈科。
鱈是黃海北部的主要經濟魚類。肉質勁道、它的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燉著吃、特別是曬成魚干是絕對的美味。
7、學名:叫姑魚,俗稱:叫姑子、叫古子等。
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鱸亞目,石首魚科,叫姑魚屬。
叫姑魚在我國有5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皮氏叫姑魚。屬于近海中下層魚類,它有個特點就是能利用體內的鰾發出類似于蛙鳴的叫聲。這種魚的肉質不錯,可以燉著吃也可以曬魚干。
由于小編本身才疏學淺,所以在文中可能會有一些錯誤或紕漏,還請各位友人多多批評指正。
圖片均來自于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系小編。
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