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盧璐來源|盧璐說的小日子(公眾號:luludedays)法語有句和英語相同的話,“ArtdelaTable”,只能按照字體的表面意思翻譯為“桌子上的藝術”,你沒法形容這種藝術究竟代表著什么??稍谟⒎ǖ恼Z意里,所有餐桌上吃的東西,甜點、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的小日子(公眾號:luludedays)
法語有句和英語相同的話,“Art de la Table”,只能按照字體的表面意思翻譯為“桌子上的藝術”,你沒法形容這種藝術究竟代表著什么。
可在英法的語意里,所有餐桌上吃的東西,甜點、菜品、湯水,還有桌子上擺放的餐具,高腳杯、刀叉、碟盤,甚至吃飯的禮儀、氣氛,都可以稱作“Art de la Table”。
我們中餐雖然講究色香味俱全,但是我們更偏重于香和味,一家網紅餐廳,哪怕打扮得很華麗,如果味道不過關,那會變成“網黑餐廳”;而蒼蠅小館,哪怕位置偏到開車一兩個小時,擠得水泄不通,可還是有一大批簇擁者。
可西方世界和我們不同,味道雖然也重要,但更注重感官藝術,有點類似我們所說的物質層面已經到達了,開始追求精神層面了。
特別是法餐,有名就有名在它那精致的擺盤,一個甜點一個盤子,不同大小的刀叉對應著不同的餐點。
中國人很不理解,為什么吃一個西餐要那么多盤子和刀叉,可這是西方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一個精美的菜品,沒有對應的菜碟,怎么能叫美食呢?
西方人的餐桌禮儀,一定要有很多的盤子,甜品一個盤,前菜一個盤,正式的菜品一個盤,依次從小到大,如果你經常去西餐廳,就會發現大部分的都是三個盤子。也有些餐廳或者廚師為了自創菜品,突發奇想自己打造另一個盤子,反正盤子只多不少。
今天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各個國家著名又奢侈的餐盤,而刀叉和杯子屬于另外兩個系列,今天就不多敘述。之后 ,我會陸陸續續將“Art de Table”推出,寫成一個系列。
好了,介紹這么多,趕緊來看看這些華美又絢麗的瓷器餐具吧。
一、德國Meissen餐具
Meissen的瓷器,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他的商標也非常有年代感,兩把交鋒的藍劍,象征著當時的薩克森公國國徽。
Meissen的誕生,也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15世紀,歐洲最出名的硬通貨之一,當屬中國的瓷器了。
不像現在,富人們如果買了奢侈品,恨不得拿出來告知大家,在那時,家里面即便有一套瓷器,也僅僅是在重要的宴會上,拿出來象征性使用一下。
△Meissen餐具
乾隆三四年間,瑞典的哥德堡號第一次來中國,里面裝了茶葉、絲綢和瓷器,可船沉了,茶葉和絲綢基本上不能用了??蓛H僅靠著打撈的瓷器,整個船還是掙了錢,由此可見,中國的瓷器在當年有多火。
為了打破這樣的中國壟斷,當時的歐洲人紛紛想要學著制造瓷器,而這么多廠家中,只有1710年成立的Meissen至今屹立不倒。
△Meissen餐具
Meissen瓷器風格和今天所看到的歐洲瓷器沒有太大差別,高雅華麗,金色的鑲邊,上面印有五彩的花紋,而這些都是Meissen幾百年前創立的風格。
作為德國的瓷器,嚴謹、細致、質感、尊貴,這些褒義詞統統都能在Meissen中展現出來。
△制作過程
他的每一款瓷器,都要經過具有數十年經驗的技藝師的手,在80多道手工藝的打造之下,才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繪制過程
為了讓瓷器的樣式更長久保存下來,Meissen從誕生之日開始,就存著每一款產品的模具。換而言之,就是現在,只要有錢,你想復刻400年前的瓷器都可以。
Meissen被稱為是品位的象征,已經去世的時尚達人老佛爺卡爾·拉格斐在住所里使用的餐具,就是來自于Meissen。
△老佛爺拉格斐的住所
Meissen的餐具也不便宜,素有“白色黃金”之稱。最便宜的純白系列,只是印了一個logo,國內售價500起步。
天鵝系列,也是全身純白,但和純白系列不同的是,上面的凹凸不平的天鵝栩栩如生,美輪美奐,也是他們最受歡迎的系列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一個杯子1200元起。
藍洋蔥系列,藍色的花草花紋,是不是讓你覺得似曾相識,有點清朝的風格。這系列也是Meissen早期的經典紋飾之一,價格也令人咋舌,一組下午茶餐具,一壺兩杯,也要11200人民幣。
B-form系列,工藝復雜而繁瑣,很華麗的歐洲宮廷風,一道道勾勒的金邊,像一朵綻開的花朵,熱情而奔放。這系列工藝復雜而繁瑣,雖然外表美麗,但是售價一點也不美麗,一套至少4萬元起步。
二、法國Haviland餐具
Haviland是法國一家很有名的瓷器制造商,地點設在法國的Limoges。
雖然是法國品牌,但是創始人卻是美國人David Haviland,從1842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了快200年的歷史了。
1839年,Haviland是一個進口英國瓷器的紐約商人,偶然間看到一家法國瓷器公司,他發現法國的瓷器比英國的好太多了,于是他便帶著那家公司的樣品跑去了法國,尋找瓷器的生產地,結果在法國的Limoges找到了。
Haviland腦子一轉,為什么自己非要千里迢迢跑去英國進口呢?法國的瓷器技藝已經很成熟了,而且質量又好。但Haviland又發現,巴黎的技師實在太固執了,不愿去迎合美國人的口味。
怎么辦?當然是自己建廠制造了!說干就干,Haviland立馬在法國成立瓷器制造廠,還開辦了一家培訓學校,讓英法的技藝互相取長補短,然后賣到美國去。
就這樣,Haviland這個品牌就做大了,一直到今天,成了在美國最知名的法國瓷器品牌之一,連美國總統,林肯、羅斯福、格蘭特都委托過Haviland設計瓷器。
Ceremonie系列,這是一套混合了四個國家特色的餐盤,包括中、日、法、印,上面印的圖案,來自四個國家的華服,每個盤子的底色都不一樣,再加上包裹的金邊,典雅高貴。價格也高貴,整套下來,沒有五位數別想帶出門。
Matignon Universel系列,金白相間的顏色,不對稱的花紋,充滿藝術性,還沒上菜前,都能看著盤子發呆。一個盤子千元起步。
三、法國Hermes餐具
提到愛馬仕,女人腦海里,多半是那兩個著名的Kelly或者Birkin包包,殊不知,愛馬仕除了包包著名,它的餐具也是奢侈又經典。
愛馬仕的東西,質量出了名的嚴格,制造水準也不含糊,每一件餐具采用的,都是一流的工藝水平。風格也延續了他們皮具的風格,優雅大方,清新脫俗。
愛馬仕的餐具不算最華麗的,但是也足夠吸睛,讓用餐也能成為一場視覺盛宴的享受。
愛馬仕的餐具,和他們家的包包一樣,雖然沒有在表面大面積印上它的logo,可辨識度特別高,一眼看過去,都能認出。
24金色馬賽克系列,這應該屬于所有系列中,最好辨認的一個系列了,大大的logo印在餐盤中央,想不認識都難。
金色的花紋,富麗堂皇,一筆一畫勾勒的馬賽克花紋,藝術氣息極其濃厚。單個餐盤,售價1600人民幣。
東方駿馬系列,以飛馳的駿馬為靈感,符合愛馬仕的logo以及定位。雖然沒有我們《萬馬奔騰圖》那樣,每一根毛發都活靈活現,但也算恰如其分地融合了中西方的特點。
這一系列也是愛馬仕的大火系列,一個大號餐盤,售價11000起。
四、意大利Versace餐具
現在不跨界做餐具的品牌,不配在時裝界擁有姓名,愛馬仕如此,范思哲依舊如此。
范思哲的服飾,在土豪圈出了名的,尤其是中年的土豪們,特別鐘愛它。
本山大叔就一連穿了好多件范思哲的服飾,比一眾明星還潮流。
如此看來,不用我多說,想必讀者們也能猜出范思哲的風格,大片的logo花紋,氣派耀眼,而且一定要有彰顯財富的金色,才顯得隆重奢華。
一眼望過去,仿佛沉浸在《欲望都市》里的紙醉金迷。
范思哲的經典logo就是希臘神話中美艷絕倫的蛇蝎美人美杜莎,性感撩人,蠱惑人心。而他們的餐具也有這樣的特點。
想象著,家里面有這么一套餐具,是不是感覺自己在幾千平米的家里喝著早茶,接見來自各行各業的頂級人物呢?
Medusa系列,低調的黑色包裝,和火紅的茶身造型,有種古代帝王的氣宇軒昂,一套杯子,價格15000人民幣。
prestige gala系列,典型的范思哲風格,豪、金、亮、富,堪稱范思哲中的“愛馬仕”,一個盤子的售價,可以高達一個經典的brikin包包。
五、英國Wedgwood餐具
英國的Wedgwood和德國的Meissen一樣,也是擁有著濃厚的歷史味道。
成立時間為1759年,和Meissen處于同一個時代。創立人的名字叫約書亞 ? 威治伍德。
或許你沒有聽過他,但要說他的外孫,全世界都認識,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當年也是因為瓷器被中國壟斷,所以英國人也在想方設法地創立自己的瓷器品牌。出身于底層的 威治伍德,也是這些大軍中的一員。
那時候瓷器的做法和配方基本上已經被歐洲人知道得差不多了,可是英國制造出來的瓷器,中國人看了,只能稱作是“毛胚”,質地粗糙,而且多為棕色。
后來威治伍德改制了配方,燒制出了白瓷,夏洛特皇后高興壞了,封了個“皇后御用瓷”的稱號。
可那時候,我們的手繪和燒制技術都已經很成熟了,白瓷頂多是燒制出來的原始瓷器。
經過英國王室和貴族的扶持,威治伍德的瓷器一路扶搖直上,從白瓷發展到有點花邊,再到用手繪將英國的風景名勝描繪在瓷器上面。
不過寫實的風格,倒不像我們理解的18世紀的風格,說是21世紀出品的,我也相信。
FLORENTINE TURQUOISE系列,這是Wedgwood餐具系列中最為豐富的正式花色,你看不懂兩個英文,但看到這樣的花色,也知道和中國脫離不了關系。雖然叫“絲綢之路”,但雕刻的動物卻是西方中古時期的,餐盤起步價在1000元。
Dynasty Gold系列,能用“王朝”來命名的系列,非同凡響。金粉都是精心調制的,保證花紋的細致和靚麗的光澤。歐洲人最愛的藍色和金色相互平衡,一個低調,一個張揚。餐盤售價普遍2萬人民幣起步。
六、日本Okura Art China餐具
鄰國日本,從大唐時期就受到我國文化的熏陶,在瓷器的成就上,更不輸歐洲其他國家。
大倉陶園,是日本一個非常奢華的瓷器品牌,常被日本皇室用于招待各國政要,甚至名氣也傳到了歐洲,英國黛安娜王妃生前最愛的瓷器,就是大倉陶園。
成立于1919年的大倉陶園,至今也不過剛滿百年,可已經做到了和歐洲幾百年歷史品牌的位置。說到底,還是他們的堅持,哪怕學習到了歐洲的技術,也堅持要用日本的傳統畫法。
換句話說,僅僅靠一家之長,固步自封,是走不到現在的地位的。
藍薔薇系列,大倉陶園的經典系列,從出生到現在,已經有了80年的歷史,對比品牌歷史來說,非常古老。
制造藍薔薇系列需要的技術,是大倉陶園的獨有技術,用獨有的顏料在燒制的白底上進行繪制,再以1460度的高溫進行燒制。其間,顏料與釉柔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這樣溫和的圖案。
一個茶壺的售價在2500人民幣,這樣一套茶具,少說也以萬來計數。
拿破侖系列,以拿破侖一世喜愛的綠色為靈感,用自家獨家的技術手法“漆泥”勾勒出來,瓷器上的花紋象征蜂王冠,低調奢華。
但要說最具日本王室風采的,應該是這套紅藍配色的限量版本,是2006年為了紀念悠仁親王誕生而生產的,限量500套。
盤子上雕刻了鳳凰的圖案,在日本,鳳凰經常在喜事中使用,寓意著以高貴的姿態飛翔在天空之中,售價8000人民幣。
其實,說起這些餐具的老祖宗,應該要提到中國的才對,畢竟中國的英文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
但很可惜,我們提到瓷器,會想到景德鎮,但是要具體說到是景德鎮的哪個工廠,哪個手藝人制造的瓷器最為精致、華麗、奢侈,恐怕就一知半解了。
現在看看淘寶上,純手工制作的瓷器,比西方的品牌更為細膩精美。
可在品牌上的塑造,仍留落后于人家百年,而且大部分的景德鎮瓷器,我們更樂意做成觀賞的花瓶或者茶壺。
我也希望有一天,作為瓷器發源地的中國,也能將餐桌文化做成一種享受的奢侈,再重新引領世界的潮流,讓西方世界為之瘋狂。
盧璐說,
相信我,過年聚會的時候,你打扮得漂亮可能還沒有一套高級的餐具加分。
客人一進屋吃飯,最能體現女主人品味的地方不是穿著打扮,反而是不起眼的餐具,這種餐桌藝術,懂得人自然懂,外行人一看也基本明白你的水平。
其實,如果要說法國的瓷器品牌,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事實上,法國最好的瓷器品牌,我還沒有寫到。
法國有個瓷都叫做limoge,我前面寫法國瓷器時也提到過,在法國中部,我去年夏天,專門去參觀過他們的瓷器博物館。
如果大家想看看,歐洲貴族們真正熱愛并且喜歡的瓷器品牌到底是什么,可以給我留言或者點贊,大家想看的話,我馬上趕工出來。
丁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