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以前經常用這個,每當上火,眼睛感覺不舒服,涂上點紅霉素眼膏最多兩次就好。一管只要三五毛錢,現在怎么漲到4.8元了?”近日,省城市民楊女士的心情像夏天的天氣一樣有點燥。經常使用紅霉素眼膏的楊女士,家里庫存的藥膏都用完了,近期準備再買幾支,卻
“以前經常用這個,每當上火,眼睛感覺不舒服,涂上點紅霉素眼膏最多兩次就好。一管只要三五毛錢,現在怎么漲到4.8元了?”近日,省城市民楊女士的心情像夏天的天氣一樣有點燥。
經常使用紅霉素眼膏的楊女士,家里庫存的藥膏都用完了,近期準備再買幾支,卻發現以前只要三五毛錢的紅霉素眼膏或軟膏漲到了4.8元。記者調查發現,最近漲價的藥品不止紅霉素眼膏,多種百姓家中的常用藥價格都翻倍上漲。
紅霉素眼膏價格漲了10倍
前幾天,楊女士眼睛分泌物增多還發紅,她知道這是又上火了。她本想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多買幾支紅霉素眼膏備下來使用,卻被告知眼膏沒貨了,“他們說不確定什么時間來貨。”跑了另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女士仍然沒買到紅霉素眼膏,工作人員告訴她,這是因為藥品漲價,一直進不來貨,并建議她到藥店問問。
“以前都是三五毛錢一支的藥膏,我一看價格漲到了4.8元。”楊女士覺得紅霉素眼膏價格漲得太多,轉而看了看具有同樣效果的金霉素眼膏,也是將近5元/支,問過藥店工作人員才知道,紅霉素眼膏漲價已有近半年。“紅霉素、金霉素藥膏是很多家庭必備藥品,雖然4.8元也不貴,但是從三五毛漲到這個價,卻是上漲了近10倍,心里一下子很難接受。”
連日來,生活日報記者走訪了包括漱玉平民、惠好、平嘉等藥店,紅霉素眼膏的價格在0.4元-4.8元不等。不同廠家的紅霉素眼膏價格不同,然而同一廠家相同的產品,價格卻也出現了差異。
多種常用藥價格翻倍漲
記者走訪發現,最近漲價的常用藥不止紅霉素眼膏或軟膏。谷維素、立普妥、甘草片、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等藥品價格均上漲了數倍。
“我母親長期睡眠不是太好,平時常吃點谷維素營養神經。”家住濟陽的張女士說,以往0.6元/瓶的谷維素片如今上漲到了8.5元/瓶,并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期缺少谷維素片和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多維元素片,“漲價就漲價吧,還買不到,老百姓想買個藥怎么都這么難了。”
家住歷下區的宋女士也反映,治療冠心病的立普妥每盒只有7片,如今一盒的價格也漲到了60多元,“近期漲幅太大了!”以往感冒治療咳嗽非常管用的甘草片,也從5元/瓶上漲到了15元/瓶。“要么買不到藥,要么漲幅太大,我覺得有關部門該管管了。”
有注射液1年暴漲20倍
記者走訪了省城多家藥店了解到,就紅霉素眼膏來說,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有兩種:北京雙吉制藥生產的紅霉素眼膏,2.5克/支,售價4.8元;山東辰欣藥業生產的規格為2克/支的,價格從0.4元到3.5元不等。
“就剩這幾支了。”當記者在西客站片區一家藥店咨詢要購買紅霉素眼膏時,藥店工作人員給記者推薦了北京雙吉制藥生產的眼膏。當記者表示是否還有辰欣藥業生產的藥膏時,工作人員找到后說所剩不多,賣完也不一定會進辰欣藥業的了,“我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是公司統一進貨。”當被問及為何不再購進價格便宜的辰欣藥業生產的紅霉素眼膏時,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也不知情,“其實這個廠生產的也漲價了,以前3毛,后來5毛,現在是8毛了。”
立健大藥房的工作人員說,他們銷售的是辰欣藥業的紅霉素眼膏,價格為3.5元,如果是該藥房會員,則只需要幾毛錢一支,會員免費辦理。“我們這里一直是0.4元。”平嘉大藥房的工作人員說,他們銷售的紅霉素眼膏一直都是辰欣藥業的,價格一直沒變動。北京雙吉制藥生產的價格要高些。一家名為明康藥店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他們店銷售的是辰欣藥業的紅霉素眼膏,價格從去年開始就上調到了3.5元/支。
一位張姓市民還反映,他在省城一家醫院所屬的藥店購買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與1年前每支5元的價格相比,今年該注射液的價格漲到了110元,暴漲20倍。“去年春天我買了28支,花了100多元。后來這家藥店就一直沒這個藥,我從網上查到杭州有這么一家藥廠,前段時間發現藥店進了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價格卻漲到了110元/支。”
張先生說,這是一種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藥品,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亦有一定療效,“一天需要注射一支,以往每天只需要花5元錢,現在卻要花110元。”
各方說法: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廠家漲價,我們無能為力
對于百姓家中常用藥價格大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一肚子苦水。“我們都是100%從政府采購平臺采購,而且全部是零差價,不少市民來我們社區服務中心總是說藥價漲了,但其實我們也無能無力,只能做好解釋。”一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最近漲價幅度較大的還有慶大霉素,從0.26元/支漲到了0.83元/支,但這都屬于廠家漲價,和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關系,“價錢不是我們能左右的。”
所以當紅霉素眼膏自今年3月份左右調價后,老百姓都在抱怨漲價多,但是醫院無能為力。為此,近兩三個月來,不少社區醫院都面臨著紅霉素軟膏、谷維素等藥品的短缺。“藥店不是藥品零差價,他們可以進其他廠家的藥品替代原本的廠家,所以藥店缺藥的情況要少一些。”
藥廠:漲價原因不方便透露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有效的廉價藥漲價或者缺貨呢?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藥品集中采購網找到了濟南市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聯合體議價品種目錄,其中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紅霉素、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等多種藥品都漲價較多。記者撥打該公司銷售電話,詢問漲價原因時,工作人員稱:“這個我不方便透露,這是領導的決定。”當記者表示是否可以告知領導,采訪領導時,對方掛斷了電話。
隨后記者又從網上查詢谷維素生產廠家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的電話,查到的4部電話撥打過去均無法接通。
業內人士:警惕廠家形成價格聯盟抬高藥價
宏濟堂醫藥集團主任中藥師亓詠認為,需要中藥材甘草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甘草片漲價是必然的,如今甘草的價格確實在上漲,藥企肯定不能做賠本買賣。加之目前國家對中藥制劑標準提高很多,對中藥材要求很高,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無疑帶動了中成藥價格的上漲。
某藥品連鎖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多生物制劑漲價原因就在于2016年3月份國務院出臺的“一致性評價”意見。所謂“一致性評價”就是指原研藥和仿制藥要實行統一的質量標準。
“說實話,由于一致性評價意見的出臺,使得藥企成本提高了很多,一般的小藥廠根本做不起一致性評價,只有大型工業企業藥廠才有能力、有實力做一致性評價,這無疑造成了成本提高,藥企肯定也會將價格上漲。”這位負責人表示,自去年至今,不少藥品都漲價,有的甚至幾倍幾十倍地漲,“我們也無能為力,但是為了老百姓容易接受,很多藥我們都是平價甚至賠錢銷售,比如有的藥以前售價三五毛錢,現在進價就要5元錢,很多老百姓都覺得漲幅太大不容易接受,我們就3塊錢出售。”
另外一位業內人士周先生分析,過去常用的廉價藥如紅霉素軟膏、牙周靈、葡萄糖酸鈣片、撲爾敏等,價格低、利潤薄,如果原材料再漲價,此類廉價藥根本無盈利空間,只能被迫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則是成分相似的進口藥或高價藥,“最終受損的還是患者。”
周先生分析,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原料藥供給少于需求,由于原料藥生產廠家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方能生產,而批準生產的廠家數量少,一旦生產廠家暗地形成聯盟或經銷商形成聯盟,控制市場上原料藥供給,就會人為抬高原料藥價格。
或許,周先生所言非虛。就在今年3月份,山東省物價局依據《反壟斷法》對濰坊隆舜和醫藥有限公司阻礙反壟斷調查行為作出處罰,罰款12萬元。而去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還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已對華中藥業、山東信誼、常州四藥3家公司達成并實施艾司唑侖原料藥、片劑壟斷協議案依法作出處罰,合計罰款260余萬元,3家公司也被依法責令立即停止實施壟斷協議。據了解,全國獲得艾司唑侖原料藥生產批文的企業只有4家,實際在產的只有華中藥業、山東信誼和常州四藥。
金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