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真人CS對抗是一項集運動與游戲于一體,緊張刺激的綠色野戰(zhàn)活動,受到眾多真人CS發(fā)燒友追捧。參與者們將身穿野戰(zhàn)軍服,在身上裝配好感應系統(tǒng),手持模擬槍,在叢林、廢墟與壕溝間穿梭奮戰(zhàn)。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大多是坐在影院或家里
真人CS對抗是一項集運動與游戲于一體,緊張刺激的綠色野戰(zhàn)活動,受到眾多真人CS發(fā)燒友追捧。參與者們將身穿野戰(zhàn)軍服,在身上裝配好感應系統(tǒng),手持模擬槍,在叢林、廢墟與壕溝間穿梭奮戰(zhàn)。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大多是坐在影院或家里的沙發(fā)上觀看各種軍事類的影視劇來感受真實戰(zhàn)爭的場面,緊張感會有,但代入感還是差了一些。因此更有交互性的槍戰(zhàn)類電腦游戲應運而生,玩家可以在網絡世界里控制虛擬的坦克飛機戰(zhàn)艦廝殺個痛快。但長時間玩游戲傷身體,老盯屏幕毀眼睛,最關鍵的是隔著屏幕坐著打游戲體驗感也還是差一點,畢竟手里握的是鼠標或手機而不是槍。
大約從50年代開始,美國開始興起了離開電腦桌,去到戶外進行真實的對戰(zhàn)的“真人CS”,這可比狂點鼠標猛按鍵盤要有趣、刺激多了。在英語中被稱為“WARGAME”,直譯為“生存游戲”或“野戰(zhàn)游戲”,七十年代傳入日本,九十年代被引入中國,現(xiàn)在已經成為了一種休閑娛樂方式,也被很多企業(yè)、學校和團體當作一項增強凝聚力和團隊建設的拓展、研學項目。目前,“真人CS”已經被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為“野戰(zhàn)運動”,意味著它不再僅僅是游戲的一種,而是一種受國家認可的體育休閑健身項目。
真人CS分為好幾種,大致可以分為激光、水彈、彩彈和BB彈幾種,它們的特點不同,逼真程度各異,適合于有不同需求的人群。
(一)水彈槍
水彈是一種水分子聚合物膠體物質,干體只有一毫米大小,吸水后大多會膨脹成7到11毫米,打到人身上會自然碎裂,比塑料彈丸的殺傷力小很多。而且水彈很便宜,十幾塊錢能買到一大堆,敞開了打不心疼。缺點就是被打中了認不認賬全靠自覺,可以耍賴,并且由于發(fā)射的是實物,仍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二)彩彈槍
彩彈與水彈有點類似,是一種內部填充了某種顏色染料的塑料小球,一旦被擊中就會被染上色,自然也就無法耍賴,但是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彩彈射擊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六十年代由美國人查理·奈爾遜發(fā)明,發(fā)射彩彈的槍源自于氣動麻醉槍,最早的用途是標記牲畜和樹木,后來也被美國軍警用于訓練。
(三)BB彈槍
相比于以上三種形式,用BB彈槍來對戰(zhàn)可能最接近于真實槍戰(zhàn),但是由于BB彈槍人身傷害隱患極大,所以在國內個人持有是違法的,法律風險大,需要到有資質的場地進行對戰(zhàn),自由度小。“BB彈”這個名字是由“Bulleted Breech”縮寫,也有一種說法說是因為最早用來充當彈丸的是滾珠軸承,被稱為“ball bullet”,所以縮寫為BB。
1980年代,美國鐘表匠兼業(yè)余發(fā)明家克拉倫斯 J哈密爾頓發(fā)明了利用壓縮空氣發(fā)射彈丸的氣槍,被命名為“雛菊BB槍”,原本是用來給他一個好友開的玩具公司用來搭售風車玩具的,沒想到風車銷量不佳,“雛菊BB槍”倒是賣斷了貨,后來這家公司干脆就轉行專門生產BB 槍,BB彈槍就這么誕生了。
(四)激光槍
激光真人CS最為常見,不發(fā)射任何物體,非常安全,可以說是老少皆宜。這種方式起源于美國陸軍邁爾斯(MILES)訓練系統(tǒng),由激光發(fā)射器也就是激光槍、作戰(zhàn)頭盔和帶有激光接收器的背帶、偽裝頭盔和迷彩服組成,簡單地講就是槍發(fā)出激光,如果被接收器感應到,就是“擊中”了,通常用聲音或振動來進行提醒。
以上介紹的4種真人CS射擊裝備,它們的特點不同,逼真程度各異,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哦。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