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3月8日,全球知名商業雜志《FastCompany》正式發布2022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除了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外,還有來自52個類別的528家公司獲得了認可。超過3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3月8日,全球知名商業雜志《Fast Company》正式發布2022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除了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外,還有來自52個類別的528家公司獲得了認可。
超過30位資深編輯、記者及專家,從創造性商業理念、增長速度快等多個維度層層篩選,榜單也被認為是年度商業價值與投資風向標。
今年Fast Company首次表彰了醫療器械領域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共有十家械企榮登榜單!
我們看到本年度的榜單中有三項(1、6和第8位)都是用于慢性病監護的,第3名和第4名則是創新的把數字科技添加到了以往單純的醫療器械中。總的來說這10家公司都是使用創新思維,在醫療器械領域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典型案例。
這些公司到底有哪些突破性的創新?下面就讓我們來一睹為快吧!
01
心臟監測領導者
Biotricity
當Biotricity創始人Waqqas Al-Siddiq首次構思他的生物技術創業目標時,他想為有心臟問題的人提供一種實時監測病情的工具,因為對比糖尿病患者有血糖儀實時監控血糖指標,心臟病患者則一無所有。
因此,在2018年,他推出了Bioflux,這是一種可穿戴的24/7ECG設備,可以連續收集和傳輸心電數據,由呼叫中心實時監控,以防異常狀況的發生。
如今,已有超過1500名心臟病專家使用Bioflux,受惠的患者則多達300萬名。
Bioflux
2021年11月,Biotricity又發布了Bioheart心率監測帶,這是一款便于日常穿戴消費品,可與智能手機同步,方便用戶實時監護心臟健康,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這款產品無需醫生處方,可在亞馬遜等零售渠道,以199美元購買。
Bioheart
Al-Siddiq介紹,這些設備可以提供人體的長期健康數據,當你去看醫生時,就能提供充足的日常數據記錄。該公司最近還推出了Biokit設備,其中包含溫度計,脈搏血氧儀和血壓袖帶,使患者能夠向醫生提供更多信息。
Biotricity還同時進入了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并在榜單中名列第44位。
02
聲波碎石領軍者
Shockwave Medical
在被授予突破性設備稱號后,Shockwave Medical的血管內碎石術(IVL)設備于2021年2月獲得了FDA的批準。器械之家也做了更進報道(點擊查看全文)。
這家公司專注于采用超聲波技術去除動脈中的鈣化斑塊。傳統的斑塊去除方法,如高壓球囊和使用小鉆頭進行切除術,存在軟組織損傷、動脈壁穿孔等問題。
而由于密度差異IVL 產生的聲壓波對人體軟組織無害,在球囊低壓擴張時向病變提供未聚焦、圓周和脈沖式的聲壓波,破壞血管淺表與深層的鈣化斑。作為目前唯一對深層鈣化有治療作用的技術,有望成為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終結者”。
03
數字聽診專家Eko
數字聽診領導者Eko向醫療專業人員銷售聽診器和智能評估軟件,在2021年的前六個月就達到了其2020年的收入的兩倍,因為它公司面向醫生推出了Eko Connect遠程醫療平臺,并推出了一款教育應用程序,以幫助醫學生和醫生更好的分析心肺聲音。
Eko公司的增長核心是Eko DUO數字聽診器,它使用人工智能來輔助檢查,并能過濾外界噪音,以32倍放大心臟、肺部和身體的聲音。設備還支持通過藍牙鏈接耳機等設備無線收聽,遠程發送音頻文件等。
其功能得到了來自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五月刊的一篇文章的驗證,該文章刊登的數據證明,DUO在檢測雜音方面顯示出90%的準確率。
04
為醫護帶來無縫防護
CleanSpace Technology
CleanSpace的HALO呼吸器看起來就像在科幻電影里未來醫院中才會出現的東西,而這項技術在疫情防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CleanSpaceHALO的過濾效率是N95口罩的40倍,并且它是可重復使用和可充電的,能夠顯著減少醫療垃圾的產生。2021年,公司推出了一款應用程序,配合呼吸器使用,能夠使醫護人員更便利的了解呼吸器的狀態,包括電池電量,是否穿戴正確等,確保設備能夠起到應有的防護。
截至2021財年初,HALO已在20家醫院使用,到2021年底部署的醫院已經達到了1000多個。一個有名的案例是,新加坡盛港總醫院在疫情之前購買了這些設備,在六個月內治療了748名新冠確診患者后,醫院的工作人員都沒有被感染。
05
功率和精度黃金結合吻合器先鋒
Bolder Surgical
在腹腔鏡手術中,封閉血管具有一定的風險,這是因為熱封產生的煙霧會遮擋醫生的視線,甚至損壞相鄰的組織結構。
Bolder Surgical希望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減少對手術中器械更換的需求,節約手術的時間。該公司的CoolSeal產品組合包括CoolSeal Trinity(吻合器,分隔器和解剖器)和CoolSeal Reveal(專為耳鼻喉科以及頭頸部手術設計的開放式吻合,分隔器和解剖器)。這兩項產品都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儀器的熱功率,同時實現精確的密封。
CoolSeal于2021年1月推出,引起了業內廣泛的關注 ,在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43%之后,Bolder Surgical被Hologic以1.6億美元收購,其新母公司希望將CoolSeal套件和其他產品擴展到外科產品組合中。
06
智能防跌倒
VirtuSense Technologies
據統計在美國每年有70萬至100萬人在醫院跌倒。VirtuSense Technologies希望通過其基于AI的預測平臺VSTOne將患者跌倒的危險降至最低。
VSTOne的人工智能(AI)和激光雷達傳感器協同工作,不僅可以檢測,還可以在患者從病床和椅子離開前35-65秒做出預測,并提醒護士。
VSTOne目前在近30個衛生系統的40多家醫院部署,在不到兩年的實際應用中,準確率達到了95%。VirtuSense表示,來自客戶的數據顯示,假警報減少了95%,跌倒減少了60%。
除了跌倒預測功能外,VTSOne還設置了可穿戴的生命體征傳感器,以及遠程醫療平臺,雙向的視頻通話功能能夠實現遠程醫療,促進患者和專家的溝通。
07
一次性內窺鏡先驅Ambu
由于重復使用的內窺鏡存在感染風險,一次性內窺鏡一直是醫械領域備受關注的領域,Ambu一直是該領域的先驅之一。
Ambu于2021年獲得了兩項FDA批準,擴大了其一次性內窺鏡的使用范圍,并獲得了加拿大衛生部對其膀胱鏡的批準。
疫情期間對于感染的擔憂,和醫護人員的不足(器械消毒需要大量的人員)引發了各界對一次性內窺鏡的新一輪關注,Ambu的市場蘊含著巨大底蘊。
Ambu還希望在耳鼻喉科,泌尿科和胃腸病學方面取得進展,它的目標是在未來3年內推出20種產品,同時將碳排放量減少一半。
08
雷達監護新銳Xandar Kardian
在檢查生命體征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是一項必要但單調的任務,對患者來說同樣如此,尤其是在晚上,持續的監測往往需要大量的儀器和人力成本。
Xandar Kardian提出了一項超寬帶脈沖雷達監護方案,可以在沒有任何可穿戴設備的情況下,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患者的呼吸、心臟收縮、身體移動都會產生震動波,而Xandar Kardian的雷達技術能夠捕捉到這些數據,在家中或醫院中提供實時的監控,同時完全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雷達系統甚至能夠監控病人在廁所中停留的時間,分析病人如廁的次數,為腸胃病分析提供有效的信息。比如病人去得太頻繁,則可能表明腎臟疾病,BPH,膀胱結石或尿崩癥的跡象。與平時相比,排便持續時間更長,可能表明細菌感染、便秘、病毒感染或胰腺炎的跡象。
Xandar Kardian的XK300自主健康監測解決方案在去年4月份獲得了FDA的510(k)許可,以評估心率和呼吸頻率。
憑借23項專利和不斷增長的合作伙伴關系,2021年末Xandar Kardian完成了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09
無創矯治睡眠呼吸暫停
Vivos Therapeutic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研究表明,高達98%的OSA是由異常的解剖學特征引起的,最值得注意的便是口腔和下頜發育不全。
Vivos Therapeutics牙齒矯治設備能夠無創的實現上顎擴張或下頜重新定位,從而改變上氣道達到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的目的。
目前Vivos系統已擁有超過19000名用戶,2021年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名為VivoScore的新診斷技術擴大其用戶覆蓋范圍。
該技術使用手環來評估睡眠質量,幫助診斷睡眠呼吸暫停,并協助患者開始治療。
10
實現手持超聲大升級
EchoNous
2021年,EchoNous推出了128通道線性探頭Lexsa,為其Kosmos AI驅動的手持超聲解鎖了診斷級別的功能。
通過這一升級,醫生能夠使用手持超聲對血管結構、肌肉骨骼系統和神經進行高級成像,使 Kosmos 成為指導中心線放置、神經阻滯和關節注射的工具。
事實上在未添加Lexsa之前,Kosmos 的性能就足以使2020年至2021年的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00%,凸顯了手持超聲的吸引力,基本上這款手持超聲具有與推車式超聲相同的成像能力。
——
縱觀今年上榜的十大公司,我們可以發現當今醫療器械不再只作用于疾病,領先的械企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如何更科學的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質量上。
作為人口大國,中國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未來我們一定會有更多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和更少可支配的醫護資源,借鏡國外創新企業,我們同樣需要更多的依靠遠程醫療和人工智能創新,來提升我們醫療系統的效率,和護理質量,才能應對未來我們即將面臨的難題。
期待今后能夠看到更多國內企業的創新產品!
丁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