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按:我將陸續在今日頭條上發布我在臺灣游學期間所作的《文明剪影》一書里面的所有文章,將我在臺灣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分享于諸君,希望大家喜歡。穿花蛺蝶深深見詩曰: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恬。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幡蓋蝶莊嚴。蝶樹迷離,蝴
作者按:我將陸續在今日頭條上發布我在臺灣游學期間所作的《文明剪影》一書里面的所有文章,將我在臺灣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分享于諸君,希望大家喜歡。
穿花蛺蝶深深見
詩曰: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恬。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幡蓋蝶莊嚴。
蝶樹迷離,蝴蝶萬千亂舞,若非身臨其境,誰肯信蝴蝶王國有此壯麗景致呢?我身到臺灣之后,所見所聞,頗與詩境契合,不禁惹出了萬般遐思。寶島臺灣擁有諸多美麗的名號,其中之一就是“蝴蝶王國”之美譽。此名之由來,當然是因為臺灣蝴蝶眾多、種類繁異而得之。可惜時節不佳,我在臺灣不能盡得蝴蝶飄飛之秘境,只好沿著思緒,沉浸在這個凄美迷離的蝴蝶夢里。
臺灣的蝴蝶,約摸有四百多種,聲明最著者,莫過于大紅紋鳳蝶、蛇頭蝶、紅邊小灰蝶、寬尾鳳蝶、皇蛾陰陽蝶、黃裙鳳蝶、木生蝶、五翅姬淡青斑蝶等,身著彩衣,翩躚花間,點綴著如此多嬌的江山。譬如黃裙鳳蝶,乃是鳳蝶中最美麗的一種,后翅有大型黃金色花紋,由于鱗片的特殊構造,逆光而視,閃耀著燦爛奪目的珍珠般的光輝,這種色彩,乃是世界蝴蝶中獨一無二的,故被譽為“蝴蝶皇后”。再如皇蛾陰陽蝶,其兩只翅膀之形狀卻迥異于普通之蝴蝶,既不對稱,大小也各異;更為奇特的乃是它的左翅是雌性,右翅為雄性,據說,這種蝴蝶非常罕見,在千萬只中方有一只。再如蛇頭蝶,更是蝴蝶中罕見的珍品,它兩翅一張,便足有臉盆那么大,乃是蝴蝶中個頭最大者,因為翅膀上端,長著舌頭一樣的圖案,故稱之為“蛇頭蝶”。其余諸多蝴蝶,各有其特質,形態優美,不能勝敘,只好留待諸君親自去探尋了。
俗語曰:“花養蝶,蝶戀花。”臺灣之所以能成其為“蝴蝶王國”,是與臺灣這個花園寶島密可分的。溫和的氣候,充足的雨量,四時長青之樹蓊郁,四季序開之花不斷,非常適宜蝴蝶的繁殖和生長。因此上,臺灣諸多地方都是蝴蝶活動的地方,最著名者諸如高雄之美濃,南投之埔里、霧舍。以及阿里山之山林地帶與屏東地區等。美濃附近有個蝴蝶谷,因谷內盛產黃色蝴蝶,又名之為“黃蝶幽谷”。此谷的蝴蝶,頗為奇異,美麗的蝴蝶世世代代生于斯長于斯,從不離開自己的這片樂土。“黃蝶幽谷”一年就能繁殖兩百萬之蝴蝶,據說,若清晨來游黃蝶幽谷,攀援至幽谷之山崗巔,面前就會出現這樣的景致:朝霞微露,晨光熹微,清風徐徐,香起襲人;俯瞰谷底,但見薄霧朦朧,宛似輕紗飄浮于半空。及至嬌陽攀至山巔,微風習習撩開幽谷半空綽約的“輕紗”,幽谷漸漸顯露出來,千萬只色彩斑斕的蝴蝶,在樹木花叢間,在山石溪水畔,翩翩飛舞,掩蓋了谷底的綠茵花褥,令人眼花繚亂的蝴蝶,宛似散花天女從天際撒下的密密匝匝的花朵一般。她們翩躚于花心,連連牽牽,真讓人分不清哪是鮮花,哪是蝴蝶,真可謂“蝴蝶為花醉,花心隨蝶舞”!聽人言,在黃蝶幽谷里,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景致:一群群蝴蝶,圍繞著穿花衣裳的姑娘身周翻飛,親吻著她們的臉,這兒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蝴蝶飛啊百鳥唱,
臺灣蝴蝶蝴蝶最漂亮。
在山谷,在湖畔,
美麗的翅膀閃著光。
蝴蝶谷啊蝴蝶狂,
萬紫千紅繡春光。
我愛臺灣蝴蝶美,
“蝴蝶王國”美名揚。
歌聲中,花香里,幽谷間,人與蝴蝶陶醉在一起,不知道是人因蝴蝶而樂,還是蝴蝶因人而樂。這種天人合一,浸透靈魂的感覺,哪怕只有一次的體驗,亦足以慰藉平生多少無聊冗雜的時光呀!這夢一般的感覺,揣想在其中的我,不禁又想起了莊周夢蝶的故事: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周不知道是自己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周,我聯想到此種情境,不禁試問,幽幽蝴蝶谷,不知人在觀賞蝴蝶,還是蝴蝶在觀賞人啊,或許二者都陶醉于其中吧!?
蝴蝶之于臺灣,不僅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更是許多人耐以為生的行當。臺灣民眾捕蝴蝶的方法很多,常用者莫過于“醉酒法”和“花誘法”。他們把醇香的美酒,灑在花心,蝴蝶飛到花心吸吮了帶酒的蜜汁而紛紛醉倒;或者用灑滿香水的鮮花,蝴蝶聞到花香便紛紛撲來。人們把捕捉的蝴蝶制成標本或蝴蝶藝術品,營銷亞、美、歐等世界各地。南投之埔里,就是臺灣蝴蝶業的集散地,其產量之大,也是舉世罕見,故享有“蝴蝶鎮”之美譽呢!據說,臺灣曾有三位藝術家,曾經仿照名畫《百駿圖》制作了一幅蝴蝶畫。畫面上的一百匹奮蹄飛奔的駿馬,全是用各色蝴蝶翅膀和觸須黏貼而成,色調絢麗奪目,形象栩栩如生,凝視著它耳畔似有鐵蹄錚錚、駿馬嘶鳴的感覺。蝴蝶之于臺灣,不僅是一個絢麗多姿的夢,更是一種永不衰竭的財富之源。可惜我此行,未得睹此千蝶萬蝶翻飛的壯景,深感遺憾。
作者簡介:張和剛,四川瀘州人,律師、青年作家、辭賦作家,現為法治湖南研究院重大疑難案件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工商大學客座教授,湖南司康律師事務所行政主任,中華詞賦協會常務理事,十數家中小企業和政府事業單位的常年法律顧問,擁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和企業風險防控經驗。曾任長沙道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華旅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橘子洲風景區營運商)營銷總監等職。其文章曾見載于《四川文學》、《吾往》、《時代青年》、《中國法制》等刊物。個人著作有《湖湘遺韻》、《洲記》、《文明剪影》、《言出如箭》等。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