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病去醫院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而我們去醫院第一件事就是掛號,有多少人是一來就掛專家號的?我們去醫院,都想找到一位水平高的醫師,因為水平高,理論上能在最短時間內給自己看好,解決自己的問題。專家一聽就更靠譜,醫術更精湛,因此更傾向選專家。專家職
生病去醫院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而我們去醫院第一件事就是掛號,有多少人是一來就掛專家號的?
我們去醫院,都想找到一位水平高的醫師,因為水平高,理論上能在最短時間內給自己看好,解決自己的問題。專家一聽就更靠譜,醫術更精湛,因此更傾向選專家。
專家職稱怎么評?
醫生職稱一般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住院醫師為初級職稱、主治醫師為中級職稱、副主任醫師為副高職稱、主任醫師為正高職稱。
對于初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醫生,只能看普通門診,高級職稱(副高、正高)以后,才有資格看專家門診。
在大多數老百姓看來,專家可能代表救人無數,醫術精湛,憑借更豐富的經驗和醫術,以及令人信服的醫德獲得了專家的稱號。其實并非如此,專家其實更多的不跟醫術掛鉤,而是跟學術掛鉤。
專家一定要會寫文章,有選題,有科研。至于醫療不是衡量專家的重要依據。因為我們不知道誰是寫文章的專家,誰是看病的專家,只知道他們是醫院的專家。
反過來也是一樣,即便一個醫生醫術高超,挽救過無數病人,家里錦旗無數,但是如果他不寫論文,也從不參加科研,那么職稱評定的時候,也很難有晉升空間。
所以,我們有時候去掛專家號,也有點開盲盒,你可能掛到一個真的專家,醫術高超,臨床和科研都是大牛,也可能只是一個普通專家,和一般的大夫的醫術或者說臨床經驗沒兩樣,而且重心如果更多的在科研上的話,臨床經驗可能并不如普通醫生的多,但是他們的掛號費確實都會貴一點。
專家號和普通號到底如何選?
說實話,這要看情況。
如果你是常見病或者多發病,或者想找醫生做一些檢查或者藥物,那么建議你先掛一個普通號。
普通號的醫生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一般沒有問題。有些醫生甚至更仔細地觀察病人,因為他們的時間相對充裕。相反,如果你是一種非常簡單和常見的疾病掛了專家號,很可能會被專家號的醫生敷衍了事,可能會出現糟糕的看病體驗。
因此沒必要多花錢。
但是,對于有些人來說,掛專家號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專家號也有真的知名專家,有時候還需要提前預約。比如說醫院公布下周二,有個頂尖專家會診,那么有相關疾病的患者就可以第一時間預約。這類專家確實屬于學術豐富,臨床醫術高超,掛到就是賺到那一類。
二)很多的疑難雜癥,還是掛專家號更好。你會發現,專家中普遍是年紀比較大的醫生,這是因為年齡越大,積累經驗越多,可能見過越多的病,對一些疑難雜癥或許更有經驗和心得。這類病掛專家號,可以帶給患者更多的希望。
其實也沒必要糾結,因為即便你先掛的是普通號,后續也可以根據情況實際再轉成專家號。
總結: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只要醫院不錯,及時做普通的門診也能解決大部分疾病,沒必要糾結一定要掛上專家門診。當然,對于一些疑難雜癥,掛專家號時要選擇擅長此列疾病的專家,如果掛不上,副主任醫師的專家號也是不錯的選擇。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