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林清清通訊員周世卿何明坤圖/醫院提供喉部息肉放任不管,3年多竟腫大至堵塞氣道,導致呼吸困難,隨時有生命危險,幸得醫生手術切除。陳文勇在手術中喉部息肉,竟腫大至堵塞氣道聲門區長了巨大的腫物,容易堵塞氣道,導致呼吸困難,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周世卿 何明坤圖/醫院提供
喉部息肉放任不管,3年多竟腫大至堵塞氣道,導致呼吸困難,隨時有生命危險,幸得醫生手術切除。
陳文勇在手術中
喉部息肉,竟腫大至堵塞氣道
聲門區長了巨大的腫物,容易堵塞氣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引起窒息,隨時有生命危險,怎么辦?
鄧先生反復出現聲嘶3年余,自以為是“慢性咽喉炎”未予重視,加上平時工作較忙,并未到醫院規范就診。不久前,他出現平躺時憋氣,甚至呼吸困難。
為了明確情況,他來到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接診醫生通過間接喉鏡檢查發現聲門水平有一個紫紅色巨大的腫物,需要住院治療。
接診醫生表示,喉部息肉是咽喉科常見疾病,但像鄧先生這么巨大的喉部聲帶腫物,目前相對罕見。因為腫物較大,容易堵塞氣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引起窒息,因此如此巨大的喉部腫物也是隱形的“炸彈”,隨時可“引爆”導致嚴重后果。手術切除腫物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然而,巨大的聲門區腫物給手術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首先,喉部聲門區本來就狹小,巨大腫物給手術操作留下的操作空間更小,手術難度大;
其次,腫物位置正好在氣管插管最狹窄位置,氣管插管難度較大,可能造成插管失敗,隨時需行緊急氣管切開;
另外,氣管插管時腫物有破裂出血,甚至會出現部分脫落掉入氣道的可能。
以上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手術是否成功,如果處理不好,病人可能還有生命危險。
手術“拆彈”,及早就醫很重要
時間緊迫,手術難度大。如何安全進行麻醉?如何順利進行氣管插管?如何在狹窄的空間進行切除手術?均是難點。
手術前由趙高峰主任帶領團隊對病人進行麻醉前評估,在氣管內鏡導引下順利進行氣管插管。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陳文勇、朱任良主任團隊,克服了手術操作空間狹窄等困難,為病人手術。經過1小時的奮戰,終于將腫物順利、完整拆除,這個喉部的巨型“炸彈”,約30mm×20mm大小。
陳文勇表示,此次手術,采用在支纖鏡引導下實行氣管插管麻醉,支撐喉鏡顯微鏡下CO2激光行喉部腫物切除術的方案,在安全切除聲帶巨大息肉的同時,使鄧先生免遭氣管切開之苦。
鄧先生術后順利蘇醒,術后無不良反應,手術后第二天即出院回家。
醫生藉此提醒市民,喉部息肉雖較常見,但也應及早重視,盡早就醫,以免任由其發展,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
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