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五作為中醫科的大夫,臨床上治療的絕大部分患者是老年人,特別是頸肩腰疼痛的患者特別多,其實老年人的疼痛很有特點,你治好了腰痛,他會告訴你脖子又開始痛,你治好了脖子疼,他會告訴你膝蓋開始痛,仿佛扎了針灸、吃了中藥后疼痛的地方反而越來越多了,其
小五作為中醫科的大夫,臨床上治療的絕大部分患者是老年人,特別是頸肩腰疼痛的患者特別多,其實老年人的疼痛很有特點,你治好了腰痛,他會告訴你脖子又開始痛,你治好了脖子疼,他會告訴你膝蓋開始痛,仿佛扎了針灸、吃了中藥后疼痛的地方反而越來越多了,其實這一切都是老年骨質疏松癥在背后搗鬼。
這時就會有患者說自己天天吃鈣片,天天喝牛奶,為啥還會有骨質疏松呢?其實老年骨質疏松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骨質疏松,想要糾正甚至逆轉老年性骨質疏松可不是吃幾片鈣片、喝幾杯牛奶可以做到的,本文小五就跟大家一起學習老年骨質疏松的特點,以及老年人應該如何科學補鈣。
老年骨質疏松的流行病學研究
老年骨質疏松一般指60歲以后發生的骨質疏松,根據2016 年的統計調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松患病率為36%,而且伴隨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老年骨質疏松的人群也在逐年增加。
老年骨質疏松的臨床診斷和分型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主要基于雙能X 射線吸收測定法對骨密度進行檢測,建議65 歲以上女性和70 歲以上男性如果無異常情況可每半年對骨密度進行測定,根據骨密度測試結果和骨密度評價標準相結合,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①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1 個標準差及以內屬骨量正常;
②骨密度降低1~2. 5 個標準差為骨量低下( 或低骨量) ;
③骨密度降低≥2. 5 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
④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質疏松診斷標準,且伴有一處或多處脆性骨折為嚴重骨質疏松。
老年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和危害
老年骨質疏松會導致老年人骨架的支撐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其活動能力明顯減退,同時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的游走性疼痛,這種疼痛多為輕度的隱痛,并且多出現在腰椎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負重關節上,導致患者生活水平下降。
其次,由于鈣不能被吸收和沉積到骨面上,因此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可能合并有輕微的低鈣血癥,臨床上可出現半夜抽筋、頭暈乏力等表現。
最后,老年骨質疏松最嚴重后果是骨質疏松性骨折,最常見的腰椎骨折和髖關節骨折,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并不容易愈合,并且會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甚至導致其長期臥床,據統計我國85歲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因素就是骨折。
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
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成骨細胞功能減弱,導致骨平衡失調,骨量丟失過多;
②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體內均具有對抗氧化應激的作用,老年人體內性激素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均明顯下降,體內的活性氧類堆積,導致成骨細胞和骨細胞發生凋亡,使骨形成減少;
③老年人常因為日照過少,鈣攝入不足以或者腸鈣吸收降低等因素導致維生素D缺乏;
④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的活動能力下降,導致骨骼的負荷減少,使得骨吸收增加;
老年骨質疏松治療的難點
從上述發病機制可以看出,造成老年骨質疏松原因極其復雜,因此在臨床治療時醫生往往會面臨以下幾個難點。①補鈣,但腸胃不吸收;②吸收了,但沉積不到骨面上;③骨質丟失的太厲害,補鈣根本不過來;④好不容易骨密度上來一點,但不能持久。
老年骨質疏松的科學防治
老年骨質疏松的臨床治療的原則是全面、整體和全程,單純的治療(如補鈣)是不能改善老年人骨質疏松的癥狀的,根據《2018年的原發性骨質疏松防治指南》中的意見,建議有老年骨質疏松的患者可以選擇性的采用一下的治療方案。
①鈣劑和活性維生素D聯合使用作為防治老年性骨質疏松的基礎治療
充足的鈣攝入對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有益,而充足的維生素D 可增加腸鈣吸收、促進骨骼礦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二者聯用對于防治骨質疏松至關重要。其中鈣劑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 000-1200mg,維生素D攝入量為800-1200 U。這里簡單的給大家羅列一下常用藥物,分析一下它們的特點,從而方便大家選擇和正確服用:
1、鈣爾奇D
鈣爾奇是目前補鈣市場上最常見的藥物,其有兩種規格:
①鈣爾奇D300:每片可提供元素鈣300mg,維生素D 60U,老年人每天至少2片/次,每天2-3次;
②鈣爾奇D600:每片可提供元素鈣600mg,維生素D 125U,老年人每天至少2片/次,每天1次
從上述兩種規格可以看出,單純服用鈣爾奇會導致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足,因此需要配合活性維生素D一起服用才能達到補鈣的效果,
2、羅蓋全或者蓋三淳
羅蓋全或者蓋三淳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骨化三醇,它是維生素D3經肝臟和腎臟羥化酶代謝后生成的活性成分,也就是說無論是羅蓋全或者蓋三淳都是不含有鈣元素的,因此一定不能單獨,必須和鈣劑一起使用。
②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或老年嚴重骨質疏松患者,建議聯合抗骨質疏松藥物
補充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只能作為基礎治療,而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或老年嚴重骨質疏松患者而言,僅僅補充是不夠的,因為骨量丟失的速度快于補充的速度,因此在基礎治療上必須配合抗骨質疏松治療,但不同抗骨質疏松的藥物作用機制和副作用差異較大,建議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常見的藥物包括兩大類:
1、雙磷酸鹽( 阿侖膦酸鹽,利塞膦酸鹽等)
雙膦酸鹽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抗骨質疏松癥藥物,其主要的作用是抑制破骨細胞功能,從而抑制骨吸收,但不同的雙膦酸鹽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差別很大,不同藥物的推薦劑量如下
阿侖膦酸鈉片劑,70 mg /片,口服每次1 片,每周1 次;
利塞膦酸鈉片劑,35 mg /片,口服每次1 片,每周1 次;
依替膦酸二鈉片劑,0. 2 g /片,口服每次1 片,每日2 次;
氯膦酸二鈉膠囊,200 mg /粒,口服每次2 或4 粒,每日1 或2 次。
2、降鈣素類
降鈣素是一種鈣調節激素,能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減少骨量丟失并增加骨量,同時降鈣素可以明顯緩解骨痛,對骨質疏松癥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目前應用于臨床的降鈣素類制劑有兩種:
鰻魚鈣素(依降鈣素):依降鈣素注射劑,20 U/支, 肌肉注射,每周1 次;
鮭降鈣素:鮭降鈣素鼻噴劑 4 400IU/瓶,200 IU 鼻噴,每日或隔日1 次;
鮭降鈣素注射劑,50 IU/支, 50 IU 或100 IU 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1 次
③可以選用中藥或者中成藥改善骨質疏松的臨床癥狀
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以補腎益精、健脾益氣、活血祛瘀為基本治法,多以改善癥狀為主,可以選擇性的使用可考慮仙靈骨葆膠囊、金天格膠囊或強骨膠囊等中成藥減輕骨質疏松癥狀。
④加強營養,均衡膳食
建議攝入富含鈣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天攝入牛奶300 ml。
⑤適當運動
運動可增強活動能力、增加肌肉強度、提高應急能力和協調性、改善平衡力和減少摔倒的危險,同時還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對于低骨量丟失和骨質疏松的老年人來說比較適合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等較為緩慢的運動。
⑥避免不良習慣
避免吸煙、喝酒、過量飲用咖啡、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盡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