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都在議論今年的行情不好,掙不到什么錢,而現實卻是不斷有人去提新車,更是一輛比一輛高端上檔次,這時候就有旁人站出來提出疑問,卡車司機都在喊不掙錢,怎么還有那么多人買新車呢,這其中有什么內幕嗎?即將要過新年的時候,全國人民跟新型冠狀病毒打了
大家都在議論今年的行情不好,掙不到什么錢,而現實卻是不斷有人去提新車,更是一輛比一輛高端上檔次,這時候就有旁人站出來提出疑問,卡車司機都在喊不掙錢,怎么還有那么多人買新車呢,這其中有什么內幕嗎?
即將要過新年的時候,全國人民跟新型冠狀病毒打了一場“遭遇戰”,這仗是打贏了,經濟卻達不到以往的水準了,大家都在家中躲避,沒有人逛街了,少人出去消費了,失業的人也增多了。
對于卡車司機來說,物件少了流通,物流運輸就代表著無貨可拉。
為了促進物流運輸的發展,減少物流運輸的成本,國家也推出了高速免費的政策,從2020年2月17日開始直至79天后結束,在這短暫的79天里,卡車司機并沒有完整的享受到紅利,運費卻一落千丈,即使現在恢復收費了也不見運費能夠回漲到此前的水平。
盲目入行不可行
直至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行外看運輸業好似香餑餑,畢竟現在工作難找,工廠打工的工資也不多,買個車來跑運輸,一個月掙個萬把塊也很滿足了,這就造就了許多盲目入行的年輕人。
沒有穩定的貨源,就敢0首付購車,他們面臨的是高額的月還款,即使每個月拼死拼活的跑也只能掙個車子月供的錢,既然走出了這一步,就沒有后悔藥可吃。
今年初有人看準了高速免費的紅利,本來預想原定于6月30才結束,這半年的時間里趕緊買個新車可以撈一筆,最起碼多掙一些車子的本錢,馬不停蹄的去買車。
等車子搞好之后,才發現市場的貨源并不是很多,價格也比之前少了很多,是不是只能硬著頭皮來跑了。
現在建材市場周邊,依然停著不少新車子,基本上是處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有些車子甚至停到車廂都生銹了,依然還是沒有貨拉,要是往年可能還好一些,今年的經濟狀態如果沒有穩定的貨源,還是要理性的思考,不要盲目的購車。
國三車輛報廢
暫且不提疫情帶來的影響,光是國三車的提前報廢就能讓老車主們喝一壺了,很多車況還很硬朗的車子,卻因為排放不達標而無法年審,這就直接威脅到了車主的腰包。
要知道買一部車并不是小數目,動輒幾十萬,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實屬有很大壓力。
同時辛苦的經營了這么多年的車,把車子本錢掙回來沒多久,純利潤沒掙到多少,車子就得報廢了,拿著幾萬塊錢的報廢補貼(各地標準不同),算了一下跑了這么多年車就掙了舊車的報廢錢,說來是不是很可笑呢。
說歸說,現實還是要面對的,舊車報廢了,不買新車還能怎么辦,業務也擺在那里,還是得咬咬牙買新車來跑,不然生活到處都要用錢,日子得往下過,今年的新車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國三舊車報廢,車主們迫不得已換了新車。
老司機自行創業
當你給老板開車久了之后,兜里也有了一點積蓄,有上進心的人都會搏一把,想著自己買輛車來創業,畢竟打工不是長久之計,當個車老板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
這時候有很多人會選擇合股買車,畢竟這樣的風險小了一些,兩個人來承擔風險會比一個人抗壓很多。
例如說建筑行業,在剛復工的那一個月,為了補回此前落下的進度,加班加點的趕工,這時候對于材料的需求量就增加了不少。
例如水泥、砂石,跑這些運輸的生意也還不錯,在水泥漲價前夕,水泥運輸是紅紅火火的,大家都在瘋狂的囤貨,了解這一行的駕駛員都會趁機下手。
載重政策影響
高速公路舍棄稱重收費,開始實行按軸收費之后,其中是抱著提升通行效率的起因,但是實際實施起來卻并不理想。
高速公路費改并不全面,很多卡友都遇到了狀況,車子走到收費道閘位置ETC卻用不了,只能取卡通行,等到下高速的時候卻被告知不能享受通行折扣。
這不成功的費改也牽扯著卡友們的一舉一動,很多對載重要求并不高的物流車,原先是6X2的9.6米車型,碰巧的是9.6米大單橋的推出卻是一個誘人的貨,光在高速通行費上就占領了優勢,少了一軸雖然載重量少了一些,但通行費也少了。
這就有很多6X2、8X4的車主紛紛選擇購買9.6米大單橋,除了9.6大單橋之外,在自卸車市場中也出現了許多前二后六提升橋車型,更是一度成為了網紅車。
很多車主都將原有的舊車售出,購買了新車來彌補載重的劣勢,跑運輸的當然是什么車型有優勢就先考慮了。
拿身邊的卡友來說,在買了新車之后,心中也會時不時的在想,做了這個決定不知是對是錯,購買了新車其實自己心中也沒有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政策的紅利能夠更長久一些,起碼等新車本錢掙回來之后才能安心。
養車難,改行更不易
綜上幾個原因,都知道養車不好掙錢,大家在舊車報廢之后、幫人開車想要創業時,都會經過一系列的糾結跟思考。
現在這個經濟就算是開店也需要一筆本錢,現在實體店的競爭也不小,開了店也不能保證會掙錢,而且接觸一個陌生的行業,這對于卡車司機來說,心中都是沒底的。
很多人最后都會想著,還是買個車繼續干老本行算了,其他的也不會做,萬一把錢虧了還不是要回來繼續開車,大多數小心謹慎的卡車司機都會選擇不冒這個險。
雖然養車很難,但作為一名卡車司機跟車打交道這么多年,該熟悉的也都熟悉了,心中的把握會更充足。
我想為什么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還是這么多人買新車,不是因為跑運輸很好掙錢,而是因為跑運輸可以維持一個家庭日常的生活,大家都不想盲目的去冒險。
加上大家都覺得開車相對較為自由,如果去廠里打工還要頗受限制,每天的工作時長也不低于開車的時間,自始至終開貨車都有著相對誘人的餌子,才能讓這么多青壯年不顧一切的投入到交通運輸業當中。
總結
“買車難,養車更難”這句話不無道理,還是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對應的政策法規,同時職能部門要拿出強有勁的執行力,規范好物流行業的惡性競爭局面,否則運價將會因為卡車司機們的“自相殘殺”而一年比一年低,最后車子只能燒水開上路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要有相應的行規,光靠喊著口號是沒有用的,即使是你遵守了,也會有人不抵擋不住“低價的誘惑”,只有大家都堅守物流行業的行規,團結起來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文/卡家號:Truck)
丁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