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前言近年來裝修人工越來越貴:我:麻煩來貼一條門檻石,泥工:最近忙得很,專門過去一趟得400我:吊頂幫多打幾個燈槽,木工:過來弄得100,另外窗簾盒的太小弄不了我:鋁扣板燈槽忘記打了,吊頂安裝工:過來挖孔得100我:xxx能幫忙送上樓不,
一、前言
近年來裝修人工越來越貴:
我:麻煩來貼一條門檻石 ,泥工:最近忙得很,專門過去一趟得400
我:吊頂幫多打幾個燈槽 ,木工:過來弄得100,另外窗簾盒的太小弄不了
我:鋁扣板燈槽忘記打了 , 吊頂安裝工:過來挖孔得100
我:xxx能幫忙送上樓不 ,瓷磚:送上樓得加錢
......
我新房裝修選的半包,別人通常會問都包了啥就要好幾萬?其實討論套餐包含什么沒太多意義,羊毛都出在羊身上。半包里面很大一部分的錢都是支付了工人的人工費用,當然裝修公司也是要賺錢,這是必然。
在施工過程中,裝修工人都想在你家一趟/一天就搞定所有事情然后去下一家,我們需要在裝修過程中盡量想得比較全面,有些東西能一次做好的盡量一次到位,不過很多建材我們經常會選擇等618/雙11這種時候購買,多少存在一些時間上的錯位,裝修前了解裝修大概順序就變得比較重要
而有些工序是需要多次上門的,最好約定好之后必須得來補或留尾款,比如泥水、補漆、水電安裝、打膠等等。
裝修過程中偶爾會遇到尺寸不合適的情況,如果讓師傅再來修改或調整就得另外掏錢了。特別是在裝修收尾階段,很多小細節調整或者安裝并不是非得師傅才能弄的,自己可能只是不知道或者沒有合適的工具。比如像鋁扣板吊頂的切割與挖孔,只需要一把手工刀、剪刀就能完成。
有時候直接購買某些工具,然后自己操作一下會比專門請師傅來便宜得多,而且一些師傅也不是什么工具都有,一些特殊情況還是得自己網上購買工具。
所以裝修如果想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有些不怎么需要技術含量的活是可以自己動手的,本文就簡單分享一下自己裝修過程中購買的一些工具以及經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卷尺&測距儀
尺寸我認為是在裝修中至關重要的存在,特別是裝修沒有專門花錢請設計師的,自己就需要對尺寸把控得死死的,特別是裝修后期差1cm可能就放不下去,很多結構無法再調整和改變的,所以一旦尺寸出了差錯輕則花錢修改,重則可能得推倒重來或者后悔很久。
所以從收到房子開始就應該有尺子+測距儀對房子進行仔細測量一遍,一般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能測得差不多。雖然一些裝修公司為了引客會有免費量房的套路,但是每一套房子還是有細微差別的,我發現它們的量房數據都是通用樣板,而且一些細小細節并不會測得那么仔細(比如排污管、墻面不平等)。
卷尺我建議選擇加厚加寬的,拉長使用也不會輕易彎折,比較好測量;另外我后來買的這個是按鍵才回縮的,使用起來也比較的方便。
無論尺子還是測距儀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房子各種結構和角落比較復雜,兩者都有配合使用才比較靈活方便,像這種儀器本身不貴,值得購買。
后面由于經常需要用到數據數據,我后面干脆做成一個詳細尺寸圖,方便經常查看,不過數據會隨著家具變動、以及建材不同而不斷更新,所以數據測量基本是從始至終貫穿整個裝修的。
不過由于自己不是長期測量的工人,自己測量房屋尺寸的數據可能存在遺漏、誤差或錯誤,所以數據要反復核對,我曾自以為廚房相鄰兩個地方的高度是一樣的,最后多花了200多補了一條封板。
在選購建材的時候,只要不是額外收費的都盡量要求對方上門進行測量,畢竟如果對方測量出錯是對方負責,志邦櫥柜因為我后加的吧臺下柜下單了3次才解決,但都不是我掏錢;如果對方用你的數據出了問題,那就得你負責費用的。
這也就是我們當初不愿選擇宜家櫥柜的主要原因,因為當地沒有實體店就無法提供測量、設計以及安裝服務。
三、常用工具箱
其實在裝修前半程我是幾乎沒有自己動手和購買工具的,但當你某天網購的家具沒有安裝服務需要自己動手的時候,就可能需要一整套的工具了,比如像手工刀、錘子、鉗子、剪到這些比較常用的,當然這些工具可能之前家里就有或者可以找別人借,不過這些常用的還是值得家里常備。
第一次想著購買的工具就是錘子和手電鉆,當時是自己組裝網購的格子柜,發現人工扭螺絲不僅慢還很累,還有那些膠塞只有用錘子才能比較容易錘入板子當中。特別是后期我們決定了自行購買宜家的柜子自己安裝,自然少不了稱手工具。
扳手其實我幾乎可以不用購買的,不過后面一些燈和板子需要打墻放膨脹釘固定,膨脹釘固定的螺帽就需要一個活動的小扳手來擰緊。
四、激光水平儀/水平尺
雖然交房的時候很多墻體都不夠平,但裝修我還有一個遺憾就是當初在師傅砌墻和刮膩子的時候,沒有特別留意墻體墻面的平整。房子墻體不平是交房前造成無法改變的,但后期的砌墻和刮膩子是可以彌補且可把控的。
也正是我前期不夠仔細驗收,后面像飄窗臺、墻面膩子不平的情況,也導致飄窗臺面安裝困難、衣柜不平、刷漆效果不理想等。
一些設計水平的問題還是應該備一把水平儀,不一定要做到絕對的精準,但至少應該做到沒有明顯的凹凸不平或弧線。
水平儀還能在很多家具家電安裝上派上用場,另外家里如果墻體改造比較多的,甚至可以考慮入一臺激光水平儀。
而像刮膩子的時候,應該買一些大功率的燈對墻體進行照射,全方位檢查全屋墻體是否平整,通常只有在逆光情況下才比較容易分辨其平整度,關鍵這個100W的燈再加上線板只要幾十塊錢,在新房燈具以及開光裝好之前都可以用它照亮整個房間。
不然等刷好漆、裝好了燈才發現墻面凹凸不平很不理想,到那個時候想彌補已經為時太晚,而且修補就是膩子、底漆、面漆再來一遍了。
五、手電鉆/沖擊鉆
手電鉆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工具,不僅在裝修過程中經常能用上,平時數碼產品拆裝也是省時省力,甚至在衣柜的安裝我老婆都搶著來玩。
我當時購買的是得偉手這款連電池手電鉆,缺點就是打不了混泥土墻以及轉孔比較難的孔洞時電池電量會掉得比較明顯,平時扭螺絲的續航時間還是很長的。
一般家用建議一塊鋰電池注意記得充電就好,
不過手電鉆有時候因為鉆頭并不是完全貼合,一些時候特別是最后擰緊那幾下經常還需要一個十字起配合, 人工用力扭一下比手電更可靠。
如果有打墻需求的可以考慮類似BOSE多合一的,或者直接上電錘。
通常手電轉原配的鉆頭是比較有限的,所以在安裝宜家之前我又購買了一組多合一鉆頭盒:
包含各種十字、一字、六角、加長桿以及鉆孔頭,對于大多數情況已經足夠,價格還不貴。
在裝修后期一大改動就是在吊頂上:原本燈帶只設計了U型結構,后來看了一些燈光照明的數據發現在窗簾部分也需要燈光的照亮,然后就突發奇想的想著打穿吊頂將燈帶從吊頂中穿過。
但后來找木工來實施的時候被告知20CM的窗簾盒手電基本放不進去,雙層(石膏板+多層實木)吊頂沒有手電鉆靠手工開孔幾乎不可能,,就當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發現了拐彎接頭。
于是自己買了2.5mm開孔器(再找木工來又是一筆錢)對吊頂進行開孔。
真正開孔才發現木工被沒有騙我,雙層板子沒有手電根本開不了孔的,手電鉆+開孔器都要全速鉆好幾分鐘才慢慢能開好。
最終兩者直接還有一個嵌入筒燈可以穿線,完全了第一次吊頂穿越。
當然后面穿吊頂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對于線材收納不完美的情況我自然再次選擇打孔穿吊頂。
只是這次由于沒有了筒燈的孔甚至看不到里面線的情況,最后在2.5cm孔內勾線變得尤為困難,最后折騰了20多分鐘磨掉了幾塊皮了才搞定,也不知道有什么其他更好的穿線方法。
所以前期盡可能規劃和設計好才是上策,后期修改始終是耗時費力,當然方法遠比困難多,只要多想辦法(huaqian)一般還是能解決的。
最初買轉接開孔器時我買錯的是這個,這是接六角磚頭擰螺絲使用的,而開孔器都是圓孔的底部。
當時想說給退回去,后來發現在狹小空間不僅需要開孔還需要固定螺絲,所以也就留了下來。后來在柜子安裝和燈帶固定傷還是起到了不少作用。
另外最近在安裝電動窗簾的時候,還看到了安裝師傅拿出這樣的工具,原理類似于攝影八爪魚腳架的腳,也能達到轉彎擰螺絲的效果,特別是在深槽中使用的話,會比我上面買的那個轉彎頭更靈活一些。
再說說開孔器的使用,我們家有一些開關和插座就是固定在柜子面板或側面的,這個時候也需要開孔器,但是開孔器使用很容易把鐵皮板打花,比較的丑:
而正面打孔則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要開得比較圓滑的孔就需要提前規劃好位置或者在即將打穿的時候停住,按著打過來的輪廓再沖另一面打過去(打雙面),這樣就可以做到兩邊都比較的平整。
還有開孔器是比較鋒利的,掉落砸在瓷磚或地板都可能會被它磕壞表面,使用和存放需要注意。
六、鋸
裝修的工人通常不存在順手的操作,所以只要你不說他們只會在你提供的環境上直接裝上他需要安裝的東西。
比如我門檻石上雖然鋪了扣條,但我告訴他這里是放柜子的,但他的操作僅僅是這一條邊的門套沒有裝上,而門套直接壓在扣條上安裝,我衛生間的門也是如此,類似情況還有一些產品是有保護膜覆蓋的,他們通常不會選擇撕了保護膜而是直接在保護膜基礎上施工,這也導致了后期撕保護膜變得十分困難。
拱起的扣條再裝柜子的時候自然產生了影響,想去掉被壓在下面的扣條顯然比當初要困難很多。
最后只能買鋼鋸片自己一點點慢慢割,畢竟用電動工具很有可能用力過猛切到下方的木地板,另外中途我還用手電鉆+鉆孔配合了一下,最終宜家的成品衣柜也做到了完美貼合。
當然,如果裝修過程中你對木頭有較多的處理,可以考慮購買角磨機、萬用寶、電鋸等。
不過要提醒各位,在裝修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自身安全,一些可能有危險的項目和工具不建議輕易嘗試(比如接電、角磨機、水鉆、砸墻等),同時要做好工地安全措施,加強工人的安全意識,出了安全事故的醫藥費遠比一些工具+工費多得多。
七、膠塞、膨脹釘
通常在墻上掛重物都需要膠塞,一般的掛物用這種膠塞就可以了,更重的可以換更長帶卡齒的款或膨脹釘,它們通常比較常用的尺寸為6分、8分,開孔的尺寸通常需要比它們的尺寸大上2分,所以電錘開孔鉆頭需要8分或10分的,不過膠塞和膨脹釘都不貴,我是直接6/8分的膠塞和膨脹釘都買了一些在家里備著,同時還買了一些長釘、短釘。
八、小推車
我們小區的京東是真的懶,幾乎就沒有給我送上門過,都是電話通知菜鳥驛站領取或存放菜鳥驛站。
裝修很多建材不一定給你送上樓的,如果你自己有車可以考慮買一個小推車,價格一般在百元左右,通常運送幾次就能回本。
小推車的選購我比較建議盡可能選大一些的,像我這個買得有些小了,想運輸大塊的瓷磚這些就很不方便,放上面很容易出現不平衡傾斜的情況,也就日常拉拉快遞比較多。
九、工業吸塵器
裝修整個過程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而很多工序是需要比較干凈的施工環境進行的,比如木地板、美縫,這就需要使用大功率工業吸塵器。
我一共買過2款工業吸塵器,左邊的是最普通的吸塵器、右邊是有水過濾的吸塵器。
帶水過濾的吸塵器雖然貴一些但確實更好用,不用擔心噴灰好還能吸水,只是在一天的清潔完成后倒掉廢水和清潔水桶。
當然你不在乎清潔體驗且吸塵器裝修完就打算扔的,還是買100多的左邊這款。
十、標簽紙(防丟)、筆
裝修工地通常雜亂,工具多起來之后就比較容易搞丟,工具用完最好統一地方或準備單獨的箱子存放,每道工序完成后,最好檢查一下,避免工人錯拿你家里的工具,造成不必要損失。
紙筆也是經常用到的東西,我是后來特意買了標簽紙,在一些常用的工具貼上做個標記,另外標簽紙還可以在強電箱電路進行簡單標記。
十一、總結
自己動手施工確實可以省錢甚至還能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快樂與成就感,但有些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裝修有些錢還是得掏的,別人熟練操作遠比你效果高得多,而且有些工具買來自己干,但日后基本不會再次使用,同樣的錢請人做不香嘛?
當時飄窗選的一整塊實木,3.4M的長度電梯實在放不下了,原本還想著自己扛上樓,可是樓道掉頭并不方便,順豐人工上樓開口就要600塊。后來直接找的小區擺攤賣防盜窗的,直接電機200塊就搞定了。
自己裝修還涉及到時間與成本的問題,比如我和老婆和老婆過年期間把兩個衛生間和廚房的美縫做了,假期時間比較寬裕自然是可以這么做來省錢,但換成上班期間可能就撿了芝麻丟西瓜,最后弄得腰酸背痛的還不如上班好好賺錢。
當時做美縫就發現特別需要一個電動的打膠槍(一個小區合買或借一個也可以),手動槍摁得手特別得痛?,F在陽臺墻面凹凸磚的美縫我們就不打算自己來了,特別是隨著做美縫的人越來越多,美縫收費也比裝修前期要低不少。
當然如果別人專門來做比較貴,你可以找同小區在做的工地,找師傅順便過來弄一下,這樣可以花更少的錢。
當時推拉門壓在木地板,軌道始終有噪音讓我無法忍受,后來在門套安裝前怒拆修改,拆了門套割掉木地板再鋪一條門檻石在下面,門套拆裝就去了好幾百,泥工鋪門檻石400都不愿來,說忙得很。好在后面找到泥工的鄰居,100塊友情價給搞定了。
所以說裝修過程中的細節一定要盡可能提前考慮好,避免日后不兼容修改翻工,當然出了岔子你也可以忍的話,不改省100%。
但房子不是一時的,像我這樣吊頂幕布槽已經預留、HDMI線、音箱線已經穿好的時候,發現槽的寬度放不下市面上的絕大多數幕布就特別尷尬,此刻尺寸出錯已經說不清誰的責任,這個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進行修改了,最終讓木工錘子+1字起敲掉石膏板再用單據切割平整,重新刮膩子和刷漆,花了大幾百塊也還是搞好了。
站內偶爾也能看到一些自己親自上陣親力親為裝修的,實話說確實可以在裝修中省不少人工錢。但裝修一定要注意安全,我自己就有不小心劃破手的經歷。每個人動手能力各不相同,我和老婆可以選擇自己裝柜子作為一種娛樂,但都不要高估自己和盲目自信,畢竟我們屬于是無豐富經驗、非帶證的施工人員。
最近房子重新刷了一遍漆,把之前的磕磕碰碰以及小毛病多少進行了修善,這套歷時近一年被稱為“伊拉克戰斗風格”的房子硬裝部分基本結束,后面會分享更多軟裝的內容,歡迎關注交流。
本文到此結束,我是zouzou,咱們下回見~~~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