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貸一直是網貸行業普遍看好的細分領域,監管推進,車貸洗牌進行時,不少平臺更是面臨業務轉型難的問題,車貸行業進入到新階段。微貸網創始人、CEO姚宏表示,“現在車貸行業整體的服務能力還很弱,非常簡單的貸款流程,客戶體驗有待優化,車貸要長足發展,最核心的是要提高行業的服務水平。”
業務問題不斷 車貸生態有待完善
在目前的行業發展和監管大背景下,傳統的車貸業務模式都需要做改變。在業務層面,車貸行業一度流行控車的風控模式,不看人只看車,只要控制住了車輛就敢亂貸款,同時由于粗放發展,借款人和平臺方之間存在諸多問題,很多業務員沒有給客戶詳細解釋各項收費,導致客戶貸款之后感覺被“套路”了,后續造成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有些客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不了解諸多收費項目如GPS安裝費服務費之類的,逾期的收費也不夠清楚,導致客戶非常不滿意,貸后處理又能引起一波曲折和爭議。類似的例子在平臺中很多,由于平臺和客戶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問題,導致了車貸行業的服務問題屢屢遭質疑。
這其中如果服務能標準化,信息能更透明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能很好的提高用戶的體驗,就能持續不斷的吸引用戶來用這個服務和產品。就費用透明方面,收哪些費用跟客戶溝通好,盡量精簡不必要的費用,不凍結客戶保證金等這些,其實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市場空間仍大 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大有可為
盡管車貸行業出現不少問題,但不能否認的是,車貸行業的空間仍然很大,縱觀整個2017年,車貸總規模已達2477億元,同比增長36.7%。盈燦咨詢的車貸行業報告顯示,受益于汽車市場持續發展的外圍紅利以及車貸市場較低的金融滲透率,車貸業務需求依然旺盛,到2020年P2P車抵貸市場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而目前車貸行業的市場滲透比例還不到10%。
車貸產品品種很多,新車分期、以租代購、售后回租、車輛抵押等,目前車貸行業中僅車抵貸業務比較多,其他業務發展并不多,車貸產品空間依然很大。
車貸之所以能同質化競爭也是因為車貸市場實在太大了,所以能容納那么多的平臺。未來行業標準化是行業的共識,同時車貸的服務提升空間也非常大,尤其在業務細節方面。
“如電審、抵押登記、裝GPS等環節,對借款人而言就挺麻煩的。至少裝GPS這個環節應該取消,因為客戶整天被監控也不太好,容易暴露隱私,如果有員工想動歪腦筋,這對客戶影響可能很大。”姚宏強調,提高服務水平說出來很簡單,但對公司的要求非常高,因為前提是我們要有能力識別,把不好的客戶擋在外面,而對優質客戶提供比過去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