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已經存在了1000多年,并以其他發明無法比擬的方式影響了戰爭——以及整個社會。我們談論的是槍支。曾經只是世界軍事力量的武器,現在一些人認為槍支是普通公民的“權利”,特別是在美國,它被寫入憲法。
這一切都始于公元850年左右的中國,當時中國的煉金術士在試圖開發“青春之泉”藥水時意外地制造了火藥。由此產生的粉末稱為火藥,是木炭,硝石和硫磺的混合物。他們很快了解到這種粉末可以用于戰爭。當時在位的宋朝是第一個使用火藥對付蒙古人的王朝,蒙古人在整個時期不斷入侵中國。
中國人用火矛或“飛火”攻擊蒙古人-用火藥管固定的箭,當被點燃時,會沖過敵人的防線。隨著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完善了各種針對蒙古人的武器,包括第一門大炮和手榴彈,出現了更多基于火藥的武器。
火藥抵達歐洲
火藥在13世紀進入歐洲,可能是通過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穿過中亞。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敵對國家在達到最佳混合物之前改進了火藥配方:大約75%的硝石,15%的木炭和10%的硫。

到1350年,基本的火藥炮在英國和法國軍隊中司空見慣,他們在百年戰爭期間相互使用爆炸技術。
隨著幾個世紀的繼續,設計了新的和改進的大炮,其中許多是小而便攜的。最終,手炮在15世紀初被開發出來。這是第一個真正的個人槍支。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成功圍攻君士坦丁堡期間使用了這些和其他大炮。強大的新武器基本上使歐洲傳統的圍墻防御工事變得毫無防備。
現代手槍的發明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火槍是第一把槍。但在15世紀之前,槍支很難開火 -它們需要雙手和燃燒的燈芯來點燃火藥。
進入鎖的發明,這是一種內部射擊機制,使手持槍支的射擊更有效,更輕松,更安全。首先是火柴鎖,然后是一系列的增強功能,直到我們得到更類似于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槍支的東西。
第一種已知使用火柴鎖的槍是法國火繩槍,這是一種短管長槍(步槍),肩膀上握著,但足夠小,可以由一個人處理。一根被火藥浸透的繩索在兩端燃燒,直到它接觸到一鍋閃光粉,這讓一個小球向敵人飛去。盡管如此,它們仍然是笨重的武器,每兩分鐘只能發射一次。
槍支慢慢取代了老式武器,因為它們更經濟,而不是更致命。成為一名高技能(和高薪)的劍客或弓箭手需要終身奉獻,但幾周或幾個月的訓練可以將下層階級的士兵變成熟練的槍手。
除了增加士兵的野戰范圍外,槍支還對武裝戰斗的性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決斗軍隊相互交戰的距離到士兵受傷的類型。只有統治戰場數千年的馬被證明比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