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朱元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可謂是家喻戶曉,沈萬三作為明朝著名的富豪,也可謂是人盡皆知。
但“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江南第一富豪沈萬三被朱元璋毫不留情的干掉了,其中的原由也令人思考琢磨。
朱元璋出生于元朝元文宗時期,貧苦不堪的一家人只能靠務農為生。朱元璋十五歲那一年因為旱災、蝗災和瘟疫的先后發生,導致他的父母以及長兄先后去世,自己和二哥孤苦無依,窮到連買個棺材將親人厚葬的錢都沒有。
在劉姓鄰居的施舍之下,兄弟二人將父母兄長的尸體用幾塊破布包好安葬在了劉家土地之上。
隨后大嫂侄子、二哥便和朱元璋各奔東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保命生涯。
身無長物的朱元璋只能進入了皇覺寺剃度做了行童,日復一日的做著打鐘、上香、掃地、做飯、洗衣的勞動,有時候因為沒做好還會被老和尚斥責。
沒過多久,因為饑荒寺廟里沒了施舍來源,和尚們便離開寺廟四處化緣,十七歲的朱元璋再次開始“流浪生涯”。
朱元璋從濠州南行到了合肥,然后向西轉入河南,再北走到汝州附近,隨后東行到鹿邑等地。
雖然這個未經世事的少年在乞討過程中受盡冷眼,但是游歷了大半個中國的朱元璋體悟了人情冷暖,見過了世間百態,了解了不同階級的處事方法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積累了很多的社會經驗。
三年之后,他回到皇覺寺,此時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胸無大志的庸碌少年。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思想大潮風起云涌,在外化緣的朱元璋也聽到過“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說法。
不僅如此,北方的白蓮教也在對其進行著大肆的宣傳。朱元璋各處游歷,漸漸對其產生了興趣,并且增加了關注度。
饑荒等天災頻繁降臨,再加上階級斗爭以及民族矛盾的愈演愈烈,走投無路的社會底層百姓紛紛開始起義。
其中,位于定遠一帶的土豪郭子興聯合幾人起義,得到數萬百姓的積極響應,郭子興因此成為當地白蓮教的首領,很快的占領濠州。
加入郭子興隊伍的湯和想起兒時的玩伴朱元璋,便邀請他一起加入起義軍。二十五歲的朱元璋欣然接受,前往濠州入伍。
因做事果敢、判斷靈敏、略通文墨深得郭子興的賞識,二人漸漸地成為了心腹知己。郭子興得知朱元璋未婚,便將自己的養女馬氏指婚給他,而馬氏便是后來的一代賢后。
一次,郭子興被另一幫派孫德崖綁架,朱元璋聞訊率兵將其解救成功,這件事激化了兩個幫派之間的恩怨,于是朱元璋決定遠離濠州之間的爭權奪利,自己另起山頭。
經過陸續的招兵買將,朱元璋漸漸的脫離郭子興的組織,并在各路英才的幫助下陸續平定了中國的各個地區,于1368年在南京稱帝,定國號為大明。
因自己幼年的遭遇,朱元璋非常體恤民心,關注民情,對社會底層的百姓也是尤為照顧,洪武之治的大部分決策也都是為了社會底層百姓可以擁有更好生活而做的改革。
朱元璋尤其痛恨不知百姓疾苦的官僚,對貪污揮霍的富人更是深惡痛絕,甚至發明了一系列的酷刑來處決他們。
沈萬三的出身可是比朱元璋好了太多,生下來便是衣食無憂。天生具有經商頭腦的他很快便成為了江南第一富豪,他的田地產業分布于天下。
人盡皆知的他也被羨慕不已的百姓們增加了很多傳奇色彩——傳說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任何東西只要放入其中就能變成珍寶,擁有生財聚財的超能力。
沈萬三將蘇州作為主要經商地,而起義軍張士誠一幫派人員之所以能固守蘇州長達八個月,也是大多依靠身為蘇州首富的沈萬三,張士誠也曾命人刻石碑為沈萬三立傳。
朱元璋費了好大力氣將蘇州收入囊中之后,便開始恨屋及烏,對此地百姓展開了一系列的報復措施,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怨氣。沈萬三見狀連忙抱住了朱元璋的大腿,開始用財換命。
在朱元璋定都南京初期,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墻也都是沈萬三幫忙修筑的,朱元璋還封了沈萬三兩個兒子的官職。
但就在沈萬三愜意的享福認為自己可以余生高枕無憂的時候,朱元璋突然將其發配充軍,貶謫到了云南,了卻了余生。
雖然事發突然,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分析,這一切還是有跡可循的。
朱元璋的政權剛剛穩定,民心軍心是重中之重,但他卻金銀匱乏,正巧沈萬三與沈萬四兩兄弟捐錢又捐糧化解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朱元璋定然會被他們的財富所深深吸引,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化為己有。
其次就是朱元璋的疑心病還是較重的,認為得權、得勢之人必然會“有二心”,害怕自己剛打下來的江山會“二世而亡”,后來便有了“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的發生,曾經幫助他打下江山的人全部處死以絕后患。
而沈萬三曾經幫助過別的幫派,并且家財萬貫,朱元璋對其早就有戒心,認為這樣的人留在身邊就是對政權最大的威脅。
洪武六年,沈萬三在得知南京要修筑城墻的時候,不僅主動提出來自己免費為國修筑城墻,更表示愿意出資黃金百萬來代替皇帝嘉獎三軍,殊不知,此舉直接威脅到了朱元璋的皇權。
明明是皇帝才有資格決斷的事情,沈萬三居然越級決定,這件事情給了朱元璋處置沈萬三的最好理由。
于是朱元璋打算以沈萬三有謀反篡位之心想要將其斬首示眾。
好在馬皇后頭腦清醒,在她的再三勸說下朱元璋決定留沈萬三一命,但此事事關重大,沈萬三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該判處其流放至云南邊陲。
花甲之年的沈萬三榮耀富貴了一生,但晚年卻沒能安詳度日。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沈家錢財大大減少,主心骨又被發配到云南,但完全不影響富二代們瀟灑度日。
直至洪武末年,沈萬三的女婿因生活作風不檢點被牽扯到了“藍玉案”中,才導致沈家幾乎被滿門抄斬。
前前后后鬧了五年,此事才徹底完結,而沈萬三家族也伴隨著此事的終結而徹底覆滅。
人怕出名豬怕壯,做人還是低調好。沈萬三如果懂得這個道理,為人處世多一點考慮和嚴謹低調,也不會因為觸怒到朱元璋的核心利益而讓自己身敗名裂,沈氏一族也不會覆滅。
李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