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太原屬于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簡稱:晉,別稱:三晉,古稱河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市。山西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太原,簡稱“并”,古稱晉陽,別稱并州、龍城,山西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能源、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基地。太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座有兩千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全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
1、山西省及太原市地理境域
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于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省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陜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毗連。疆域輪廓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南北間距較長。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北部地區。北、東、西三面群山巍峙,北靠系舟山、云中山,東據太行,西依呂梁,南接晉中平原,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太原市東、東北與晉中市的榆次區、壽陽縣、陽泉市的盂縣為鄰,南與呂梁市的交城縣、文水縣、晉中市的祁縣、太谷區接壤,西、西北與呂梁市的嵐縣、方山縣毗連,北與忻州市的靜樂縣、忻府區、定襄縣交界。
2、山西省及太原市的行政區劃
山西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市,位于中國華北。山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分別為:太原市、大同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朔州市、晉中市、運城市、忻州市、臨汾市、呂梁市。
太原市,為山西省轄地級市、省會,太原市下轄6個區、3個縣、1個改革示范區、1個市,分別為: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古交市。
3、太原市歷史沿革
魯昭公元年(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太原地區始入于晉國版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晉大夫趙籍自立為侯,即趙烈侯,初都晉陽,后遷至邯鄲。秦莊襄王三年(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9年),于晉陽置太原郡,為太原設郡之始。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年),晉陽叛秦,蒙驁再次率兵平定,復置太原郡如初,郡治所設在晉陽。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初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太原郡為其中之一,轄三十七縣,治所晉陽。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以太原郡二十一縣和雁門郡轄縣改置韓國,徙韓王信(韓襄王之孫)為韓王,都晉陽。
文帝劉恒二年(前178年),分代國為代、太原二國,立皇子劉參為太原王,都晉陽,太原國轄原太原郡故地。四年(前176年),徙代王劉武為淮陽王,合代、太原二國為代國,以劉參為代王,都城仍設在晉陽。
東漢建武二年,改太原郡為太原國,都晉陽。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復置并州,改太原郡為太原國。
西晉時期,沿魏并州建置未改。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為太原國,都晉陽。
光初二年(319年)冬十一月,石勒自稱趙王,都襄國(今河北邢臺),史稱后趙,太原地歸后趙。后趙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屬并州刺史部轄領,都晉陽。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苻堅亡。并州刺史王騰迎苻堅庶長子苻丕入晉陽,于太安元年(385年)即皇帝位,以晉陽為都。
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史稱東魏。并由洛陽遷都鄴城,以鄴為上都,以晉陽為下都。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576年)冬十月,大舉伐齊,十二月到達并州晉陽。北齊齊王留從兄安德王高延宗守并州,自返鄴城。高延宗于晉陽僭帝位,改元德昌。次年二月,晉陽被周兵攻破,延宗被擒,并州入于北周。北周遂于晉陽設置并州總管府,又設并州宮及六府(冢宰府、司徒府、宗伯府、司馬府、司寇府、司空府),視晉陽為都城。
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于晉陽置北都,仍兼督府。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罷北都。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復置北都。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復罷晉陽京都稱號,次年又復北都之稱。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勖稱帝,國號唐,史稱后唐,以太原為西京。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東節度使、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番漢馬步總管石敬瑭,在契丹幫助下稱帝于晉陽,建國號晉,史稱后晉。
后晉開運四年(947年),北京留守、太原節度使劉知遠于晉陽稱帝,國號漢,史稱后漢。
后周廣順元年(951年),后漢樞密使、鄴都留守郭威滅后漢,建國號周,史稱后周。是年,后漢劉知遠弟劉崇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東節度使,據太原稱帝,仍襲漢號,史稱北漢。
清初,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為山西行省,同時保留冀寧道和太原府建置,治所皆在陽曲。沿襲明朝制度,太原府仍轄五州二十縣,其中州下轄七縣。
民國二年(1913年),對清代建置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廢除了道、府、直隸州、州的建置,改州為縣,地方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建置。于太原置中路道觀察使,原太原府所屬岢嵐州改置為縣,并恢復清源縣建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解放晉中各縣,兵臨太原城下。10月17日,于榆次成立太原市政府。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太原。同年5月6日,太原市政府更名為太原市人民政府。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管轄的三個專區十九個縣交由省人民政府直轄。
1951年4月2日,汾陽專區的晉源縣劃歸太原市管轄。
1959年,1月21日,國務院決定劃出晉中專區所屬的清徐縣和晉北專區所屬的陽曲縣歸屬太原市轄。
1972年3月21日,婁煩縣由呂梁地區劃歸太原市。
4、太原市的氣候環境
太原市地處大陸內部,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每平方米4927.90兆焦耳。太原地區所處的北半球中緯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環境,使之能夠接受較強的太陽輻射,光能熱量比較豐富,同時,受西風環流的控制及較高的太陽輻射的影響,又使其氣候干燥,降雨偏少,晝夜溫差大,表現出較強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控制,夏季受東南海洋濕熱氣團影響,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長,夏季濕熱多雨,春季升溫急劇,秋季降溫迅速,春秋兩季短暫多風,干濕季節分明的特點。
5、太原市的自然資源
太原市境6988平方千米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為輔。太原植物區系含有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地衣、藻類和菌類,具有植物資源豐富、植物起源古老、單種屬植物較多等特點。境內主要經濟林木有22種:落葉松、油松、白桿等;主要藥用植物有117種:銀杏、胡桃、地膚子等;主要纖維植物有28種(類):枸樹、大麻、榆等;主要食用糖類、淀粉類植物有18種:沙棘、胡頹子、黃刺玫等;主要食用油及工業用油植物有17種:胡桃、花椒、蓖麻等;主要飼草植物有26種:多花胡枝子、蘭花棘豆、直立黃芪等;主要野生觀賞花卉植物有32種:側柏、繡線菊、三椏繡線菊等;對保土、保水、固沙有良好作用的植物有26種:白羊草、虎尾草、紫穗槐等。
6、太原市的地方特產
太原人的傳統飲食習俗以面食為主,副食是蔬菜和少量的肉類。長期重主食、輕副食。當地主要地方特產有過油肉、太原刀削面以刀工、百花稍梅、太原莜面栲栳栳、羊雜割、頭腦、老鼠窟元宵、老豆腐、蕎面灌腸等。
7、太原市的旅游資源
太原是中原的北大門,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有無數歷史遺跡。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旅游景點有:
太原市晉祠博物館,位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甕山麓、晉水發源處,是集中國古代祠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筑、園林、雕刻藝術中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晉祠是祭祀西周初晉國第一任諸侯姬虞的祠堂。晉祠文化遺存極為豐厚,有宋、元、明、清時期的殿、堂、樓、閣、亭、臺、橋、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來雕塑100余尊,鑄造藝術品30余尊,歷代碑刻400余通,詩文匾聯200余幅,古樹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樹30株。在一處文化遺產中保存有如此眾多的文物精品,實屬罕見。
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濱河西路北段13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培育對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展覽面積1.3萬平方米,文物庫區1.2萬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萬件,以青銅、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畫、書畫等頗具特色,其中珍貴文物40282件(組),包括一級文物2129件(組),另有圖書古籍11萬余冊。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蒙山大佛旅游區,位于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始建于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是中國北朝時期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原是蒙山開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禮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風化嚴重。兩腿底部至頸部高約30米,原本高度約為46米。現在的大佛頭部為后人新鑿的。
青龍古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侯村鄉青龍鎮村。青龍古鎮,是一處集軍事、古建、園林、廟宇、祠堂、古道、地道于一體的北方明清古建筑群,老爺廟、泰山廟、奶奶廟、河神廟、文昌祠、龍王廟、大王廟、茶皇廟等寺廟雄踞古鎮四周,殿宇雄偉。青龍古鎮是晉商“走西口”的商貿通衢,也是絲綢之路、萬里茶道的必經之路,是“太原道”上的重鎮之一。
青龍鎮的整個建筑群像一條騰飛的巨龍。鎮南頭彎道形建筑群為龍尾;鎮西彎形建筑為彎曲向后蹬的龍的右腿;鎮東曲起通向塌崖坡的道為龍的左腿。因此道向河邊,恰似龍爪剛露出水面;風水坡弓形舊道是龍的右前腿;龍王廟彎曲的坡道是龍的左前腿,下街是龍脖,大十字是龍爪;河坡是龍頭,五里長街為龍身,龍頭上河神廟等兩處廟宇的水井為龍眼。鎮東一條大河由南至北滾滾而去,遠遠望去,青龍鎮猶如一條出水巨龍,騰空而起。
8、結語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地級市、省會,中國著名旅游城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