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兩百多年是個什么概念,跟我中華幾千年的歷史比起來,兩百多年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在這兩百多年的時間里,老美從無到有,從一個不入流的小弟,成長為到處張牙舞爪,唯恐天下不亂的罪魁。美國是怎么誕生的呢?
1492年,在歐洲頂了十幾年老騙子帽子的哥倫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又一次開始了他的發現之旅。經過長時間的航行,終于他們到達了美洲,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下,他們振臂高呼,激情慶祝,馬上宣布這地方屬于西班牙帝國。只是多年后,直到我們偉大的哥倫布大爺逝世前,他還一直認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所以那些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一直也被稱為印第安人。
之后的時間很多歐洲國家的人,陸陸續續乘著風,踏著浪到達了美洲。不過,早來的不一定能成事兒。直到1620年,一群在大英帝國混不下去的清教徒,抱著有去無回,開拓新天地的信念也踏上了到美洲的路,這102號的英國人拖家帶口,帶著小貓小狗,乘著五月花號帆船有驚無險的到了現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普利茅斯。
這群人的綜合素養,思維,明顯高出前面人一大截。經過艱難萬險,好不容易看到了陸地,但是不上岸。要先開個會,安排好到陸地的大方針后,再上岸。最后船上41名壯年男人,達成協議,簽了合約按了手印,才高高興興地挎著包,哼著歌從船上下來。開始新生活。
盡管在下船后的半年里,他們百來號人死了一半,但是基本的發展方向,體制啥的都制定好了,大家就照著商量好的來唄。點了火,燒了灶,小日子就這樣過了起來。他們在船上簽訂的政治契約,被稱為五月花號公約,也是老美的根基,至此,老美的出生證明蓋戳了。但是,離美國獨立變成國家還要挺久!這些人的主子依舊是英國。
這些清教徒們下船后,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這時候我們的印第安人就熱情地招待了他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給吃,給喝,教你捕獵,種地,拿你跟親人一樣的招待。除了,老婆,老娘,其他都可以給你。在溫飽沒解決之前,這些英國人跟小綿羊一樣,和藹友善。獠牙藏得嚴嚴實實。感恩節到了,大豐收了,感謝天感謝地的,忽然才想到還要感謝我們好朋友印第安人,于是就請了過來,載歌載舞,吹拉彈唱,好一派歡天喜地!
其實在這些英國人心里,是信仰,是上帝讓人家豐收的,你們這些印第安人只是輔助。最終會成為我崛起路上的墊腳石。叫你們過來,讓你們也蹭蹭喜氣,你們也開心不是!于是,第一個感恩節也順理成章地誕生了!
接下來的一百多年里,陸陸續續的英國人開始過來,這里邊不乏一些小偷小摸,強盜,海盜等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人過來是要吃飯的,是要發展的,是要資源,要土地的,于是就又想起了我們的印第安人。獠牙一露,武器一拿,轉身就變了臉。該趕的趕,該殺的殺,該搶的搶,逼著這些善良的印第安人不斷往西邊走,這些英國人占據著美麗的沿岸,吹著海風,抽著雪茄,翹著二郎腿,享受著上帝賜給他們的生活。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就這樣產生了。
十八世紀中間,十三個英國的殖民地慢慢成形,每個殖民地都有自己的制度,你過你的,我過我的,不怎么相互干擾。只不過我們上邊的主子還是大英帝國,主子讓我們納稅,就納唄,反正在這片如處女般的土地上,到處都是資源,印第安人又打不過我們,我的肯定是我的,他們的也都是我的。況且還有個這么囂張的主子撐腰,誰敢動我。
俗話說,翅膀硬了,就想著單飛。十八世紀中葉,英國跟法國又打了很多年的戰爭,加上各方面的問題,英國被累得氣喘吁吁,一句話就是主子國庫見底了,錢包空了,沒錢了。那你們這些在美洲的奴才不是理所應當的要給主子分憂嗎?英國還以為能跟以前一樣趾高氣揚,予取予求。
但是,此時的奴才,已經變了嘴臉了。這時候的奴才,有錢有勢,有人,有地方,有資源,并且又離你那么遠,又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有根基了。于是就開始不聽話了。開始試著跟主子對干了。在主子的淫威下,13個殖民地開了第一次會議,商量著要跟主子和平解決問題。英王態度強硬,“好好聽話,我這巴掌時刻準備著呢”。
于是一場跟英國主子的戰爭就拉開序幕了,并且還贏了,我們“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就這樣誕生了。
其實,個人感覺美國的獨立是遲早的事,在英法多年戰爭后,英國對美洲的殖民政策的變化只是起了一個推動作用。美國翅膀硬了,遲早留不住!歷史的結果是不變的,過程是充滿爭議的,魅力就在于這些實現的過程。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