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民國時期有幾位總統?他們的結局又是怎樣呢?今天小編就來探討這個話題:從1912到1949年,共有8位大總統。
第一名:孫中山
他是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孫中山經過多年努力,終于將清政府推翻,最終被選舉為臨時大總統,由于長期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封建殘余仍未肅清,以及被袁世凱的蠱惑,孫中山主動辭職臨時大總統一職位,任職前后僅44天,1925年,在北伐前夕,孫中山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59歲。
第二位:袁世凱
袁世凱的生涯不平凡你,早年曾訓練北洋水師,后來又調往朝鮮鎮壓當地起義,因此他手中長期掌握兵權,也為后來的竊取勝利果實打下了基礎。他曾經先后四次任職大總統,因為孫中山是臨時大總統,所以于1913年10月10日當選為首任民國大總統。1915年,袁世凱終于暴露出野心,開始尊孔復古,直接掀起稱帝逆流倒行逆施,自稱皇帝,印制錢幣袁大頭發行全國。并將民國改為帝國,一字之差性質卻截然不同,但此時的民眾早已厭惡腐朽的封建王朝,因此在袁世凱稱帝初期,就遭到各方勢力的極力反對。此時孫中山見袁世凱出爾反爾,乘勢發起護國運動,于是僅僅當了83天皇帝,眾叛親離的袁世凱便灰溜溜地取消帝制,結束了這場鬧劇。在退位后不久,袁世凱便抱著遺憾離開了人世,時年57歲。
第三位:黎元洪
黎元洪也曾先后兩次就職大總統。1916年6月7日,在袁世凱去世的第二天,黎元洪便被推舉為擔任大總統,可見他的地位非同一般,但是黎元洪名氣有了,但是有名無實,之后權力卻被國務總理段祺瑞一手操縱,黎元洪不甘心受制于人,雙方誰也不服誰,最后引發史上的府院之爭。1917年,段祺瑞利用張勛,將黎元洪趕走,并由副總統馮國璋代行大總統,馮國璋也就是馮鞏的祖父。直到1922年,黎元洪才得以重新擔任大總統,但是依舊沒有實權,黎元洪也看清了時勢,于是在第二年就二次辭職。從此不問政事,1928年,黎元洪在天津因病去世,享年65歲,比前幾位活得都長。
第四位:馮國璋
在黎元洪被段祺瑞趕走后,原為副總統的馮國璋于1917年就任代總統,但是馮國璋也與段祺瑞漸漸產生矛盾,于是段祺瑞操縱國會選舉,使得馮國璋被逼下臺,仍為副總統,1918年,馮國璋又主動辭去副總統,1919年,馮國璋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0歲。
第五位:徐世昌
正當段祺瑞與馮國璋相持不下之際,此時正逢國會選舉總統,一向兩面討好的徐世昌,卻意外地被當選為大總統。1922年,直奉大戰爆發,兩派互相爭斗,最后直系首領曹錕獲勝,逼迫徐世昌離開總統府,徐世昌被迫下臺。1939年,徐世昌在天津病逝,享年85歲。
第六位:曹錕
曹錕在逼迫徐世昌下位之后,尊前任總統黎元洪擔任總統,但最終實權都操縱在自己手中,黎元洪依舊有名無實成為傀儡,隨后曹錕暗中培養勢力,于1923年,他不惜重金收買國會議員,以賄選的手段成為大總統,被當時的人稱為賄選總統。1924年,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由曹錕統領的直系瞬間土崩瓦解,隨后西北軍總司令馮玉祥發動政變,將曹錕軟禁起來,但隨后又將其釋放,最后于1938年病逝于天津,享年76歲。
第7位:蔣介石
馮玉祥將曹錕推翻后,總統便無人擔當,國民政府北伐后,總統就被委員長蔣介石兼任,總統從此銷聲匿跡,直到1948年總統一職被再度使用,1948年4月,蔣介石被當選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三大戰役后,殘余勢力逃亡第一大島,蔣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1975年,蔣介石因病去世,終年88歲,這是歷任總統活得最長的一位。
第8位:李宗仁
蔣介石下野的次日,李宗仁就任代總統,1949年11月,李宗仁的嫡系軍隊桂系被殲滅殆盡,他隨即逃亡外國,開始了16年的逃亡生涯。1965年,李宗仁重回故土,并于1969年因病去世,享年78歲。
以上就是8任民國大總統,對于他們的事跡,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王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