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秀恩愛死得快!”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然而“炫富累全族!”有人知道嗎?沒錯,秀恩愛也許會夭折一段感情,可炫富的代價可能是被抄家流放、連累全族!
元末明初的富商沈萬三,就因為一次炫富,被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抄家流放,充軍云南,死于何年何地都不可考,其家人后代更是生死不明、無從查起!
這名噪江南、富可敵國的南京的富商沈萬三,到底哪里得罪朱元璋?竟落得個如此慘淡的下場!
沈萬三的名字在商界可謂“財神”的代名詞,在富饒的江南一帶更是家喻戶曉。發家于元末的沈萬三的經商頭腦無人能敵,其財富更是不計其數。“資巨萬萬,田產遍于天下”,可謂江南第一豪富,便是當時人們對沈萬三的評價。
入明后,朱元璋定都南京,沈萬三更是獨立出資三分之一筑起南京城。照說一介富商對剛剛建立的新王朝如此出錢出力,朱元璋本該對其贊賞有加。不說加官進爵、高官厚祿,怎么也不至于被抄家充軍流放啊!
可壞就壞在沈萬三在皇帝面前作死的炫富!出資筑城之后,沈萬三竟當著朱元璋的面說還要犒賞三軍!
朱元璋聽后反問他“朕有百萬軍,汝能遍濟之乎?”對曰“每一軍犒金一兩。”
好家伙,朱元璋說”我有百萬大軍,你犒賞得過來嗎?”本意是想彰顯自己軍力強大,讓沈萬三不要自不量力。誰知沈萬三不僅不屑,還得意洋洋地說“我每人犒賞一兩黃金如何?”這無異于淺淺地打了皇帝的臉啊。
“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朱元璋強忍著怒氣回去對自己媳婦馬皇后說“一介匹夫要犒賞三軍,他是想犯上作亂呀,朕一定要殺了他。”還好馬皇后勸誡,說沈萬三如此行為乃不祥民,老天自然會收拾他。沈萬三這才暫時躲過一劫。
可是在皇帝面前炫富拉仇恨無異于找死,沈萬三之后被朱元璋以莫須有的罪名充軍發配也不足為奇了。
明太祖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從靠乞討為生的游僧到推翻元朝自立為帝,建立大明朝。以他的傳奇經歷和政績也稱得上一代明君、千古一帝。如此人物自當有常人無法比擬的胸懷和氣度,可為什么偏偏對有建都之功的沈萬三如此“小肚雞腸”呢?
正所謂人有多面,帝王也是人。朱元璋不是生來富貴,自然不像從父親那里繼承皇位的皇帝一般有著天生的高傲,相反出生貧窮的他有著滲入骨髓的自卑。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兄弟姐妹眾多的朱重八從小就要給地主家放牛,在那個腐敗動蕩的時期,朱重八自然是受盡辛苦和欺辱。盡管每日辛勤勞作,他全家也從來沒吃飽過飯。直到父親、母親、哥哥侄子都先后餓死,朱重八為了糊口出家為僧。出家自然不是為了禮佛,也只為了乞討糊口。直到二十五歲加入紅巾軍,反抗元朝。
可想而知朱元璋在功成名就之前遭受過多少苦難和白眼,內心對腰纏萬貫、錦衣玉食的地主富豪有著天生的敵意。
推翻元朝,稱帝為王之后,在朱元璋眼里,新王朝是我流血打下、辛苦創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之財歸根結底也應歸我大明王朝。
然而,當沈萬三以一己之力獨自出資三分之一筑城之時,朱元璋本就感慨一個平民的財富竟如此之巨。要知道,筑城的經費對于朝廷來說都是一筆巨款,可使國庫吃緊。
對他沈萬三來說卻是輕而易舉,這就算了,他竟還主動要求犒賞三軍,要知道,百萬大軍,每人一兩金,那可是黃金百萬兩啊!他卻說得輕描淡寫,好似黃金萬兩對他沈萬三來說也只能算得上九牛一毛!
可想而知,想到這里,朱元璋能不氣得牙癢癢嗎?他嘗盡人間疾苦,歷經萬難,終于成為萬乘之尊。本以為就此揚眉吐氣、光宗耀祖,誰成想還是逃不過被富豪用金錢“羞辱”。
所以,無論沈萬三是真心想為朝廷出力也好,是討好王權也罷。他的巨額財富和在朱元璋面前毫不隱藏的高調無疑是戳中了朱元璋的軟肋。一句“我每人犒賞一兩黃金如何?”無異于把窮苦出生的一代帝王的威嚴按在地上摩擦,朱元璋怎能不起殺心!
如果說沈萬三在朱元璋面前的炫富和高傲讓朱元璋覺得顏面受損,使朱元璋內心隱藏的自卑心受到傷害的行為在他為朝廷做出的貢獻面前只是小錯的話,也未嘗不可。在見過大風大浪的朱元璋面前,這點小傷害的確算不上什么,縱使當時生氣,轉念一想到沈萬三為朝廷出錢出力的實際功勞上,那點小傷害揮揮手也就過去了。
可是在這小傷害背后隱藏的威脅,對朱元璋來說才是不得不除掉沈萬三的真正理由。
要知道,沈萬山的發家離不開元朝的縱商政策。沈萬三的父親名沈祐,早年帶著沈萬三和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舉家從南潯遷到周莊, 發展農業生產。當時周莊人煙 稀少、土地荒蕪,“鎮西半皆墓地,人煙所萃,惟嚴字一圩,其東南隅曰東坨,萬三住宅在焉。 ”由此也可看出當時沈家的經濟狀況絕對算不上是富豪,頂多算是中產家族。
沈家能從普通中農家庭迅速發展成為地方巨富得益于元代的相對寬松的經商環境。當時的元朝重農的同時也實行保護和鼓勵發展商業的政策,為推動海外貿易的發展。極具商業頭腦的沈萬三在元朝農商并重的環境下飛速積累財富,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富豪。
然而,農民出生的朱元璋的治國方針與元朝的重商觀念不同, 朱元璋奉行重農抑商的國家治理理念,力圖建立一個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社會基礎的理想國家,必然要削弱富民經濟。由古至今,江南一帶都是富饒之地,全國的財富與富商也多出于江南。朱元璋要拿富民開刀,自然以江南為首。
要知道,元朝寬縱富豪政策,成就滋養的可不止是沈萬山一個富豪,而是遍布江南的一批大地主大豪紳。當時的江南富豪對朱元璋這個重農抑商的“乞丐皇帝”表面順從,內心卻是深懷芥蒂的。
朱元璋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從他暗自無奈的感慨也可以看出“張士誠小竊江東,吳民至今呼為張王。我為天子,此邦(指吳地)呼為老頭兒。”由此可看出江南豪紳對朱元璋的不滿,甚至略帶鄙夷。
可沈萬山在江南富商圈的聲望和影響力卻是很強大的。明初實行糧長萬三、萬四兄弟率領兩浙人戶家輸稅萬石,其中田土多者為糧長,督其鄉之賦稅。 在沈萬三的帶領和號召下,當時江南地區負擔了國家最主要財政收入,也最先實行糧長制。
也曾有記載沈萬三“能推恩以周急難,人皆以長者呼之”。可見,當時在江南富豪圈中,沈萬三的威望遠遠超過了被稱之為“老頭兒”的朱元璋。
作為朱元璋來說,這無異于逆了龍鱗!
在我的地盤上,你擁有的財富不僅遠多于我,連聲望也高過于我。如果你安安分分臣服于我倒也罷了,可你卻得意洋洋地在我面前毫無保留的炫富!還大言不慚地要“犒賞三軍”!犒賞一詞是你能說的嗎?自古只有君王犒賞將士,哪有平民犒賞將軍?可想你內心也并不安分!如此,你不死誰死?
所說“悶聲發大財”才是真理,當你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傲人的成績時,千萬要低調做人,不要人前嘚瑟。說不準一句話甚至一個傲嬌的小表情就會激起隱藏的矛盾,給自己帶來無妄之災!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