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三國之中,曹操的實力是最強大的,猛將也是最多的,然而在這些大將之中,有哪些人是文武雙全的呢?事實上,曹操手下15個大將,真正文武雙全的只有5人,其他都是浮云!
曹操手下15大將分別是宗親八虎騎和五子良將,外加許褚、典韋。其中宗親八虎騎指的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 、曹休、夏侯尚、曹真。而五子良將則指的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15人中,實際上最先排除的應該就是許褚和典韋了,因為這倆作為曹操的保鏢,其實最主要的能力是體現在勇武上面,和文搭不上邊,所以說他倆是不可能文武雙全的。真正的文武雙全之人其實是下面這五位!
一、張遼
作為五子良將之首,張遼最開始的起點其實是大頭兵,不過在他這人勇猛善戰,在戰場上打出了赫赫威名,曾壓著東吳眾將打,連關羽都評價其勇武不輸于張飛,所以在武這一方面,對張遼不用有任何懷疑。除了勇武,張遼這個人智謀也是遠超常人。
白狼山之戰中,面對數倍于己的烏桓軍隊,曹軍眾人都想等著援軍到達之后再攻擊,但是張遼看到烏桓軍隊隊列不整,認為是一個機會,堅持進攻,最終大敗烏桓,令眾人震驚。除了白狼山之戰,在其他作戰任務中,張遼也是常常以謀略為先,并不僅僅依靠武力行事。
二、張郃
張郃也是天下名將,曾和趙云大戰于長坂坡,和張飛大戰于瓦口關,其武力基本不用懷疑。而且張郃非常有謀略,深受劉備、諸葛亮的忌憚,是蜀漢的一大勁敵。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張郃憑借智謀給諸葛亮造成了不小的傷害。說張郃是文武全才,一點都不為過。
三、徐晃
徐晃這個人,能和許褚、關羽這種頂級猛將硬剛,武功實力可見一斑。而除了勇武,徐晃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令人驚異。襄樊之戰時,徐晃憑借出色的用兵謀略,成功擊敗了關羽,令曹操大為吃驚,并感嘆徐晃治軍猶如周亞夫一般。
四、夏侯惇
夏侯惇可是敢于和關羽硬剛的主,而且之前還曾有過成功攔截呂布的經驗,可見他的武力之強是毋庸置疑的。除了領兵打仗外,夏侯惇還會在后方擔任文職,處理政事,表現非常出色,可見他也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
五、曹仁
曹仁乃是曹操手下最受信任的將領之一,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曹操西征時,曹仁曾在潼關之戰中成功攔下了馬超,掩護曹操撤離,從曹仁和馬超的對陣來看,他的武功自然是不低的。而除了個人勇武,曹仁在謀略上也是表現不俗,曾和周瑜、關羽、馬超這種頂級名將對陣,屢立戰功。
曹操手下真正的文武雙全之人只有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惇、曹仁這五人,那么其他人究竟是差在了哪里呢?
許褚、典韋這兩個不用多說,這倆是典型的武夫。宗親八虎騎中的夏侯淵為人驍勇,但輸在了謀略上,所以最終被斬于定軍山,算不上文武全才。曹純屬于小一輩人物,在個人勇武上表現不如其他幾人。曹洪和夏侯淵類似,輸在謀略上,至于曹休、夏侯尚、曹真這幾人,在“文”上他們應該算是小一輩人物里面的佼佼者,但是他們和曹純類似,輸在了個人勇武上,所以算不上是文武全才。
再說到五子良將,其中的樂進其實是非常勇猛的,史書中說他常常身先士卒,做先登之事,能在一線戰場頑強拼殺,最終還活了下來,可見他是多么的勇武。不過在謀略上,樂進就要差上了許多,可以說樂進適合做將,負責一個小的軍事目標,但并不適合做帥,負責大的軍事任務。
最后說到于禁,于禁這個人非常可惜,原本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在五子良將中,他應該算是地位最高的人,深受曹操的信任,可是由于在襄樊之戰中,他戰敗投降,所以地位急速下滑。整體來說,于禁在個人勇武上只能算是中上水平,算不上頂尖,而在謀略方面他還算是不錯的,不過他也是算不上是文武全才。
結語
綜合來看,曹操手下的這15個大將,大多數都有不小的偏科,要不就是非常勇武但缺少智謀,要不就是非常有智謀但在個人勇武上差了一點火候,所以說,真正文武全才的其實只有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惇、曹仁這5人。
金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