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級巡視員是不是省管干部,理論上要看其來源,因為一巡有三種來源渠道,實際上一巡在省廳基本上都由老資格的副職晉升或兼任,已是事實上的省管干部無疑。
一級巡視員是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后新生的公務員職級等級。2019年之前,公務員區分領導職務與非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在廳級以下設置,從高到低分巡視員到辦事員八個等級。公務員職級并行后,原來的非領導職務改套職級,由八個等級變為十二個層級,一級巡視員便是這十二個層級的最高等級,對應原來的巡視員,享受正廳待遇。
一級巡視員目前只存在于地市以上機關,縣區平臺太低,不設一級調研員。
地市一級巡視員的職數最高可按領導班子的15%配備。普通地市的四家班子人數一般在30-40人之間,一巡的職數也就四五個左右。相對地市,省級機關比例更低,只有1.5%左右。假設某省廳有100個公務員,最多也只能配備1-2名左右一級巡視員。平攤下來,省廳一般部門至多配備1名一級巡視員,大的機關可能有2個名額。省廳平臺雖高,一級巡視員仍是比較稀有的。
按照現有晉升方式,一級巡視員產生主要有三個途徑:
一是從原來的巡視員改套,2019年6月職級并行后,各地均改套了一批一級巡視員。由于一級巡視員是最高職級等級,改套后不能繼續晉升,這批改套的一巡在沒有退休前只能留在原位子,占用了一定職數,客觀上影響了后面干部的晉升。
二是副廳級領導直接晉升。副廳級領導本身對應的是副廳級待遇,因此只要任職滿4年,在一巡有空缺的前提下,可以晉升一巡,以實職身份兼任職級或者退出實職只任一級巡視員。
三是從二級巡視員中晉升。條件是任職滿4年,有一巡職數,前面沒有同等條件的副廳級領導參與競爭,二級也有機會順勢晉升一巡,在退休前解決正廳待遇。
特別要注意的是,不管從何種途徑晉升一級巡視員,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改套或者晉升后不改變管理關系、工作待遇。
前面說了,晉升一巡不管是何種途徑都不改變管理關系。因此一巡到底是不是省管干部,理論上還要看其來源。
如果是改套的一巡,即由原來的巡視員轉套而來,由于原來的巡視員是納入省委管理干部的范疇,因此改套一巡后自然也是省管干部。
如果是由副廳級領導晉升而來,副廳級領導本身是省管干部,因此不管其晉升后是繼續兼任實職,還是退出實職只任一級巡視員,其身份還是省管干部。
如果是由不兼任職級的二巡直接一巡,這個二巡原來是由副廳級領導轉崗的,那么晉升后也是省管干部,反之其原來不是副廳級轉崗的,而是從一級調研員晉升而來,再晉升一巡后,其哪怕享受了正廳待遇,也還是廳管干部,而不是省管干部。
從表面上看,最后一種晉升方式有可能發生,因此一巡理論上存在廳管的可能。然而實際上,一巡絕大多數都是由老資格的副廳級領導晉升或兼任,再不濟也是由實職副廳級干部轉崗二巡后晉升,鮮有直接從一調晉升二巡不經副廳實職鍛煉再晉升一巡的情況,因此一巡實質意義上還是省管干部。各地省委組織部門幾乎都將一巡納入管理范疇。
經濟待遇,一級巡視員享受正廳級崗位和級別工資,執行廳級車補等津補貼標準,年終績效按照廳級標準核發,比正廳實職略低,但高于副廳實職。
政治待遇,一級巡視員如果由副廳級領導兼任,這個副廳級領導多半是廳黨組副書記,地位類似于常務副廳長,地位排在副職第一位,職權分工一般都是最重的。如果不兼任實職,單是一級巡視員職級,排名位于所有副職之后,在班子和主要領導授權可以協助分管一些工作,代表單位參加一些工作會議,其他實職特有的班子會、黨組會、民主生活會等待遇,一巡不再享受。
工作待遇,一巡由副職兼任享受相應的閱文、參會和分工待遇,可以直接指揮廳里處長,處長有工作需要也要向其匯報。工作用房標準執行實職標準。一巡不兼任實職,除了必要的工作閱文,一巡沒有分工,也不負責具體業務(主要領導交代專項任務除外),剩下的時間除了等退休,已經可以和工作說再見。
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