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國會大廈
小伙伴們應該都知道美國的國會是兩院制的,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但是具體到這兩個院有什么區別,很多人可能就困惑了,于是,老王在這里嘗試做個說明,希望對大家了解美國有幫助。
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和參議院(Senate)合稱為國會,是根據聯邦憲法第一條設置的,是美國政府的立法分支。
眾議院和參議院都可以提出法案,院內表決通過后提交另一院表決審核,另一院可以提出修改意見,表決通過后可成為法律,交總統簽署發布。
根據憲法,他們的區別主要有:
1,議席分配不同
眾議院人比較多
眾議院議席根據每十年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確定,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各州席位,但是每州最少也要有一席,建國初期人口較少,一共有59名眾議員,隨著人口增加,到1910年時,決定立法不再增加總席位,現在一共有435名,但是會根據人口普查結果在各個州之間進行調整,眾議員選區較小,選區人口也不多;
參議院人比較少
參議院每州兩名,建國初期有22名,隨著新的州加入聯邦,現在有100名參議員,參議員選區是整個州,一般人口較多;
說明:這是制憲會議中妥協的結果,既照顧了人口大州的訴求,也顧及了人口少的州的憂慮,參照歐洲平民院和貴族院的做法,設置了兩院議會。眾議院議員來自各自選區,更能代表選區人民的意志,參議員來自各州,更能代表各州的利益。
2,參選資格不同
眾議員要求年滿25歲,成為美國公民滿7年,是所在選區居民;
參議員要求年滿30歲,成為美國公民滿9年,是所在州居民;
說明:參議員人數較少,要求更高,制憲者希望眾議院能夠廣泛代表民意,但又擔心出現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因此希望參議院能夠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3,任職和選舉期限不同
眾議員任期2年;
參議員任期6年,每兩年選舉1/3議員;
說明:眾議員任期短,經常選舉輪換,能夠及時反映民意,參議員任期長,相對穩定,可以考慮一些長遠的目標。
4,工作方式不同
眾議員因為人數眾多,變換頻繁,因此規則比較嚴格,辯論較少,擁有更多政策方面的專家,每個議員的工作團隊人員較少,對團隊依賴少,與選區聯系較緊密,媒體報道少,知名度不高,內部的委員會非常重要,委員會領袖擁有更多權力。眾議院有議長,由選舉產生,通常是多數黨成員,是總統因故無法履行職責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參議員人數少,比較穩定,規則比較靈活,辯論較多,多是政策全才,每個議員的工作團隊人員較多,較依賴團隊,媒體報道多,知名度高,內部委員會不太重要,權力共享。參議院議長名義上是副總統,但不參加參議院投票,僅在正反投票相同時投關鍵票,是總統因故無法履行職責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說明:眾議員人多,既有資深的,也有資淺的,需要意見領袖來統一意見,協調分歧,參議員各個都是精英,各自為戰,能力都很強。
5,不同分工(特權)
根據憲法,所有征稅的議案只能由眾議院提出,參議院審核;眾議院獨自享有彈劾權,過半數即可啟動彈劾包括總統、聯邦法官在內的政府官員的程序,彈劾案交參議院審判;
參議院獨自享有審核一切彈劾案的權利,參議院過2/3投票通過,則彈劾成立;參議院享有批準總統提名的駐外大使、高級聯邦官員(美聯儲主席等)、聯邦法官的權力,只有經過參議院的批準,總統提名的官員和法官才能任命;
說明:由于眾議院的對納稅人的代表性更強,因此征稅必須由眾議院提出,且納稅人直接受到聯邦官員和法官的管理,能切身體會到他們的能力和人品,因此手握彈劾權較合理;而參議院則較少受民眾情緒影響,參議員素質要求更高也更理性,所以委以審核彈劾的重任,同樣原因,可以處理一些非常重要且嚴肅的任命,如深刻影響美國社會的聯邦最高法院法官,也負責審慎處理外交事務等。
制憲會議的55位代表
最后,美國國會的這種設置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獨特的,這是1787年參加制憲會議的各州代表們妥協的結果,這種妥協的智慧,鞏固了聯盟,避免了分裂,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發展,盡管也面臨不少挑戰,但是這部憲法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未來依然能夠保障這個聯邦國家的發展,希望這些智慧也能在生活中給我們啟發
劉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