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運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稱“大運之城”,這里最早也叫“中國”,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以及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這篇河東大地上。
不僅如此,而且還有好多歷史遺址,也見證著千萬年間歷史的變遷,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運城7個小眾景點留下的歷史文化印記,你知道幾個呢?
4000萬年前,這里遠見人類祖地。
在垣曲寨里村發現的眾多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動物特征的世紀曙猿化石,垣曲世紀曙猿的發現,推翻了“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論斷。
為銘記曙猿化石的考古歷史,保護開發曙猿文化,2003年3月,垣曲縣歷山旅游開發公司在北趙路曙猿化石出土點附近建設人類遠祖源景區,并刻石立碑“世紀曙猿遺址”,碑長200cm,寬70cm,落款為中國科學院。
次年,在該遺址矗立起“世紀曙猿簡介碑”,并修建盤龍六角亭一座。而在垣曲縣古城鎮,豎立起一座人類始祖標志石碑,正面為“人類從這里走來”,底座刻“世紀曙猿之鄉”。
地址:位于在山西省垣曲縣古城鎮西灘村雞龍山下的黃河岸邊
180萬年前,這里凝視人類之光。
西侯度遺址是國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遺址,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整個遺址呈磚色的土質結構,非常有設計感和造型感,整體原始而不拘束,
4600年前,這里中原逐鹿,奠定華夏。
運城盛產鹽,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所以鹽池一定要打卡,大面積拼接的七彩鹽湖,看著很震撼,也很賞心悅目
游玩小提示:六七月份是鹽池的最佳觀賞時節,白天可能比較曬,所以下午或者傍晚去最合適,另外想拍照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帶上無人機,只要航拍才能拍出鹽湖的整體輪廓。
歷山有華北“綠肺”之稱。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用來指導農事活動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后人稱此山為歷山。其著名景點為舜王坪,因舜王在此耕種而得名,是歷山第一高峰,海拔為2358米,擁有5400余畝亞高山草甸。
傳說,大禹治水13年,鑿開河津龍門歷時4年,是大禹治水的主戰場。大禹當年鑿開的“龍門”,就在河津禹門口的鐵橋下,橋長144米,橋下龍門最窄處95米,兩岸巖石上鐫鑿的遺跡至今猶存。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是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留下的千古絕唱。
現在看到的鸛雀樓是被毀后仿建的,共有6層,登頂可以俯瞰風景,也可以一覽黃河的色彩,在黃昏落日時分,還能體會到王之渙千古絕唱的意境。
蒲津渡遺址,有四尊唐代開元年間鑄造的黃河“鎮河大鐵?!保彩俏覈l現重量最重、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
河山魂,天下勢;
中華文脈,于此綿延,承古開今;
華夏文明于此發祥,生生不息;
愿你每次旅行都有美好相伴!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