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奧迪A42019款45TFSIallroadquattro運動型奧迪A42019款45TFSIallroadquattro運動型【最滿意的一點】相當全面的一臺車。良好的操控,出色的動力,優秀的裝載能力,關鍵還有一定的通過性,能兼顧以上這些實
奧迪 A4 2019款 45 TFSI allroad quattro 運動型
奧迪 A4 2019款 45 TFSI allroad quattro 運動型
【最滿意的一點】
相當全面的一臺車。良好的操控,出色的動力,優秀的裝載能力,關鍵還有一定的通過性,能兼顧以上這些實屬難能可貴。
【最不滿意的一點】
空間再大一些就更好。當然除了空間,這車對于很多人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面子。這個價位,可以去考慮寶馬x3了,或者奧迪自己的Q5L,等等很多suv都可以選,又大又霸氣,或者寶馬525,a6l也都可以選了,面子上大大的好。選個A4確實需要你考慮清楚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空間】
其實還行,畢竟比這小的車都開慣了,空間上沒有特別高的需求。當然如果經常長途后排坐滿人,那這車就不太適合了。放行李:裝載能力是瓦罐優勢,放倒第二排那是非常實用的。
【動力】
動力儲備充裕,強調儲備就是說平時不一定用得上,但需要的時候馬上拿出來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比如速度來到100之后,很多平時在城里橫沖直撞的1.4t就后勁不足了,而你還有動力可以不斷拿出來,你可以開得很從容。動力平順性:大家最關心的雙離合說一下。首先這臺dl382應該不是國產a4l上那臺天津產的dl382,產地應該不同,因為奧迪自己零件庫里編號是不一樣的,即便四驅a4l上那臺,編號跟這臺也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個結論僅供大家參考。?實際表現上,我個人感受確實比a4l上那臺好得多。尤其減速降檔3-2-1這種工況,a4l確實是有頓挫的。但是這臺你很難感受到頓挫,除非特別平整的路面只有你一臺車,仔細體會,可以體會到低檔位的切換動作,準確來說就像極細微的小顛簸一樣的感覺,正常行駛很難感覺出來。不過目前才1000公里,穩定性方面就無從判斷了。還有就是,雙離合起步有個短暫的結合過程,所以起步是不如液力變矩的at那么痛快的,這是本身固有的缺點。當然可以偶爾彈射下圖個高興,但是平時不實用。另外就是,這雙離合低速檔齒比較疏,所以發動機低轉速下動力顯得比較弱,再加上渦輪有個遲滯,所以這臺車低速動力表現并不是太好。
關于新四驅系統:大家對新的適時四驅系統應該很關心。論壇也有大量帖子討論這套四驅,大多比較主觀,缺乏數據支持。我個人對此也非常關注,外媒上看到一些有數據的評測,這里把原鏈接貼出來給大家。https://gtspirit.com/2016/03/04/special-report-audi-quattro-techday-in-austria/ 強烈建議大家讀原文,尤其原文中的四驅工作數據圖。不想讀原文的我簡單總結一下文章主旨:測試是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山道上進行的,鋪裝路面,冬季但積雪不多。結論是整個測試行程中,四驅狀態占比接近60%,而且對四驅介入的原因也進行了計數分類,絕大大多數是控制牽引力和穩定車身姿態而主動介入的,因打滑而被動介入的行為幾乎是沒有。另外測試中還有一臺q7同行,它是托森四驅,供編輯對比試駕,結論是無法區分出駕駛感受上托森和新四驅的不同。那么,對于國內最常見的兩種主觀臆斷,第一:這車開起來就是前驅車的感覺,毫無四驅的特性---60%的四驅占比,怎么開出完全前驅的感覺?第二:這套新四驅跟瀚德幾乎一樣,沒什么區別---瀚德絕大多數情況是打滑才介入,因此鋪裝路面正常行駛四驅占比顯然比奧迪這套低得多。所以這套四驅公路表現肯定遠好于瀚德。而托森/冠齒公路性能當然更好,這是工作原理決定的。以上內容補充到口碑里就是希望幫到真正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為大家提供一些帶有實測數據的,真正有參考價值的東西。
【操控】
底盤比國產a4l明顯要硬,路感清晰,但懸架行程長,這樣的好處就是走爛路或者輕度越野就很舒服,比普通轎車好得多,壞處是高速過急彎側傾還是控制得不理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跨界付出的代價。轉向很奧迪,雖然底盤傳來的路感清晰,但方向盤上沒什么回饋,造成方向盤上有一種隔絕感。好在幾乎沒什么虛位,也比較精準。大多數模式下方向盤輕得有些過頭,調到運動模式就剛好。車身循跡性很好,之前有人說的推頭,扭矩轉向什么的我沒有發現。總的來說操控比同級別suv好是毫無疑問,比同級別大部分轎車也都不差。拿去跟主打操控的小車比那當然是不能比。這車其實可以選裝可變轉向比,對轉向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選裝周期實在太長了,沒幾個人愿意等。
【油耗】
因為目前這段時間都是擁堵路段在開,11.5作為一臺整備質量1730公斤的四驅車已經不錯了。
【舒適性】
既保留清晰路感,又過濾了大的顛簸和沖擊,而不是一味的軟,這副底盤基本就是典型的歐洲味,對得起這個價格。
【外觀】
喜歡瓦罐的大概都會覺得漂亮,不喜歡瓦罐的那怎么看都覺得丑。說起來很有意思,在我們這里開瓦罐真的需要勇氣,別人看你車不值錢沒面子也就算了,關鍵是這里開瓦罐的絕大多數是女士,尤其以老太太為主,所以開出去的形象是很尷尬的。發達城市瓦罐已經是年輕人追求個性的選擇了,這里竟然是老太太開得多。
【內飾】
內飾用料不錯,方向盤手感好,跟Q7上的完全同款,并不是a4l上那個。但是車里異味還是比較濃,這方面確實不如沃爾沃。音響效果:B&O基本素質還是有的,多聲道系統營造的音效有一定空間感。但無奈我是hifi粉,對聲音要求偏高,從這個標準來看,這套音響最大的弱點就是單個喇叭的音質還是不過硬,只能是聽整體,但整體呢,音效這個東西喜歡hifi的都知道,就是人為制造的音效不宜多,本來hifi就是高保真的意思,追求的就是真實自然。客觀說比起家里的丹拿入門箱M30來,這套B&O確實只能算剛及格,當然在車上各種條件都有限制,這樣的表現也算不錯了。有aux輸入,音源我用d100來充當,出來音質比U盤,SD卡要好得多,藍牙就更不要比了。只是這類磚頭音源輸出電平高,要想辦法降低電平,不然會有毛刺爆音,嚴重影響效果。
【性價比】
歐洲價格是50100歐起步,總體跟Q5一樣的價位,起步價比Q5還高。加上這車產地是德國,國內目前這個價算不算貴大家可以想想看。上面寫那么多字也是想給喜歡瓦罐的車友們一個參考,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為什么最終選擇這款車】
上一輛車是沃爾沃v40,這臺小車品質很不錯,所以對這個品牌還是有感情的。要換車自然而然就優先考慮沃爾沃的瓦罐了。算起來瓦罐還是沃爾沃和奧迪兩家做的比較有特色。可惜窩窩的新v60至今沒有引進,v60cc更是遙遙無期。去試了v90cc,各方面都很好可惜動力只有t5一個選擇,對于這臺車來說還是不算充裕,為了不留遺憾只能放棄了。無奈市面上旅行車的選擇真的少得可憐,所以放開思路去試了一圈各品牌suv,但suv畢竟是suv,動態表現還是suv,即便是網上廣受熱捧的x3,自媒體吹它操控秒轎車,其實試了就知道它還是suv。值得一提是進口標軸5系,操控,舒適,高級感,空間,都完美平衡了,開過之后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么好的車,且不說價格高,上爛路真是可惜了,還是算了吧。回頭看瓦罐,奔馳c旅,c180動力不夠,上去c300落地要60萬,還沒有四驅,買不起買不起。大眾蔚攬是臺不錯的瓦罐,橫置平臺所以空間比a4 allroad明顯大不少,這是優勢,但動力操控通過性又不如a4 allroad了,又由于a6 allroad換代斷檔我們這里已經很久買不到了,最佳選擇就是這臺a4 allroad了。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