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序】在人類陸地各型車輛中,有這么一輛車!一個方向盤造價63萬元,發動機的成本就是十幾輛百萬超跑的價!自你坐進駕駛室,勒上安全帶;然后再解開,從駕駛位出來,可能幾萬元就已經花出去了……而這輛車,就是F1賽車!F1賽車所在的單位,全名“世界一
【序】在人類陸地各型車輛中,有這么一輛車!一個方向盤造價63萬元,發動機的成本就是十幾輛百萬超跑的價!自你坐進駕駛室,勒上安全帶;然后再解開,從駕駛位出來,可能幾萬元就已經花出去了……
而這輛車,就是F1賽車!F1賽車所在的單位,全名“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它與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并稱為“世界三大體育盛事”,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
作為全世界技術含量最高的體育賽事,駕駛一輛F1賽車的成本,大概是300RMB一秒!一個賽季下來,就是18個億左右!今天,“玻羊車界”就利用這篇文章,從F1賽車的性能、駕駛和安全系統這三個方面,跟大家聊聊一輛F1賽車為什么這么貴!
F1賽車的性能
作為追求極致速度的機器,一輛F1賽車重量只有600-700kg,零部件多采用碳纖維材料,在不計算成本以及其他問題的情況下,車身造價過億。其中,單單是一個車廂就高達77萬元,一個前唇造價在105萬元,可以換一輛寶馬7系;所采用的輪胎約4550元/個,可用200公里,一個賽季就是200-300萬元的開銷;特別易損壞的前翼尾翼,平均需要11萬元的修繕費用......
而每輛F1賽車的動力核心發動機,其造價高達6000萬元!其最大馬力在800匹以上,最大扭矩達到驚人的1000Nm上下。其轉速每分鐘可達18000-20000轉。遠遠超過一輛家用普通轎車6000轉的紅區,就是像法拉利那樣的超級跑車,其10000轉的轉速,也僅是F1賽車發動機中的一個小弟而已!
有了驚人的馬力、扭矩、輕量化車身和高轉引擎的加持,它可以在2.5秒內從0加速到100公里/小時;通過碳剎等尖端制動系統,還可以在1.9秒內從200公里/小時減速到0。2005年,本田車隊的F1賽車搭載一臺V10發動機,曾跑過372公里/每小時的極速,同年又跑出了415公里每小時的極速。
這樣的速度,離不開對燃油的瘋狂吞噬,F1賽車一般的油耗在百公里70L左右。而為追求輕量化和高輸出,彌補F1官方各種限制帶來的不利,對發動機過分的壓榨,造成其使用壽命只有3000-5000公里!
除了發動機,F1賽車另一個需要介紹的裝備,是方向盤!平均造價也要20-50萬元。據Sportekz網站介紹,一臺F1賽車方向盤成本高達9萬美元,折合約63.82萬RMB。
作為一款精確到每一位車手的私人定制產品。每個新賽季初,車隊工程師就要為車手重新設計方向盤。并且經過車手的反饋后,還要對方向盤的形狀以及上面的各類按鈕進行調整;每個比賽周,車隊還會根據車手們的反饋,繼續對其隨時調整。這樣造價幾十萬的方向盤,需要連做3個——分為主方向盤、備用方向盤以及為后續比賽做測試和實驗的方向盤——差不多250萬RMB就花出去了!
可能讀者會好奇,這種方向盤上面全有什么?有換擋撥片嗎?啟動開關在上面嗎?F1賽車的方向盤集合了方向操控、液晶儀表盤、檔位等等——唯獨沒有安全氣囊!并且是采取策略性設計,一般超跑上常采用的換擋撥片,讓位給了可供發動機輸出模式(防守、保護、攻擊模式)選擇的策略旋鈕。以及MGU-K動能回收系統。
還有進入維修區,起到限速功能(60km/h-80km/h)的維修區限速按鈕,此按鈕可以讓車手一鍵限速!還有無線電按鈕,便于車手與車隊后勤取得聯系。還有入彎/彎中差速調整+高速旋鈕;以及空擋按鈕。F1方向盤受限于座艙狹小,多采用插拔安裝。拿下來單獨看,就像是一個帶橡膠握把、很屌的游戲機終端。
F1賽車的駕駛
駕駛一輛F1賽車的成本,開篇“玻羊車界”已經介紹過,是300RMB一秒!但這并不是說,當你的錢像自來水似的溜走的情況下,就肯定能啟動得了一輛F1賽車,即使很多老司機可能連1米都開不出去!搞不好,還要花上幾十萬上百萬的維修或損失費——請記住,一輛F1賽車一次的常規保養費用是15萬歐元(約123萬RMB)!
F1賽車作為一輛精工細作的現代工業產品,各零件之間幾乎沒有配合間隙,一旦像家用車那樣,在冷機油情況下啟動發動機,不僅容易造成熄火,還會損壞發動機!所以,F1賽車的潤滑油都是在啟動前放進去、并經過預先加熱的熱油!其次,F1的離合器與量產的家用手動擋汽車也不同,需要在方向盤上控制。再有,發動機在起步階段就已經達到6000轉的轉速,腳抖一點就會熄火,損傷機械!
啟動后,第一件事是“熱胎”。作為一輛只有幾百公斤卻要達到300-400公里時速的車輛,所采用平滑的熱熔輪胎,不達到一定溫度就很容易打轉。這就需要車手不斷的來回打方向,急加速重剎車,目的就是為了讓剎車和輪胎盡快達到100攝氏度左右的最佳工作溫度。
以上這些專業技術,雖然可以通過培訓彌補,可是假如你是一位身高超過1.9米,或者體重超過200斤的人,基本就可以和F1賽車永別了——有錢也不好使!每一輛F1賽車的制造,就像給火箭制造的衛星,很斤斤計較。因此F1賽車的駕駛艙十分狹窄,除了專心開車,幾乎沒有其它活動的余地。因為F1賽車底盤的離地高度在50mm-70mm,剎車油門踏板的高度和方向盤差不多,所以車手是像美國M1坦克駕駛員那樣,要半躺在駕駛艙開車!
你以為能忍受這些就完了嗎?還沒!短短幾秒時間內的速度加減,是像戰斗機飛行員那樣難以承受的過載。F1賽車在極速和高速過彎時,甚至可以達到5個G以上的加速度。而強大的橫向離心力,會讓車手體內血液流向身體的一側,車手還要能承受4個G以上的橫向加速度,因此你的心肺功能必須強壯!
另外,你還要不怕吵。F1賽車極速時引擎噪音高達160分貝,比波音747飛機起飛時的噪音還大,這還不包括裸露在外的四個輪胎的胎噪聲等等。再有,就是車手身體還要能耐熱。在涼爽的北歐地區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溫度也能達到攝氏50~60度。近2個小時的比賽,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一般人的話已經休克......
所以說,一位合格且諸如像舒馬赫那樣的聲名遠揚的車手。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像培養戰斗機飛行員那樣,往里面不斷地扔錢——這又是一筆海量的數字!
F1賽車的安全性
F1賽車有多安全?它可能是陸地上最安全的一型車輛!畢竟,車也造了,駕駛員也培養了,會費也交了,沒必要在安全裝置上缺斤少兩。總體上而言,一輛F1賽車的被動安全系統包括:6點式安全帶、防碰撞頭盔以及HANS保護系統等。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F1賽車上的安全配置已經向看齊戰斗機了!六點式安全帶包括:2條位于肩膀處固定上身的安全帶,2條位于大腿上固定下身的安全帶,2條位于胯部位置的安全帶。
F1賽車的頭盔,外殼由碳纖維材料構成,重量很輕,但卻能夠在55噸坦克的碾壓下不會變形,還能在800度的高溫中堅持30秒而不損壞。
為保護好車手的頸部,從2003年開始,F1強制引入了頭頸保護系統(簡稱HANS)。就是通過兩根尼龍扁帶牽住頭盔,再通過HANS的基座,讓頭部與身體保持相對固定。畢竟,在高離心力狀態下,頭部和頭盔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25公斤,因此需要外部裝置來幫助頸部抵抗離心力,并保持頭部在一定的位置。
以上這些只存在于F1賽車上的安全裝置,不被民用車輛所采用的原因:首先是各種不方便;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錢!錢!錢!在沒有人給你拿贊助的情況下,可能一輛0級民用轎車,也會賣到奔馳的價!總之,涉及F1的方方面面,都是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上!
(參考資料及圖片源于網絡,侵刪)
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