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如今汽車快速普及,大多數家庭已經擁有了汽車;而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汽車的各類配置也不斷增加,配置多雖然不能說是壞事,但一些不必要的配置卻需要消費者花更多的錢,那么哪些配置是實用的?而又有哪些是花里胡哨的雞肋配置?下面就給各位詳細說一說!發
現如今汽車快速普及,大多數家庭已經擁有了汽車;而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汽車的各類配置也不斷增加,配置多雖然不能說是壞事,但一些不必要的配置卻需要消費者花更多的錢,那么哪些配置是實用的?而又有哪些是花里胡哨的雞肋配置?下面就給各位詳細說一說!
發動機啟停功能
發動機啟停功能可以說是最不受消費者待見的功能,90%以上車友在上車后會選擇關閉掉啟停功能,剩下的10%用戶更多是出于體驗、時髦等因素選擇開啟;啟停功能到底有沒有用?實際上啟停功能是有作用的,只不過作用不明顯!一般而言連續原地怠速超過5秒鐘就會產生收益,不過省下的燃油量并不明顯;啟停功能對車企的好處遠比消費者更多,每百公里降個0.3-0.5L對于消費者而言不算什么!
而對于車企來說非常關鍵,所以啟停可以理解為車企通過標準的救命稻草;所以即便消費者都不喜歡,車企也必然會配備、這個錢消費者也不得不花;從本質上看車企并不想強制配裝啟停功能,只是隨著油耗標準越來越嚴格,不配啟停、在2025實現平均油耗低于4.6L就很難實現,所以這個啟停功能對車企更有價值,而對消費者而言既然不得不買那就上車后關閉吧!
沒有加熱或通風的真皮座椅
真皮座椅貌似在咱們這一直很受追捧,即便是一些選擇低配版本車型的朋友,也會選擇包上真皮;實際上真皮座椅看著高大尚,實際上冬天冷、夏天燙;當然鄙人并不是說真皮座椅雞肋,只是說既然選擇了真皮座椅那么最好把座椅通風、加熱也都選了,要不然夏天燙、冬天涼,真皮僅僅成了擺設;實際上如果不是太在意這些,毛質的座椅其實也挺不錯的,只不過沒真皮座椅那么有派頭,不過從實用角度思考,真皮座椅真的能給日常用車帶來好處么?
中控超大屏
最近這些年來各類工業制品都在完成數字化的過度,汽車也同樣如此;結果就是曾經中控上那一堆按鍵完全取消,而有一塊超大的屏幕來替代,所有的按鍵都被虛擬按鍵所替代,看上去倒是很高大尚,中控一塊大屏幕的確有檔次!但如此設計在行駛中進行盲操作的難度就會提高,鄙人曾開過朋友的某品牌車,大夏天在車里找不到空調按鍵,最后才知道空調需要在中控大屏幕上操作,后來才知道這是在4s店升級的,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高度集成的大屏幕除了好看、操作起來真不如機械按鍵來的直接!
車載導航系統
關于車載導航應該分為兩個角度去說,第一操作難易度、其二身處的時代;不可否認一些汽車品牌的車載導航做得很好,操作也很簡單,但同樣也有繁瑣的,比如鄙人那輛14款的5系、導航現在都沒玩明白;問題不僅僅在于導航功能自身,更多的是在于這個時代手機導航做得太成熟了,比如高德、百度等等手機app,操作簡便、定位準確,關鍵是路況信息實時更新,所以無論車載導航做的有多么好,但終究淪為了雞肋!
大燈清洗功能
大燈清洗功能是氙氣大燈時代的產物,因為根據GB21260-2007的要求,當近光燈使用通光量超過2000lm的光源,就必須配備大燈清洗功能,應該是考慮到氙氣大燈的光照太容易因為燈罩上的灰塵導致散射,所以曾幾何時大燈清洗成了所謂的高端配置,實際上僅僅是規則約束罷了;這東西在北歐那個冰雪世界或許有點用,但在咱們這日常代步意義不大;而現如今氙氣大燈淘汰,而LED大燈則根本不需要大燈清洗,鹵素大燈也同樣沒有配備大燈清洗的要求,所以如今大燈清洗完全是雞肋,廠家給led光源的車子配大燈清洗有點不厚道了,即便大燈真臟了也洗不干凈!
買車一定要有的幾個實用配置
1.胎壓監測:這個功能可以說是汽車上最實用的功能之一,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斷汽車4個輪胎處于什么樣的狀態;最好是這種可視化的胎壓監測系統,一些低配車型往往會配備那種胎壓報警裝置,也就是當某個車輪胎壓不夠時就會提示,只不過具體是哪個輪胎氣不足了還得車主下車挨個檢查,所以沒有這種可視化的方便;當然原廠配備最好,后期到汽配城加裝也很容易,操作難度是非常低的!
2.前擋風玻璃加熱功能:什么是前擋風玻璃加熱?實際上與后擋風玻璃除霜是同樣的原理,也就是在前擋風玻璃中埋入電阻絲,起到加熱、除霜的作用,可能后擋風玻璃的這個功能存在感并不高,但用在前擋風玻璃上就完全不同了,冬季時的雨雪天氣太容易導致前擋上霜了,用前擋除霜、除完過一會又會出現,關鍵噪音還大!而用前擋加熱,前擋玻璃上不會上霜而且很安靜,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實用且高效的配置,如果預算充足這個功能必買,因為后期自己改裝是非常困難的!
3.座椅、后視鏡記憶:座椅以及后視鏡記憶并不是必須要有的配置,但要看情況;如果一輛車僅僅是自己開,那么這兩個功能是可有可無的;但如果一輛車全家使用,同時面對兩三個駕駛者時,這個功能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它可以讓不同駕駛者免于每次上車都調整后視鏡、座椅角度的痛苦,所以如果一輛車全家開,最好要選座椅、后視鏡記憶的功能!
4.倒車影像功能:這個功能不必多說,倒車影像很適合新手使用,實際上一些老手也可以利用倒車影像看到車尾的情況,比如一些小孩子剛好在車尾,通過倒車影像很容易被看到,倒車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車后方的盲區;這個功能不一定非要選擇原廠,因為后期加裝的難度很低,且價格也非常的便宜!
5.后排空調口:后排空調口對車輛的舒適影響很大,如果沒有后來空調口,那么夏天行車容易出現前排冷、后排熱(冬季時剛好相反),笑一點的車子還好,因為足夠緊湊依靠前排空調口風量勉強應付;而從A+級別的車型開始,僅僅依靠前排空調口那點風量影響到后排實在是太難了,所以只要是A級及以上級別車型,一定要有后排空調口;這個功能只能是原廠的,后期改裝不了!
總而言之上述就是汽車上最雞肋的配置與最實用的配置,當然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需求,可能有些大部分人認為是雞肋的配置在個別朋友眼中卻很實用,這可能就是眾口難調的道理吧;實際上關于最雞肋以及最實用的配置還有許多,鄙人就不一一贅述了,各位覺得那些功能實用、哪些功能雞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進行討論,總之結合自己需求的選擇就一定是正確的!
張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