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寫在前面:現(xiàn)階段,由于硬件的突飛猛進,任何品牌筆記本撿垃圾的情懷價值都已經大于實際價值。ThinkPad的老機型,屏幕一般都很差,尤其是搭載TN屏的機型,連日常的辦公應用都有很大影響,因此買之前一定要想好后路(忍痛接受/花大價錢改屏),同時
寫在前面:
如果你已經認清了以上七點,還想要入手一臺二手的ThinkPad來滿足自己的情懷/收藏/使用需求的話,那就請接著往下閱讀吧!我會以各個系列做區(qū)分,按不同年代來分類給出各主流系列各機型的選購建議。
T系列:脫胎于IBM ThinkPad的600系列,是主打全性能、全接口的工程師系列筆記本,ThinkPad中最為堅實可靠的型號。早期(2011年以前)是旗艦系列,后期定位逐漸下降,今天在ThinkPad的內部定位中是中高端全能商務本。
關于T系列的型號名怎么看,可以用時間簡單區(qū)別成三個大類。
2011-2012年的型號:數(shù)字一共有三位,第一位代表了屏幕尺寸,如4代表14寸,第二位代表了代數(shù)從,從0-9共有10代。最后一位數(shù)字則是小改進型號,不是每一代都有,如果有小改,則會把0變成1。T/Ti系列使用的是標壓處理器,且為可更換的PGA封裝,Ts系列使用的也是標壓處理器,但是為不可更換的BGA封裝。
2014年-2019年的型號:數(shù)字部分含義與2011-2012年一致,取消了Ti系列,原此系列的機型并入T系列。T系列除使用的是低壓處理器,不可更換的BGA封裝,Ts系列同樣使用的是低壓處理器,不可更換的BGA封裝,Tp系列除T440p,T540p使用的是PGA封裝,可更換的標壓處理器外,其余型號均使用BGA封裝,不可更換的標壓處理器。
2020年及以后的型號:命名規(guī)則進行了重新修正,將數(shù)字由原來的三位縮減到了兩位并直接用于標識屏幕尺寸,原有的后綴繼續(xù)沿用,在型號后加入gen x的字樣來表示代數(shù)及年份。
ThinkPad T420、T420i(2011)推薦指數(shù):3/10
方正,端莊,最經典的老ThinkPad外觀
7行鍵盤,屏勾、立軸、ThinkLight、藍色ThinkVantage按鈕、獨立的音量麥克風按鍵、屋檐設計全部保留,除了16:9屏幕,T420具備一臺classic ThinkPad的全部要素
作為末代搭載7行鍵盤的T系列(ThinkPad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不算的話),本代除了屏幕已經更換成了毫無追求的帶魚屏之外,基本保留了ThinkPad的所有傳統(tǒng)設計,這點在上面已經有所提及,在此不再贅述,我只進行勸退操作。首先,全系TN屏。這一年的ThinkPad只有X1和部分的X220搭載了IPS屏,并且T420上搭載的還是上下與左右可視角度都很小的菜上加菜TN,更惡心人了...(當然,有花大價錢的改屏方案,核顯機型最高上到X1 carbon2019上的那塊4K杜比HDR屏幕,只是你愿意花比撿一臺機器還要高的代價去換么?)同時,由于T420的定位不夠(比W、X、Ts都低),因此沒有通過轉接芯片得到USB3.0接口(第二年的ivy bridge才原生集成USB3.0控制器),這點同樣非常影響使用體驗。最后,這臺機器的厚度達到了30.5mm,作為對比,新銳的ThinkPad P15gen1移動工作站的非觸摸版厚度也僅為31.45mm,當年年的主流商務本放到今天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板磚機了,買來移動辦公的,真心建議三思。如果是為了7行鍵盤,那下一代的T430同樣可以魔改到7行,使用體驗卻有了質的提升。
ThinkPad T420s(2011)推薦指數(shù)3/10
正視圖證明了他和T420是一個爹生的
側面則另有乾坤
在付出了拓展性的代價后,機器的體積重量也確實陽間了一些,就看你的取舍了
相比大板磚T420,T420s的體積重量都明顯正常不少,但是拓展性也明顯有所下降。比如最明顯的變化就是CPU從PGA變成了BGA,接口的種類數(shù)量也都更少了。不過定位的提升也不是全無好處,比如T420s就自帶了USB3.0接口,只要不太在意性能,那這臺機器相比T420的易用性還是上升了的。
ThinkPad T520、T520i(2012)推薦指數(shù):3/10
因為屏幕尺寸更大,黑邊的寬度反而顯得沒那么突兀,配合上中置的鍵盤和兩側的寬音響裝飾條,個人認為顏值反而高于T420系列
這個階段的T5系列因為還是采用的標壓處理器,因此和當時的移動工作站產品線W系列共用外殼,只有主板和部分附件是有所區(qū)別的(比如內置較色儀)
早期的T系列與W系列基本上就是同一個模具換完整版/閹割版主板的關系,對T來說這是利好,能用上旗艦級W系列的模具,對W系列來說則是導致機器不可能只朝著MWS的方向優(yōu)化,這也導致在那幾年的MWS大戰(zhàn)里,ThinkPad一直處于被吊打的局面之中。單單說T520這一款,我的建議也是選T530吧。畢竟因為定位限制導致連USB3.0都沒有的辦公機...實在是差點意思。反倒是TN屏幕可視角度極差這件事因為屏幕尺寸的變大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我仍然只建議購買1080P屏幕的版本,因為剩下兩者是各方面都不行,友達V4起碼色域在線...
ThinkPad T430、T430i(2012)推薦指數(shù):7/10
與T420相比,粗看之下幾乎沒變,很容易讓人認為這兩款機型是換芯關系
但實際上變化并不小
本機作為末代的classic ThinkPad,可謂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除鍵盤外基本沒有變化的機身外觀與經典設計元素讓這臺機器給了老機身愛好者一個更先進,更現(xiàn)代的選擇,另一方面,經過簡單修改后就可以換裝經典7行鍵盤的設計也讓老鍵盤愛好者們愛不釋手。多種改屏方案也給了這臺老機器重生的機會(核顯版最高上到2K HDR屏幕,獨顯版也能上到2K高色域屏,便宜的更換1080P IPS屏幕方案全套只需要300-400元),更何況這代本身的設計也算不錯,接口種類齊全分配合理,散熱經個人測試,使用全新的雙管散熱器+7921,單烤FPU可以壓制40W的功耗,在老機器上屬于已經中上水準。同時,這一代的Intel也給了很大的助攻。22nm sandy bridge制程帶來了更小的發(fā)熱和更高的性能,讓30這一代整體都比20更涼快了(尤其是表面溫度這一方面)。原生的USB3.0接口也讓這一代機器的可用性大增(Express Card轉USB3.0方案發(fā)熱十分嚴重,并且很不穩(wěn)定)。如果對AVX2指令集沒有需求,那這一代就是老款ThinkPad T系列的集大成者,除了以今天的標準來看較為厚重外基本沒有太大的缺點,值得購買。
ThinkPad T430s(2012)推薦指數(shù):5/10
依然是T420s小改款,其實從T400s到T430s這四代的時間里,Ts系列的變化都很小,但是始終不落后,這就是合理設計的模具帶來的優(yōu)勢
T430s和當時的官方配件--750G加密硬盤鏈接的樣子,可以看出,屏框還是很寬的
和T420s一樣,是定位略高,拓展性與性能略低的全能型筆記本。由于ivy brige世代Intel擠出來一大管牙膏,使得這一代機型也基本做到了發(fā)熱與性能的平衡。同時,作為比T430更高定位的產品,在i7核顯版的型號上首次搭載了當時的新銳技術--thunderbolt 1接口。比較可惜的是,CPU均為板載的BGA型號,無法更換,并且獨顯的性能也比更厚重的T430差一些。性能上作為打字機肯定是沒問題的,換塊1080P IPS還是很便宜的,問題出在了沒法更換的CPU上。現(xiàn)階段雙核ivy bridge網(wǎng)頁已經不能開太多了,否則動畫一定會掉幀...總的來說,這機器適合不想要大板磚T430,又嫌X230掌托太小的人買來打字用。
ThinkPad T530/T530i(2012)推薦指數(shù):6/10
沉穩(wěn),敦實
這機器和W530的親戚關系從掌托上空置的較色儀位就能窺見一二
“接口大滿貫”
粗獷豪放的大屏機。同樣也是各方面都很均衡的少槽點機型。主要的問題在于甚至沒有好屏幕可以換。原裝的768P與900P屏幕都泛白,1080P廣色域屏幕泛紅。如果不在意屏幕素質,又不怎么移動,買一個來鎮(zhèn)宅或者打字都是不錯的選擇。
ThinkPad T440(2013)推薦指數(shù):1/10
不將就變不講究
丑就一個字
2014年,ThinkPad整體轉向到輕薄化設計與超極本的第一年。ThinkPad的設計部門也許是集體喝多了?直接拿出來這么個玩意...丑先不說,說說里面的一堆大坑...1.四代低壓處理器性能羸弱,不能滿足日常所需,2.機器的內存居然是板載+插槽的,并且板載內存并不是標配...3.獨顯版沒有底座接口...4.新的指紋識別無論是速度還是準確性都被老款吊打。更何況,hotwell時代的低壓性能仍然不太夠日常使用,不如稍微加錢去看第二年修正了大量bug+性能終于到了堪用級別的50世代機型。別買就完事了。
ThinkPad T440s(2013)推薦指數(shù):2/10
比T440稍好,但是好的有限
相對于T440的腦殘程度有所降低,但是五合一觸摸板+hotwell低壓的組合讓它仍然不值得購買。還是那句話,看看下一代吧。
ThinkPad T440p(2013)推薦指數(shù):4/10
為了給后置電池留出足夠大的空間,風扇被直接壓縮成了12寸機型的大小,成為了這臺機器散熱的最大桎梏
坊間傳聞稱聯(lián)想甚至有在這機器上開發(fā)14寸標壓移動工作站W(wǎng)440的考慮(參考T540p與W540的關系)...不過最后計劃應該是擱淺了
總的來說,本機的定位還是比較高的,不管是數(shù)量眾多的CPU配置,還是齊全的內外接口,抑或是單獨使用的100wh大電池,都可以看出聯(lián)想對于這臺機器的重視程度。相比后面敷衍的T460p、T470p,這臺機器個人認為在設計上是更走心的。可惜,受限于電池導致體積過小的風扇與鰭片限制了這臺電腦的性能發(fā)揮,單烤成績只有約37w,甚至不如T430(但是這一待CPU的進步不小,性能可不比T430差)。同時觸摸板也是這一代的共同大缺陷了。考慮到這是末代的立軸14寸ThinkPad機型,如果個人動手能力較強,可以在進行大量改動的情況下購買。(個人推薦的改動包括更換五鍵觸摸板、換高色域屏幕、換4712mq這類低功耗四核,自行修改散熱等)
ThinkPad T540p(2013)推薦指數(shù):4/10
相比“流產”的W440,T540p的姐姐命運則更為悲慘,直接無懸念當選為ThinkPad歷史上表現(xiàn)最差的一代移動工作站,因為搭載了規(guī)格的顯卡,散熱壓力沒有那么大,因此T540p的命運已經好很多了
最后一代15寸T系列與旗艦移動工作站W(wǎng)系列共用模具(畢竟W馬上給砍了),后續(xù)T5全變成了低壓機型
末代的標壓立軸15寸T系列。本身還是W540換皮,因為顯卡配置較低,所以散熱也相對稍微好了一點點。如果你愿意花大價錢,還有高色域高分的3K屏可選,也算是中規(guī)中矩的中高端大屏筆記本。但是低配的屏幕閹割太過嚴重,甚至都不好自己更換,這是比較坑的地方。買的時候建議好好考慮下自己是否需要這種價格昂貴,沒有性能更沒有便攜性,也沒有什么經典元素值得紀念的東西。
ThinkPad T450(2015)推薦指數(shù):3/10
T440的滑鐵盧后,聯(lián)想緊急修改了包子餡,也就是主板部分,但是皮卻沒變,當然,觸摸板的實體三鍵還是加回來了的
T440基本可以說的上是一無是處了,T450則算是修復了大量愚蠢設計后推出的補救產品。雙內存插槽吐出來了,核心配置升級到了boardwell+maxwell,實用性也大大上升(但是搭載獨顯就沒有底座拓展塢接口的問題依然存在)。但是笨重的外觀,和全系無一幸免的TN屏幕讓它仍然不那么值得購買。
ThinkPad T450s(2015)推薦指數(shù):5/10
重量信息 | 內0外3C | 內3C外3C | 內3C外6C |
集成顯卡非觸摸 | 1.48kg | 1.59kg | 1.77kg |
集成顯卡觸摸 | 1.72kg | 1.82kg | 2.01kg |
雙顯卡非觸摸 | 1.48kg | 1.59kg | 1.77kg |
雙顯卡觸摸 | 1.72kg | 1.83kg | 2.01kg |
要說ThinkPad這五代出神機是真不假,在8代性能大躍進之前,我個人最推薦的低壓T系列ThinkPad同樣出現(xiàn)在這一代。不錯的便攜性與性能,優(yōu)秀的拓展性,勉強能用的屏幕,加上Ts上的末代power bridge。T450s可以說是又一塊里程碑了,在這之前,消費級的HDMI接口從沒有在專業(yè)的ThinkPad系列上出現(xiàn)過,而VGA則一直是標配。這一傳統(tǒng)也到T450s為止。下一代的ThinkPad隨著原IBM的元老們的逐漸飄零,又將迎來一次巨變。
ThinkPad T550(2015)推薦指數(shù):3/10
從這一代開始,15寸T系列5年都只有低壓產品,并且都是由當年的14寸T系列拉皮/超級小改而來。直到2020年ThinkPad T15p出現(xiàn)
重量信息 | 無內置電池,外置6C | 3C+3C | 3C+6C |
集成顯卡非觸摸 | 2.23kg | 2.13kg | 2.29kg |
集成顯卡觸摸 | 不提供 | 2.27kg | 2.43kg |
雙顯卡非觸摸 | 2.27kg | 2.17kg | 2.32kg |
雙顯卡觸摸 | 不提供 | 2.31kg | 2.46kg |
從前的15寸生產力本變成了真大屏娛樂本,笨重的外殼和從T4拉皮而來的主板也處處體現(xiàn)著敷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有3K分辨率(這個分辨率也非常短命)的高色域IPS屏,但是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總的來說,變到低壓之后的15寸T系列都沒什么購買價值,除非你個人喜歡15寸大屏商務本,或者剛需小鍵盤,否則說實話沒有太大選購價值。
ThinkPad T460(2016)推薦指數(shù):3/10
T450的模具(T440的殼)再傳一代,在這一代,T系列里定位更高的T460s,T460p都換裝了新一代的按壓式指紋識別,但是T系列依然使用祖?zhèn)鞯幕瑒邮街讣y識別
接口什么的自然也是老一套,彼時正處于USB-c普及的前夜,只有那一年的性能旗艦P系列上了兩個USB-c
但是這一代的ID設計還是有了很大變化的,一方面是Lenovo的logo更新了(個人覺得新logo顏值大增),另一方面是位置挪到了ThinkPad logo的對角,并且變成了低可視設計
重量信息 | 無內置+6C | 3C+3C | 3C+6C |
集成顯卡非觸摸 | 1.74kg | 1.73kg | 1.87kg |
集成顯卡觸摸 | 1.77kg | 1.76kg | 1.90kg |
雙顯卡非觸摸 | 1.75kg | 1.77kg | 1.91kg |
雙顯卡觸摸 | 1.78kg | 1.80kg | 1.94kg |
T440那個殼子到這已經傳了三代了,雖然沒有IBM時代的那些真祖?zhèn)髂>邥r間長,但是對于一個不那么講究的模具來說,三代已經足夠讓它從一般般變成落后時代了。不過這一代模具的1080P終于上了IPS了,實在是可喜可賀,其他方面,無論是停航母邊框還是直逼2kg的重量...如果是買來自己用,能加錢建議加錢T460s,加不了去看看T450s吧...
ThinkPad T460s(2016)推薦指數(shù):6/10
全員X1化的開端--次旗艦輕薄Ts系列上了X1代表性的楔形設計
按壓式指紋,識別率個人感覺和之前的滑動式沒有明顯區(qū)別,都得刷個三五次才能進去,易用性還不如輸密碼
T460s開始了ThinkPad設計全面X1化的風潮。楔形的引入讓它的外形吸引人了許多,同時,對于拿來用的人來說,全系標配IPS屏也省去了加錢上高配屏幕/自己換屏的煩惱。相比T450s,同時,本機的定位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前者是長續(xù)航,高拓展,近似理解為T系列的輕薄款。而從這一代開始,Ts變成了X1 carbon的全能版本,加厚一點,接口增多,加上獨顯。這兩種路線可謂涇渭分明,在筆記本整體輕薄化的大時代下,ThinkPad的選擇還算是挺成功的。
ThinkPad T460p(2016)推薦指數(shù):4/10
笨重且內部結構安排失當,散熱非常一般,個人不是非常喜歡
看這大邊框...
重量信息(本機無內置電池) | 3C | 6C |
集成顯卡版本 | 1.81kg | 2.13kg |
雙顯卡版本 | 1.83kg | 2.15kg |
由于boardwell的標壓U來的太晚,T440p的模具撐著賣了兩年,直接切到了skylake的版本。這次聯(lián)想倒是十分痛快的全切了新模具。并且也全系標配了IPS屏。然而新模具的散熱情況不是很好,并且給人的感覺仍然十分笨重,再加上這時候的14nm仍然沒有打磨好,說實話選購價值也不是特別高。
ThinkPad T560(2016)推薦指數(shù):4/10
因為上一代的T550是全新模具,因此這一代順理成章的沒有更新模具
重量信息 | 無內置電池,外置6C | 3C+3C | 3C+6C |
集成顯卡非觸摸 | 2.35kg | 2.22kg | 2.43kg |
集成顯卡觸摸 | 不提供 | 2.23kg | 2.42kg |
雙顯卡非觸摸 | 2.39kg | 2.25kg | 2.47kg |
雙顯卡觸摸 | 不提供 | 2.27kg | 2.46kg |
相比上一代是純refresh的關系,把boardwell升級到skylake就完事了,順便砍了一個m.2接口。另一個小升級點則是屏幕,HD+分辨率的TN屏終于死在了歷史的長河中,F(xiàn)HD的IPS屏取而代之,只要別貪便宜撿丐中丐,那屏幕基本都是可以看的級別了。也正是因為到手可用性比T550更高,本機的得分相比T550上漲一分。
ThinkPad T470(2017)推薦指數(shù):4/10
ThinkPad官方的渲染圖是有問題的,真機上的“T470”字樣沒有這么大
這一代的模具是全新設計的,因此得到了更窄的邊框,全新的雷電3接口,更重要的是IR攝像頭被首次引入了ThinkPad之中,在ThinkPad指紋無論是識別率還是識別速度都很爛的今天,紅外攝像頭無疑是一種更優(yōu)雅與快捷的方式
官方渲染圖,基本標明了聯(lián)想神奇的固態(tài)轉接卡以及wwan與內存插槽的位置
重量信息 | 3C+3C | 3C+6C |
鋁合金A殼 | 1.58kg | 1.78kg |
PPS(塑料)A殼 | 1.65kg | 1.85kg |
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升級是終于換了模具,邊框更窄,重量更輕,做工更好,并且首次推出了金屬A殼的版本,質感上了一層樓。有人說這機器是T450s的精神續(xù)作,我個人是比較同意的。新加入的IR攝像頭對登錄識別效率有很大的提升,這點好評。有一堆6代U的型號是因為6代U是官方支持win7的。但是和所有的其他7代U的筆記本一樣,天堂太遠,8代u太近。等下一代吧。
ThinkPad T470s(2017)推薦指數(shù):6/10
全速雷電3!
其他部分和T460s基本保持一致
這一代的模具還是基本沒變,但是取消了上一代的雞肋獨顯,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廉價版X1 Carbon。也是因為省下了獨顯所占用的PCIE通道,這一代所搭載的雷電3也是PCIE3.0x4的全速版。這也是到目前為止T系列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代擁有全速雷電接口的產品。其他方面本作也沒有太大亮點了,因為下一代的光芒太過耀眼,可能整個T系列都再難望其項背了。
ThinkPad T470p(2017)推薦指數(shù):4/10
就是上一代的refresh,即只更新核心配置的升級
重量信息(本機無內置電池) | 3C | 6C |
集成顯卡版本 | 1.74kg | 1.89kg |
雙顯卡版本 | 1.82kg | 1.96g |
由于定位所限與成本控制,T系列中最需要雷電的型號反而沒有上雷電,我還能說什么呢?再加上kabylake的標壓U實際上是Intel這幾年里最慘的一代,僅過了一年就被下一代低壓U錘爆,這機器真的看看就好。當然,你說你就要收藏末代標壓14寸T系列,那就請當我前面在放屁。
ThinkPad T570(2017)推薦指數(shù):3/10
基本已經沒有什么存在感的T5系列也迎來了一次更新,這次是把出風口又挪到了左邊,真折騰...
新模具還引入了窄邊框設計,受機身寬度縮短的影響,鍵盤功能區(qū)的按鍵被縮窄了
最后一代支持power bridge技術的T5系列模具誕生。由于窄邊框化,ThinkPad再沒有了全尺寸的,帶數(shù)字小鍵盤的內置鍵盤。其他方面本機也只能說是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亮點可言。對某些特殊設計有需求的(比如power bridge),看下一代。
ThinkPad T480(2018)推薦指數(shù):6/10
2018年不僅是Intel第一次“急了”,推出核心大增長的coffee lake的一年,也是ThinkPad家族幾乎全員神機的一年
由于拓展塢從下部接口變成了側部接口,T480也順勢引入了雙USB-c的設計,對日常使用也是極大利好
重量信息 | 3C+3C | 3C+6C |
集成顯卡,鎂合金A面 | 1.58kg | 1.78kg |
集成顯卡,塑料A面 | 1.65kg | 1.85kg |
雙顯卡,鎂合金A面 | 1.60kg | 1.80kg |
雙顯卡,塑料A面 | 1.67kg | 1.87kg |
如果你想要一個ThinkPad的機型,主打續(xù)航,那就買T480沒錯了。4C8T的CPU,mx150的GPU保證了性能,1080P開始均為IPS屏幕保證了觀看性,齊全的接口和強大的拓展性也保證了使用上的便捷性。同時,這也是最后一代使用5.5mm,粗桿紅點的機型,可以直接套上老ThinkPad的三種紅點使用,堪稱紅點使用體驗最好的新ThinkPad,沒有之一。要續(xù)航,最高96wh電池隨你造。如果價格合適,對續(xù)航的在意程度大于對對重量的在意程度,那就推薦選購。
ThinkPad T480s(2018)推薦指數(shù):8/10
它的表現(xiàn)說是一代天驕也毫不為過
Ts的最佳定位個人認為就是在這一代上
同樣支持CS18底座拓展塢
正面邊框確實比X1稍寬,但是也是不錯的水平了
在小新Pro出現(xiàn)的一年之前用單風扇雙熱管做到了小新Pro13一樣的散熱水平的神機,充分體現(xiàn)了ThinkPad強大的散熱功底。在散熱強悍的同時,鍵盤手感,接口種類與數(shù)量(甚至搭載了更高定位的X1 Carbon都沒有的全尺寸SD讀卡器),機身的厚度,電池容量也都沒有受到影響,這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甚至可以說這臺機器除了雷電3是半速的,基本沒有缺點。因此,如果想要一款這幾年的經典ThinkPad用于使用與收藏,我認為這款是很合適的。
在80這一代中,X1 Carbon,T480s,T480的區(qū)別不止在于其定位不同,更重要的是三者所面對的人群也是不同的。T480面對的是需要長續(xù)航的人群,因此提供了power bridge技術。T480s面對的是需要性能的全面型用戶,因此在維持了盡量豐富的接口后,縮小了機身體積并且加強了散熱。而X1 Carbon針對的是需要極致便攜的用戶,因此用降低性能,縮減接口為代價換來了更輕薄的機身,從而使這三者做到了真正的高低有別,互不干涉。但是在2019年,聯(lián)想取消了長續(xù)航的power bridge技術,轉而試圖讓新的T490來承接上一代T480的高性能全能型定位,卻因為T系列本身的成本問題導致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曾經的T皇T490s也因為定位被占,淪落到使用X390主板,基本喪失了高性能與拓展性。X1 Carbon則為了輕薄,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鍵盤動起了刀子。3mm紅點與1.5mm鍵程的鍵盤便是這一代的代表產物。現(xiàn)在的問題是Ts已經完全淪為了廉價版X1沒有自己的特色,T系列也做不好原來Ts該做好的事。如果哪天聯(lián)想意識到了長續(xù)航仍然是商務人士所需要追求的方向,給新的T系列用回方形機身,上99wh級別的電池,讓Ts重回全能高性能定位,那可能就是T系列要復興的時候要到來了。
ThinkPad T580(2018)推薦指數(shù):5/10
就是T570refresh,當然,全新的指紋識別,黑閥這類小配件是加上了的
T580相比T570肯定是值得買一些的。首先是吃到了后發(fā)的技術紅利,8代U和MX150都是很大的升級,其次末代的power bridge技術也算是為ThinkPad 者20年的筆記本電腦多電池設計的歷史畫上了一個句號。屏幕素質也有所提升,不用太擔心買到垃圾TN屏回來活受罪了。如果價格合適,比較推薦撿。
ThinkPad T490、T490 Secure Access / Healthcare Edition(2019)推薦指數(shù):5/10
受限于成本,這機器的散熱水平就非常一般了,好在顏值不錯,拋棄了power bridge后,便攜程度也有了一定上升
輕薄化設計的再下放,T系列也開始采用楔形設計了
側邊框也收窄了,顏值也相對高了一些,這機器國行有一個2K屏版本,非常值得一撿
從T490這一代開始,每一代的T系列還會提供一個為醫(yī)療工作者打造的Secure Access / Healthcare Edition版本,主要特點包括內建FIPS-201 CrossMatch指紋閱讀器提供行業(yè)標準的個人身份驗證。射頻識別讀卡器利用現(xiàn)有的身份證基礎設施,實現(xiàn)簡單、安全的登錄過程,以及對機身表面進行特殊的抗菌處理
分辨率 | 觸摸 | 種類 | 亮度 | 對比cu度 | 色域 | 特點 |
1366x768 | -- | TN | 220 | 4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 | IPS | 25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觸摸 | IPS | 30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800:1 | 72%NTSC | LP低功耗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1000:1 | 72%NTSC | EP防窺 |
2560x1440 | -- | IPS | 500 | 1500:1 | 100% Adobe RGB | Dolby Vision?, HDR |
重量信息 | 重量 |
低功耗/2K | 1.46 kg |
EP防窺 | 1.61 kg |
768P | 1.53 kg |
FHD觸摸/非觸摸 | 1.55 kg |
輕薄化在ThinkPad上的又一次普及,T系列也上了X1 Carbon的楔形機身。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楔形機身可以極大的增加筆記本的輕薄感(在機身厚度一致的情況下),但是對于低端機型來說,楔形機身設計會造成機身內部空間的極大浪費(成本不夠定制貼合機身的配件)。同時,繼承了去年T480s定位的T490由于成本所限,散熱水平與電池容量也有了大幅倒退。但是對于自己買來用的用戶來說,國行有一個i5-8265U+MX250+2K杜比屏的配置,撿來辦公挺不錯。
ThinkPad T490s(2019)推薦指數(shù):5/10
T皇的沒落......
真正的廉價版X1 carbon
這一代還引入了銀色A面的鋁合金版本,上方的天線帶非常顯眼
分辨率 | 觸摸 | 種類 | 亮度 | 對比度 | 色域 | 特點 |
1920x1080 | -- | IPS | 25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觸摸 | IPS | 30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800:1 | 72%NTSC | LP低功耗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1000:1 | 72%NTSC | EP防窺 |
2560x1440 | -- | IPS | 500 | 1500:1 | 100% Adobe RGB | Dolby Vision?, HDR |
重量信息 | 重量 |
銀色(鋁合金A殼)版本 | 1.49kg |
黑色(CFRP A殼)版本搭載FHD低功耗/2K杜比時 | 1.27kg |
黑色(CFRP A殼)版本搭載FHD觸摸/非觸摸/防窺屏時 | 1.35kg |
由于T系列的定位變成了之前Ts的輕薄全能(T490的表現(xiàn)實在是稱不上高性能了),Ts的定位變得空前的尷尬,只能去做一個廉價版的X1 Carbon了。但是ThinkPad又沒舍得給T490s單開一塊主板,于是曾經的T淪落到了和X系列共用一塊主板...倒是由于14寸的內部空間較大,在2019年ThinkPad內置電池容量普遍縮水的大背景下,仍然搭載了57wh大電池,算是唯一的優(yōu)點吧。
ThinkPad T495(2019)推薦指數(shù):6/10
相比T490,主要區(qū)別就是換裝了AMD的CPU,取消了獨顯
CPU型號 | 核心顯卡 |
Ryzen 3 PRO 3300U | AMD Radeon Vega 6 |
Ryzen 5 PRO 3500U | AMD Radeon Vega 8 |
Ryzen 7 PRO 3700U | AMD Radeon Vega 10 |
分辨率 | 觸摸 | 種類 | 亮度 | 對比度 | 色域 | 特點 |
1366x768 | -- | TN | 220 | 400:1 | 45%NTSC | -- |
1920x1080 | -- | IPS | 250 | 700:1 | 45%NTSC | -- |
1920x1080 | 觸摸 | IPS | 300 | 700:1 | 45%NTSC | --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800:1 | 72%NTSC | 低功耗 |
1.57 kg |
相比T490,內部的主要區(qū)別就是WLAN網(wǎng)卡是可以更換的,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升級WIFI6.其他的主要區(qū)別就是AMD版本的性價比更高。除了基本買不到高色域屏幕外,還是很值得撿來辦公的。當然,如果還有閑錢,買下一代的T14 gen1 AMD會更劃算些。
ThinkPad T495s(2019)推薦指數(shù):4/10
CPU型號 | 核心顯卡 |
Ryzen 5 PRO 3500U | AMD Radeon Vega 8 |
Ryzen 7 PRO 3700U | AMD Radeon Vega 10 |
分辨率 | 觸摸 | 種類 | 亮度 | 對比度 | 色域 | 特點 |
1920x10;80 | -- | IPS | 25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觸摸 | IPS | 30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800:1 | 72%NTSC | LP低功耗屏幕 |
1920x1080 | -- | IPS | 400 | 1000:1 | 72%NTSC | EP防窺屏幕 |
重量信息 | 重量 |
搭載FHD防窺屏時 | 1.31kg |
搭載FHD低功耗屏幕時 | 1.25kg |
搭載FHD觸摸/非觸摸屏幕時 | 1.33kg |
和T490s一樣,把X系列主板塞到14寸殼子里的產物。這機器國內比較難碰到,并且除了續(xù)航之外也沒有太大亮點,如果預算有限一般更推薦去撿T495,如果預算還能漲,那T14/T14s的銳龍版更值得撿一些。
ThinkPad T590(2019)推薦指數(shù):4/10
在拉皮主板這件事上連演都不愿意再演一下的T590同學,就是T490的放大版
可能也是考慮到15寸的適用面更少的原因,T590甚至沒有AMD版
分辨率 | 觸摸 | 種類 | 亮度 | 對比cu度 | 色域 | 特點 |
1920x1080 | -- | IPS | 250 | 700:1 | 45%NTSC | |
1920x1080 | 觸摸 | IPS | 250 | 700:1 | 45%NTSC | |
3840x2160 | -- | IPS | 500 | 1200:1 | 45%NTSC | Dolby Vision?, HDR |
重量信息 | 重量 |
4K屏 | 1.74kg |
FHD非觸摸 | 1.81kg |
FHD觸摸 | 1.81kg |
例行更新之T14拉皮版T15,相比T14一共有三個區(qū)別:1.屏幕拉到15寸;2.鍵盤增加了數(shù)字區(qū);3.電池擴大到了57wh。別說和小新打了,就和自家的ThinkBook15打,也得被揍趴下,哦對,人家還是全新打你二手價...ThinkPad啊...長點心吧...
二手T590差不多就這價格...
京東
¥ 5699.00
去購買
ThinkPad T14 Gen 1 (Intel)、ThinkPad T14 Secure Access / Healthcare Edition Gen 1(2020)推薦指數(shù):2/10
U1S1,這個醫(yī)用版的指紋和“抗菌圖層”我個人還是有點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