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月見底,3月將至,隨著雨水節氣的來到,豬價終于迎來了小幅回暖!由于年后豬肉消費斷崖下跌,豬價行情低迷不振,市場看衰情緒反撲,生豬出欄數量加快,豬肉供給階段過剩,配合屠企壓價殺跌,導致年后豬價一路下滑,局部地區甚至一度跌至5元區間。不過隨著
2月見底,3月將至,隨著雨水節氣的來到,豬價終于迎來了小幅回暖!由于年后豬肉消費斷崖下跌,豬價行情低迷不振,市場看衰情緒反撲,生豬出欄數量加快,豬肉供給階段過剩,配合屠企壓價殺跌,導致年后豬價一路下滑,局部地區甚至一度跌至5元區間。
不過隨著市場臨儲豬肉收購的啟動,加上飼料上漲,基層養豬戶抗價惜售的增多,隨著終端生豬到貨的減少,市場有了微弱的看漲情緒,豬價行情開始企穩止跌,局部呈現反彈上漲的態勢。那么問題來了,當前豬價真的跌到底了嗎?隨著地方收儲的接連發力,生豬價格有沒有希望迎來一波行情上漲呢?
24日豬價跌少漲多
根據豬價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24日,國內外三元平均價格為12.41元/公斤,環比弱勢反彈0.02元,由于豬價觸底,豬肉收儲再次啟動,市場養殖端看漲好轉,疊加南方雨雪天氣增加,生豬外調短期受阻,市場供需博弈加劇,豬價迎來窄幅調整,豬價行情跌少漲多,局部迎來反彈上漲。
具體來看,今日豬價呈現橫盤企穩態勢,不僅北方觸底反彈明顯,南方銷區也有跟漲跡象,除了華東局部豬價還在小幅回落以外,國內大部分地區已經企穩調整。其中東北地區漲幅明顯,單日上漲0.1~0.2元/斤,生豬均價漲至5.8~6.1元/斤,華南地區震蕩偏強,單日上漲0.05~0.1元/斤,屠企報價6.2~8.1元/斤,華東地區跌勢減緩,安徽下跌0.05,江蘇下跌0.1元,豬價維持在6.1~6.8元/斤。
豬價雖然漲幅有限,但是能夠迎來企穩反彈,對于連跌數日的養豬戶來說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利好消息。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按照目前的豬價走勢來看,不出意外的話,短期內隨著養殖端抗價惜售的帶動下,豬價上漲的局面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個利好來襲!地方收儲開始發力!
豬價行情跌破底線,養殖戶首當其沖,按照目前的養殖成本,生豬養殖的盈虧線大概在15.5元/公斤左右,而如今生豬均價已經跌至12元附近,意很明顯豬價不僅跌破養殖防線,而且已經進入深虧階段,養豬戶出欄一頭250斤的商品標豬,意味著頭均虧損或達300元以上,甚至更多。
而為了穩定生豬價格,防止生產大起大落,各地豬肉收儲已經開始陸續啟動,繼四川,湖北,江西以外,吉林,重慶也因豬價跌至一級預警,相繼啟動了豬肉收儲工作。雖然豬價拐點和新一輪生豬周期還沒有來到,但是地方臨時收儲的積極反應,也在一定程度上給養殖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至少短期內豬價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跌幅,畢竟收儲有利于緩解階段性養豬戶的出欄情緒,這也是近期豬價企穩增多,局部能夠迎來行情反彈的主要原因。那么接下來豬價走勢如何?收儲真的能夠拉動豬價迎來行情上漲嗎?
豬價行情要上漲了?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內隨著地方豬肉收儲的發力啟動,以及養殖端抗價惜售出欄的減少,生豬價格會有震蕩橫盤企穩反彈的表現,但是長期來看,豬價上漲仍然困難重重,想要扭轉乾坤更是不太可能。
一方面豬肉收儲數量有限,對于市場供給影響不大。以四川為例,全年生豬出欄為6000萬頭,這次地方收儲不過上萬噸左右,對比生豬出欄數量,萬噸收儲可謂是杯水車薪,而在湖北地區,本次豬肉收儲數量更少,只有區區的1300萬噸,其余的寧夏,吉林,重慶等地,雖然收儲數量還沒有完全公布,但是通過其他省份對比,本輪收儲數量想必也不會太多。
另一方面,生豬供給還在增加。根據農業農村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底國內生豬存欄數量為4.49億頭,能繁母豬存欄數量為4329萬頭,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的105.6%,按照目前的母豬存欄數量,一季度國內生豬出欄數量還會繼續增加,豬肉供給寬松程度也會明顯高于往年同期。
最重要的是,生豬供給持續增長,豬肉消費卻是疲軟不振。年后傳統消費淡季就不用說了,雨水過后,天氣回暖,人們普遍飲食清淡,豬肉銷量也會逐步下降。加上疫情持續影響,餐飲行業反彈不力,一季度豬肉消費需求提振力度也會不及預期水平。同時受市場整體看衰后期的影響,屠企抄底入庫積極性下降,后續豬肉消費缺乏有利支撐。
因此,目前來看,豬價雖有企穩跡象,但是也不過只是臨儲收購,以及養殖端的抗價抵觸,造成一個階段反彈上漲的假象,一旦豬肉收儲完成結束,行情下跌還會再現,這點也是毋庸置疑的。養豬戶也要趁著豬價反彈,盡快安排出欄計劃,千萬不要盲目貪高戀戰,及時變現,保存實力才是王道!對此你是怎么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劉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