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編者注:想對沛嘉的估值心里有數,就要了解最為相似的啟明醫療。啟明在商業化上快沛嘉一步,并且同時得到騰訊早期投資人的看好,領先的啟明醫療到底值多少錢,券商是如何估值啟明醫療的?本文券商估值部分摘選自中金、招商證券編輯Oliver近期諾誠健華、
編者注:想對沛嘉的估值心里有數,就要了解最為相似的啟明醫療。啟明在商業化上快沛嘉一步,并且同時得到騰訊早期投資人的看好,領先的啟明醫療到底值多少錢,券商是如何估值啟明醫療的?
本文券商估值部分摘選自中金、招商證券
編輯Oliver
近期諾誠健華、康方生物二只新股的上市點燃了醫藥打新的熱潮,在沛嘉醫療還未上市之時,不少打新者已經暗暗猜測,沛嘉醫療首日至少會有30%的漲幅,投資者對沛嘉醫療的熱烈期盼可見一斑。
想知道沛嘉醫療到底成色如何,可能先要從已經上市,并且已經給出年報的啟明醫療-B來做推測。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一、 沈南鵬、張磊一同看上的啟明醫療
經導管瓣膜治療醫療器械,在中國市場中該領域僅有四家企業擁有臨床試驗,或擁有更后期階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沛嘉醫療便是其中一家。
與沛嘉醫療相比上市更早的就是啟明醫療,啟明醫療同樣被眾多投資大佬所看好,騰訊早期的投資人沈南鵬、張磊同時成為了啟明醫療的股東。啟明醫療也是在這個賽道里走的最快的企業,首日上市,啟明醫療便上漲30.45%,市值達169億港元。
二、營收高增、成本逐漸下降的啟明醫療
營收高速增長
2017年,啟明醫療營業收入為0.18億元;2018年啟明醫療營業收入達1.15億元,同比增長538.88%;2019年,啟明醫療一代 TAVR 產品 VenusA-Valve 于 2019 年實現收入 2.32 億元,同比增長 104.0%,占收入比重約 99.5%;第二代二尖瓣主動脈導管系統TAV8 貢獻收入 120 萬元,占總收入比重 0.5%。啟明醫療的收入高速增長。
成本管控良好
相對于飛速增長的營收,啟明醫療的營業總支出控制較好,在營收翻倍的情況下,2019年啟明醫療的營業總支出同比增長只有43.2%。并且啟明醫療旗下 Keystone 開發的腦保護裝置 TriGUARD3 已于 3 月 4 日獲得歐盟批準上市。啟明醫療陸續推進各項產品商業化進展,2020 年存在諸多看點。
三、券商如何看待啟明醫療的估值?
中金十分看好啟明醫療
中金認為, 2019、2020、2021年,啟明醫療能保持接近每年翻倍的營收增速,并且有望在2020年實現8千萬人民幣凈利潤,并且中金給出了目標價 60.06 港幣,這個價格實際上對應 2021 年 60 倍 市盈率,2022 年 48 倍市盈率,中金十分看好啟明醫療。
招商證券則更為謹慎
招商證券則采用外國同行作為啟明醫療的參考同行。如上表所示,美國的主要TAVR同行的平均加權估值為6倍的2021年預測市銷率,而國內同行港股估值則為4倍。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國內同行都沒有與啟明類似的產品組合。在參與TAVR/TPVR的跨國公司中,Medtronic、 Abbott Labs和Boston Scientific具有跨多個醫療科技產品線的多元化產品組合,Edwards Lifescience則更專注于經導管心臟病治療產品。因此,應用Edwards Lifesciences的估值作為參考點,并采用30%的折扣,以反映兩者市場地位及經營規模的差別。
招商證券對啟明醫療2024年預測銷售使用6倍的前瞻市銷率并折現回2019年末,股權價值估值為人民幣98億元。
招商、中金同樣看好啟明業績增長
雖然對估值的看法不同,但是中金和招商一同給出了啟明醫療未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
四、沛嘉估值可參考啟明
沛嘉醫療同樣是心臟瓣膜賽道上國內四個玩家之一,在這個高速增長并處于相對初期的行業,這四個玩家未來都存在著大量的機會。關于即將上市的沛嘉醫療的估值,可以參照啟明醫療來估算,目前啟明的產品最為領先,并已經落地,所以沛嘉的估值在短期內可能很難高于啟明醫療。關于未來遠期的估值,可能要跟隨企業的業績和產品研發情況來判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于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交易平臺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