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完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我們假定有這樣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壓力的情景更可怕。面對這些壓力,需要我們學會如何去釋放,小雯老師在這里簡單列出了一些關于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壓力大怎么緩解
1、早起。在你的家人醒來前一小時起床,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
2、同你的家人和同事共同分享工作的快樂。
3、一天中要多休息———甚至每10分鐘休息一次,從而使頭腦清醒,呼吸通暢。
4、利用空閑時間鍛煉身體。
5、不要急切地、過多地表現自己。
6、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盡善盡美的。
7、學會說“不”。
8、生活中的顧慮不要太多。
9、偶爾可聽音樂放松自己。
10、培養豁達的心胸。
人們應對不良事件時最積極也是最成功的方法,也就是常說的“化悲痛為力量”。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事件對人們的不良影響,讓不良事件激發起人們前進的動力。
睡足覺
美國疾病管理預防中心調查發現,充足睡眠不僅有益美容,也能改善健康狀態,減輕心理壓力。克瑞頓大學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有慢性壓力積累癥的人,睡眠時間短淺;而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有壓力。要斷絕這種惡性循環,就要設法早睡,保證充足睡眠時間。
運動
運動能減少皮質醇的分泌,有助緩解壓力。皮質醇是人在感覺不安、憤怒或恐怖時,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激素,累積后或會傷到內臟。此外,運動還能刺激大腦下垂體分泌內啡肽,這種神經遞質能令人產生快感,放松心情。美國疾病管理預防中心推薦一周最少有兩天做一次全身運動,或每周進行兩個半小時的快走運動等有氧運動。
為降低難度,也可以把快走運動拆開時間段進行,比如一周五天,每天散步三次,每次十分鐘。
此外,練瑜伽也能排解壓力。愛荷華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讓參試者把腳浸泡在冰水里,令其心理緊張產生壓力,結果顯示,參試者中的瑜伽教練比初練者更不易產生“發熱反應”———即身體感受外界刺激后,產生心理壓力時所引起的應激反應。這種反應持續發生就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哮喘、憂郁癥等健康問題。
冥想
眾多研究顯示,冥想有諸多好處,如緩解壓力、降血壓、預防憂郁癥復發等等。
亞特蘭大市埃默里大學的調查顯示,正確的冥想是把意念集中于呼吸,借以調整意識的坐禪,它有助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癥的治療。
開懷大笑
開懷大笑也適用于緩解壓力。美國洛瑪連達大學研究發現,參試者看了喜劇片后,皮質醇以及腎上腺素的分泌也都會減少,內啡肽的分泌則會增加。同時牛津大學的研究也發現,笑還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增強人對疼痛的耐受性,緩解肉體疼痛對人造成的心理壓力。
有計劃地擔憂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發現,一天專門抽出30分鐘時間擔慮,有助緩解心理壓力。研究指出,安排出固定的時間去思考需要擔憂的問題,而不是浪費過多時間與精力去作無謂地憂慮,更有助于把心思集中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上,能更有效地減輕心理壓力。
這樣也能有效地減少抱怨。英國肯特大學研究發現,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面臨困難時就算已向人傾吐煩惱,心情也只會更低落,心理壓力會更大,因為他們永不滿足,一直在抱怨。美國愛荷華大學心理學布西曼教授也對此作出過解釋,稱不管有無完美主義要求,抱怨都只會令心理壓力有增無減。所以遇到困難,最好是采用以下三個措施去排解:1、接受并了解自己目前狀況;2、試著對狀況一笑了之;3、要有“在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的積極想法。
何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