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真的是太快了。在短短20年的時間內,中國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多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有些突然。
但我國的經濟發展,從來都沒有任何的僥幸。我國的快速發展,和我國的長遠戰略規劃是有著直接關系的,而中國重新加入到WTO中,也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那么,下面就為大家揭秘:加入WTO僅僅20年,中國怎么就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中國靠的是什么?
要想知道為什么中國在加入WTO以后,經濟發展速度會這么快,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WTO。
WTO的全稱叫世界貿易組織,原本的名字叫關貿總協定,是1947年10月30日由當時的世界主要強國在日內瓦達成協議組成的。中國本身也是關貿總協定的初始締約國之一。
在關貿總協定中就明確的規定了,要大幅度降低各個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關稅,逐漸地削減在整個國際社會內部的貿易壁壘。而且各個締約國,不能在相互的經濟貿易交流的時候設置貿易障礙。
從簡單來講,就是各個國家加強互相的貿易往來的同時,必須要逐漸地減少甚至直接取消關稅,來進一步促進整個世界貿易市場的形成。
但是,關貿總協定同樣有著自己的缺點,因為它本身并不是一個在國際社會內部有著絕對廣泛性的協定。更多的是各個締約國之間的一個多邊貿易協定,所以關貿總協定能惠及的國家,只有協定的各個締約國,而沒有辦法惠及到整個世界。因此,在上個世紀90年代,關貿總協定更進一步,成為了現在的WTO。
WTO本身是在關貿總協定的基礎上建立的,WTO擁有著廣泛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只要加入WTO的國家,都可以享受削減關稅的紅利。每一個WTO的成員國,都必須向對方逐漸地削減貿易壁壘,同時為對方在自己國內從事貿易提供力所能及的保護和幫助。所以,WTO成員國,在整體對外貿易出口方面是有著絕對性優勢的。
而且原先的關貿總協定,是世界上各個主要強國成立的,所以關貿總協定在協議中有著偏向于那些經濟發達國家的特點。
但是WTO沒有這樣的特點,WTO為很多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法律以及制度上的傾斜。這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對外貿易,也是在幫助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進一步發展。而WTO本身也是當前在國際場合上,重要的貿易爭端調解處,WTO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WTO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正式加入WTO之前,我們是一個被排斥出世界主流經濟貿易體系的國家。當時中國的經濟是非常封閉的,我們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
這就有人會說到了,歷史上的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經濟體,那么為什么現在我們不能繼續維持封閉呢?那是因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世界其實是在不斷縮小的,各個國家聯系逐漸增多,可以說是必然性的發展趨勢。如果中國一直維持自己的封閉型經濟體系的話,會讓我們逐漸落后于世界的平均發展水平。
所以當時的中國急于加入WTO,如果中國加入WTO的話,代表著我們會被世界貿易體系接受。而且中國同樣也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如果我們可以成為WTO的一員,有利于我們的整體進出口。
這也同樣有利于外國的資本進入到中國,而中國也更容易的可以去國際市場上投資。這對我國的整體進出口貿易來說,是有著決定性的推動作用的。WTO可以說是當年我國未來長遠戰略規劃的一個重點。
在加入WTO之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很低的。要知道在1979年的時候,中國作為一個擁有著超過10億人口的大國,我們的GDP總量只占了全球的1.8%。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甚至連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都不如,中國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并不起眼,但是加入WTO以后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在2001年我國加入WTO以后,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開始進入到中國投資,而因為中國擁有著大量的人口以及龐大的市場,各種低端附加值工業開始遷入中國。這推動了中國的整體發展,這使得中國的工業化水平變得越來越高。
大量資本的流入,也讓中國開始了全方位的經濟發展,這為中國提供了充足的資金,讓我們來進行基礎設施升級。可以說,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的話,中國是不可能發展到現在這一步的。
數據不會騙人,在進入到WTO以后,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每年都在增加。在加入WTO短短9年的時間,中國的經濟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就。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同時也是很多國際游離資本的主要投資地。
截止到202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差不多已經是日本的三倍多了。要知道,這對于當年的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一個沒有辦法想象的數據。
本世紀初,中國的戰略規劃目標是希在這三十年之內完成對于日本的經濟反超,但是不到10年的時間,我們就已經完成了這項戰略規劃,當時我們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會這么快。
除此以外,WTO能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期契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自己擁有著非常龐大的市場。因為市場推動作用,我們在WTO中的整體優勢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WTO本身是一個旨在消除整個國際社會范圍內貿易壁壘的國際貿易組織,每個加入WTO中的國家,都應該積極地擁抱國際貿易市場。
中國加入WTO以后,也自然按照規定消除貿易壁壘。中國可是有一個擁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最開始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并不高,中國人的購買力水平也處于一個較低的水準,所以很多外國的高檔商品不可能在中國市場內部暢銷。
但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中國人的購買力水平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因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很多人手里都有閑錢去購置一些奢侈品了。所以很多外國的企業都把中國市場當成他們最主要的市場,而他們也確實可以從中國市場這里拿到足夠多的利益。
最典型的例如蘋果公司,要知道,中國市場是蘋果公司最大的市場之一。中國市場每年給蘋果公司帶來的收益超過了蘋果公司每年總收益的30%。
而蘋果公司,只是很多歐美國家大型企業的一個縮影罷了。對于這些歐美企業來說,他們不可能失去中國市場,所以進一步加強和中國之間的經濟貿易聯系,可以說是必然。
這無形中加大了中國在WTO中的整體優勢,因為中國正在利用自己龐大的市場,建立優勢的市場經濟地位,所有的國家都不可能失去中國市場。
而且中國是一個擁有著全產業鏈的國家,中國所生產的各種商品,也是很多國家社會秩序可以得到保障的有力支撐。要知道,很多歐美國家都在面臨的產業空心化,他們的經濟雖然發展水平很高,但是存在結構不平衡以及過于空心化的問題。中國的制造業以及中國的市場,都是WTO中那些國家沒有辦法放棄的。
而正是因為我們在WTO中的優勢地位,也讓我們可以利用WTO所規定的貿易準則,來進一步的推動的自己的經濟發展。因為掌控了WTO,就代表著在現有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無法被動搖,這也是WTO會成為我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的有利基礎支撐。
而且,隨著中國全產業鏈的整體升級,中國在未來國際貿易市場中的整體地位還會進一步提升。因為中國正在謀求向高端產業鏈的發展,中國制造會逐漸地轉變成中國智造的。
而隨著我國在世界貿易鏈和整體產業鏈的不斷提升,我們的國內的積極發展速度增快是必然的。因為產業鏈地位越高,海外貿易收益越高,從原先的代工者到技術輸出國可以說是歷史性的改變。
這也會帶動我們國家在目前國際社會上的政治優勢,以及經濟優勢。就連美國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都在不斷地提高,而且這種提高的速度非常快,中國正在WTO中占據一個主要的優勢地位,這是很難被阻止的。
而為了打擊中國的優勢,美國一直在宣稱要離開WTO,建立一個新型的國際貿易體系。這是美國和很多國家達成了單獨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原因,因為WTO本身雖說承諾了要削減關稅,但是削減比例,并不如國家與國家之間所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大。所以美國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推動了環太平洋貿易協定。
而我國在最近幾年,和東南亞國家以及其他的一些太平洋沿岸國家,也達成了全面區域經濟合作伙伴協定,這主要就是因為美國正在試圖在原本WTO國際體系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貿易體系。美國是想要建立一個封閉的,并且獨立的國際貿易體系,這樣美國就可以動搖中國在WTO內部所占據的優勢。
但是這樣的嘗試是很難成功的。早在特朗普上臺以后,退出TPP就代表著美國已經很難再建立封閉的貿易協定,來把中國排擠出太平洋沿岸的貿易市場了。
更別說,中國還和越來越多的國家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未來中國的國際貿易市場中的優勢地位只會進一步提升,而WTO也會脫離被歐美國家所掌控的局面。
劉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