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朱棣是老江湖了,做事油而不膩。欺辱寡嫂,屠戮親侄的事,竟然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證據,手法細膩,思路清晰,堪稱教科書般“篡位”。
朱元璋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撿,費勁吧啦的創建了大明朝。古代在嫡長子繼承制度之下大兒子朱標成為了當仁不讓的太子,也被學者稱為權力最大的太子。
可以這么說,朱元璋畢生的心愿,便是要將皇位完完整整地傳給自己的兒子朱標。他在培養朱標方面,可謂是煞費苦心。
朱標也算爭氣,朱元璋那套仁義道德學得也是有模有樣。
如果人生完全按照自己預料的發展,那怎么還能叫人生呢?
公元1392年,朱標去世,享年38歲。垂垂老矣的朱元璋一夜回到解放前,原本為朱標打造的王朝班底再也用不上了。
行將就木的朱元璋不得不再“練一個小號”。
帶著對朱標的愛與關心,朱元璋選擇培養朱標的次子朱允炆,將他選定為皇位繼承人。并不惜一手策劃“藍玉案”,屠殺功臣集團,為朱允炆的成功登基掃平道路。
當這一切都結束后,朱允炆離開當上了大明朝第二任皇帝。
朱允炆登基之后,便決議削藩,維護自己的統治。但殊不知,那些老辣的藩王,又怎么是那么好欺負的。
原本父死子繼,朱標的兄弟們都有機會登上皇位,這可倒好,朱元璋一廂情愿,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這本就讓朱標的兄弟們不開心了。
朱允炆登基之后,還大肆削藩,終于還是逼急了朱棣。
在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揮師南下。建文帝派老將耿炳文率兵抵御。可結果建文帝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碎,竟然被朱棣反攻進了南京。
公元1402年,朱棣率軍進入南京,那些力勸建文帝削藩的奇泰、黃子澄等人悉數遭屠殺,方孝孺甚至被誅殺十族。朱棣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在朱棣攻入南京時,朱允炆自覺大勢已去,于是便舉家自焚。朱允炆到底死沒死,說法不一,但根據史料推測,朱棣確實找了朱允炆半輩子。
拋開朱允炆不提,朱允炆的三個弟弟與母親呂氏皆被朱棣所俘獲。那朱棣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呂氏原本是朱標的二夫人,他的大夫人是常遇春的大女兒,給朱標生了兒子朱雄英與三兒子朱允熥。
呂氏則生了四個兒子,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還一個小六,沒有起名字便去世了。
因此,朱允炆在位時,共有還有三個兄弟在世。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當朱棣攻入南京時,在得知朱允炆縱火自焚之后,朱棣便開始演上了。
他當著嫂子呂氏的面,嚎啕大哭,嘴里念叨著:“你這個傻小子,你叔叔又怎么能害你呢?”呂氏也沒說什么,此時無聲勝有聲。
既然自己的兒子輸了,那就只能承認朱棣的合法性了。而朱棣對此也很受用,他也明白,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因此在做事情時,考慮得更周到。
既然朱棣坐上了皇位,那么就有必要干點啥,讓自己皇位的來路,看起來正一些。他將呂氏太后的職位擼了下來,成為了懿文太子妃。包括朱允炆的三個弟弟,也都由一字王變為了二字王。
老三朱允熥從吳王變成了廣澤王,朱允熞從衡王降為懷恩王。就在他們舉家搬遷到封地后,屁股還沒坐熱乎,朱棣又反悔了。
這一路上,兄弟二人對于朱棣的做法頗有微詞,而且他們身份比較特殊,朱棣覺得還是將他們放在眼皮子底下比較放心。
朱棣以這兄弟二人不知感恩,肆意發表不當言論為由,將他們貶為庶人,永遠禁錮在鳳陽老家。
在朱允熥39歲時,突然死亡。不少人推測,是朱棣下的黑手,但如果想一想38歲英年早逝的朱標,或許朱允熥的死也并沒有那么多復雜的原因。
而另一個難弟朱允熞,則在1414年就去世了,死的時候僅僅29歲,這個小兄弟應該是囚禁鳳陽抑郁而亡。
最小的弟弟朱允熙則沒有被發配到鳳陽老家,而是跟隨著他母親呂太后為朱標守陵,在公元1406年,住宅失火,年僅16歲的朱允熙撒手人寰,留下呂太后在人間茍活。
綜上所述,朱標的這幾個孩子,朱允炆、朱允熙、朱允熞、朱允熥,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之外,其他的幾個兄弟皆死于非命。
這種事就和趙光義登基之后,趙匡胤的孩子陸續去世一般,朱標的這幾個兒子也是花式死法。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朱棣干的,但他們的非正常死亡,又總感覺和朱棣分不開。試想一下,這幾個兄弟活著,朱棣每天估計連睡覺都睡不踏實。
正由于他皇位來路不正,才會格外注意自己的行為,事情做得如此隱蔽。
朱標的兒子們基本都難逃一死,最可憐的還是朱標的孫子們,基本也都終身與囚籠為伴,尤其是朱文圭,竟然從2歲開始,一直被囚禁到50多歲。
原本生于帝王家是享福的,可正因為皇權之爭,結果還沒有享福就吃了一波瓜落,郁郁一生。
朱棣好歹也在皇帝的位置上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他對待寡嫂與侄子的手段,實在難稱之為大丈夫,雖說如此,咱也理解。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