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全國多個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在一月底就發文暫停口腔科的診療,恢復診療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往年365天沒有淡旺季之分的口腔科,頓時變得空空蕩蕩。牙醫們都按照衛健委的指示老實待業,但牙疼這件事可不會聽從任何人指揮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全國多個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在一月底就發文暫??谇豢频脑\療,恢復診療時間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另行通知。往年365天沒有淡旺季之分的口腔科,頓時變得空空蕩蕩。
牙醫們都按照衛健委的指示老實待業,但牙疼這件事可不會聽從任何人指揮。這段時間,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可體會到了“疼起來要人命”的感受——封閉的髓腔內感染使內部壓力驟然升高,疼就一個字。
偏方,沒用;吃藥,管幾小時;開髓放壓,停診。
全國口腔門診基本都處于停診狀態,一方面,患者叫苦無門,疼得撞墻,夜夜難眠;另一方面,醫生急在心頭,停診在家,除了云指導外也是愛莫能助。這段時間的口腔科醫生與患者都在“渡劫”。
今天庫叔就來和你說說,為什么口腔科這么特殊,患者都疼成這樣了,就是不能開。
1 口腔科究竟有多“危險”?
在我們口腔中,除了我們看到的那些,還有更多肉眼不可見的生物——超過600種不同的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及衣原體等微生物類別,這些微生物統稱為“口腔微生物”。
一提微生物,我們通常聯想到病菌,比如幽門螺桿菌、白色念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等。雖然細菌不完全是這些致病菌,但不得不說,人身體的很多疾病都與口腔這些微生物脫不了關系。
比如慢性牙周炎,就是菌斑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讓牙齦組織發炎腫脹,最終導致牙周組織的破壞,形成牙周炎。
你以為病變只在口腔內?口腔內的微生物還可通過破損的口腔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增加了各種全身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曾有研究人員對92例有動脈粥樣硬化癥狀的患者研究發現,與健康人相比,他們中50%的人口腔中含有較高豐度的韋氏球菌,同時,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也檢測到了口腔中的幾種細菌,比如牙齦卟啉單胞菌這種口腔常駐菌種。不僅是動脈粥狀硬化,這些細菌還會導致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紊亂,參與腸炎癥的發生。
除此之外,細菌性心內膜炎、吸入性肺炎、兒童骨髓炎心肌梗死、腦卒中和心力衰竭等等致命性疾病都有可能因為一顆牙而引起。
廣州日報曾報道,有一名揚州外來務工人員,為省下一筆醫藥費,強忍著牙痛,直到一周后腫得受不了并伴有高燒才到醫院就醫,但為時已晚,最終不治離世。
而罪魁禍首就是口中的病牙。
人體內有三條比較重要的潛在間隙:氣管前間隙、椎前間隙、咽后間隙,這三條間隙都可通向位于兩片肺葉之間的縱隔。如果牙齒出現狀況沒有及時處理,會進而病變發炎,出現膿腫。此后,牙齒周圍的膿腫病毒沿著咽后間隙及氣管前間隙一路下行,到達縱隔,從而感染該區域,誘發牙源性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
所以,口腔科每天與這么多微生物打交道,病原菌集中更容易導致空氣污染, 即使定期進行消毒,但一旦消毒停止,空氣污染物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
不僅如此,在口腔診療過程中,診療器具的使用也增大了危險系數——治療器械的運轉和使用,大量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藥物產生,進入空氣中, 尤其治療臺周圍更是會造成嚴重污染。
比如,牙科高速渦輪手機。
使用時高速氣體帶動渦輪高速旋轉,從而帶動轉子所夾持的車針高速旋轉,在切削牙體時,車針高速運轉會產生高熱,手機通過噴水霧來降溫。使用手機時,水平方向最遠噴濺距離為1.6米,距操作診療約1米處的垂直方向噴濺高度達1.8米。
再比如,超聲潔牙設備。
它通過高頻振蕩電路利用逆電壓效應產生超聲振動,工作尖收到激勵發生共振,產生刮除或剪切作用,超聲潔牙設備工作時,工作尖的高頻振動也會產生熱量,也需水流進行降溫。
這兩種設備在患者口內工作時,都會產生大量混合著患者唾液的飛沫,不僅如此,還有再小一點的——直徑為0.001—100微米的微粒分子,會形成氣溶膠。而氣溶膠中很可能攜帶各種細菌、病毒,比如直徑范圍為0.08—0.12微米的新型冠狀病毒。
總之,病菌與病毒在空氣中懸浮,隨氣流飄動。就算診療時醫生全副武裝——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和外科口罩、防護面罩或防護目鏡、乳膠手套、防滲漏鞋套,可患者必然要張開嘴接受牙齒檢查,客觀上,暴露無法避免,這就帶來了極大的交叉感染風險。
那么不用這兩種設備可以嗎?
先說牙科高速渦輪手機,磨和鉆的特點使他成為口腔科醫生最重要的武器。無論根管治療還是補牙,都無法回避。而超聲潔牙機的應用同樣廣泛,如清除口腔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牙斑等牙漬,清除牙周組織的牙石和菌斑,亦或是用于牙齒根管清潔、蕩洗等。
除了這兩種設備,口腔科牙椅上裝備的三用槍、超聲骨刀等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氣溶膠,這些設備,幾乎囊括了口腔科所有診療過程。
所以,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口腔科停診勢在必行,醫生也會建議非急癥病人延期就診。
2 患者待診像“渡劫”
有人備受智齒折磨卻無法拔除,只能靠吃止痛片和消炎藥度日;有人則因為剛做完正畸,牙齒酸軟無力,影響了日常飲食,只能吃些流質的、軟爛的食物,吃的時候還只能囫圇吞棗;正畸還容易頻發意外,比如在吃東西時導致托槽脫落,結扎絲刮傷口腔黏膜。平日可以去口腔科就醫,但現在,人們只能是網絡“云看牙”,解決方法也只有吃藥。
河南小白兔牙科醫院的一位醫生說,前幾天下雪路滑,一位小朋友意外滑倒磕掉牙冠,他們曾多次向上級部門申請做簡單診療,可因為疫情嚴峻而被拒絕,醫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即使到了公立醫院,也只能在急診室做簡單處理,口腔科依舊沒有開門,就算牙齒松動目前也只能挨著。
還有一位患者使用多年的烤瓷冠已“岌岌可?!保延虚_裂跡象,牙根裸露疼得叫苦不迭??梢咔槠陂g,口腔科醫生的牙科手機都被上交,無論診療過程簡單與否都做不了。這時就只能靠吃止痛片緩解疼痛。牙疼起來,臉腫,吃飯受到了限制,心情更糟糕,生活大受影響。最令人絕望的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開診修復。
有的患者“疼得一直想刷牙,這幾天刷牙次數已經數不清了!”有的患者將冰袋置于牙疼處,反復冰敷,以求減少疼痛感。更有甚者,咬花椒生姜片的各種偏方都用上了,只是想暫時緩解牙痛,能睡一個安穩覺。然而偏方未必有效果,即使有,也是暫時性的——經常見到病急亂投醫的患者在齲洞里放花椒反而增加髓腔內壓力,導致疼痛加劇;甚至有病人為減輕牙疼,口含高度白酒造成黏膜燒傷……
如果說上述情形還只是疫情期間牙疼的初階,那接下來的聽著就有點疼。
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分為五個級別:
零度,不痛;
一度,輕度痛,這種疼痛是間歇性的,患者可以不用藥;
二度,中度痛,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的,影響患者休息,需要服用止痛藥;
三度,重度疼痛,這種痛是持續性的,如果不服用藥物就無法緩解疼痛;
四度:嚴重痛,持續的痛伴血壓、脈搏等的變化。
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可以達到三度甚至四度疼痛。牙髓炎表現為自發性陣發性疼痛,在夜深人靜需要安然入睡時,疼痛加重。由于牙髓腔是封閉組織,一旦感染就不可逆,而感染引發的多炎性液體令髓腔內壓力驟然升高,牙髓受到高壓而產生劇痛,高壓又進一步加快牙髓組織的壞死,形成惡性循環。且牙髓神經是通過幾條主要神經連接神經中樞,缺少準確的痛覺定位,所以牙髓炎急性發作時,即使我們已經拉開架勢上了“電筒+鏡子”的組合,有時還是分不清牙痛的具體位置,甚至感覺半邊頭都疼。
急性牙髓炎一般經過徹底的牙髓治療才能治愈,這在疫情期間不可能做到。在急性期,開髓是最快釋放壓力的方法,高速牙鉆鉆開髓腔頂部,這在疫情期間也不用想。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藥物來鎮痛,但依舊治標不治本,甚至用藥物鎮痛,“標”都不一定治得好。
除了這些,口腔科的日常診療中還有很多繁瑣的工程,比如根管治療,一般2-4次就診才能完成。曾經發生過令人揪心的事情:
有一位根管畸形的患者,在根管消毒階段后已無自覺癥狀,也無明顯叩痛,本以為牙神經已經清除干凈,便進行了根管充填。可怎知到了晚上疼得厲害,淡鹽水漱口沒用;連續刷牙沒用;冰水漱口,在短暫麻木后,疼痛卷土重來。想要努力睡著,可疼痛令人毫無睡意,不僅如此,從一顆牙到整個面部、耳蝸都開始了三度的重度疼痛。
本打算吃止痛片抑制到天亮再去醫院看病,然而止痛片基本只能見效4小時,藥效剛過,疼痛再次席卷而來,不得已連夜來到醫院進行處理。
這種病的疼痛機制與急性牙髓炎相同,被封閉后形成密閉環境,由于根管畸形而神經不能盡除,引發了炎癥,炎性物質沒有釋放空間,產生了劇烈疼痛。這種情況的患者雖然不常見,但也存在。而疫情期間,一旦遇到上述嚴重的口腔科疼痛意外,實在令人擔心。
其實,牙疼是個普遍的問題。根據國際牙科研究協會和美國牙科研究協會報道,口腔疾病影響了全球近39億人,2010年全球用于牙科疾病治療的直接費用總計2980億美元,間接費用總計1440億美元,與全球十大常見死亡病因的花費相當。
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有97%的成人正遭受口腔問題困擾,其中97%的成人患有牙結石,88%患有齲齒,85%有牙齦問題,其他還包括牙齒敏感、口氣、牙菌斑、牙漬等一系列問題。
不可小覷!
3 疫情期間“云看牙”
疫情期間催生了“云蹦迪”“云喝酒”等,而口腔科醫生“云看牙”就顯得比較無奈,醫生患者共同協作,只為對抗疫情下不可承受的牙痛。
正畸算比較容易出現的小麻煩了。以往,矯正牙齒、戴牙套幾乎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專利”。但近年來,正畸開始悄悄在成年人中流行起來。
庫叔身邊有一位正在做正畸的朋友,因為疫情期間響應號召宅在家里,“吃吃吃”自然無法避免。然而,假期中的一天,就在這位朋友正大快朵頤時,矯正器托槽突然脫落了,結扎絲都裸露在外,稍不留神就有刮嘴的風險,不得已拍了照片,給醫生發微信求助。
醫生囑咐正畸療程中還是要控制飲食,盡量不要吃硬物,過節期間大快朵頤啃排骨就可以先停停了,但進食時也難免把牙齒末端的托槽(頰面管)咬脫落,這時一定要好好保存,千萬別扔,疫情結束后復診用得上,總之不要試圖自己裝上,以免損傷更大。
托槽脫落后,吃飯時食物壓迫鋼絲或總是偏側咀嚼都容易使結扎絲過長,進而刮破黏膜。按醫生指示,朋友選擇用保護蠟或咬軟的口香糖,貼于末端過長的鋼絲上,進行了簡單處理。其實,動手能力強的患者可以選用長細的鉗頭將弓絲末端彎成小圈狀或用眉夾夾住往反方向拉。兩種方法的原理都是,不讓堅硬的鋼絲劃破黏膜而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除此之外就是好好注意口腔清潔——牙間刷、牙線、電動牙刷及漱口水輪番上陣,堅持到開診就是勝利。
相比正畸,根管治療期間出現的問題可是讓不少患者捏了一把冷汗。比如這位剛在牙腔填完失活劑的患者。
當牙髓遭受感染或不可復性損害時,如果牙髓還有部分活力,病人就會感到疼痛,為了減輕患者癥狀,同時將病變牙髓清理干凈,就需要拔除牙髓神經。用銀針銼去除牙髓后,就要封失活劑。失活劑的目的是減少殘留細菌量,阻止其再生長。根管系統復雜,有很多細小的分支,器械難以進入清理,因此需要借助于藥物作用。
由于聽說失活劑大多采用三氧化二砷,使用最多24-28小時即可使牙髓失活,但毒性大,如果48小時內不取出,容易繼續破壞深部組織,產生藥物性根尖周炎,甚至引起牙周組織壞死等,這位患者不得不向醫生求助。
不過醫生解釋,目前根管治療中,除含砷失活劑外,還有一些采用的是多聚甲醛失活劑,毒性弱于亞砷酸,較為安全。如果患者沒有疼痛癥狀,大可不必緊張。如果疼痛,可以自己嘗試用消毒又尖銳的工具,盡量挖出封的藥物。疼痛嚴重的可以服用消炎藥(如替硝唑),并結合止痛藥(如布洛芬)。藥物挖出后,病牙屬于暴露狀態,建議每2-3天更換一個干凈棉球,將舊棉球取出后用漱口液或淡鹽水漱口,有條件的對牙洞內進行沖洗,這樣可防止患牙感染加重。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重要提醒:一是千萬不要飲酒;二是上述藥物建議服用三天,最長不要超過七天,否則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
除此之外,如果固定義齒出了問題,可以暫停佩戴。如果智齒冠周炎發作,可先行服用消炎止痛藥緩解急性炎癥,待炎癥消除再至口腔科就診,決定是否拔除。
總之,像蛀牙、牙齦出血、缺牙、鑲牙、種植牙、矯正牙齒等非急癥口腔疾病,大可等到春暖花開時再去醫院看病,而一些急癥可能真沒法忍,需要根據醫生提示去醫院急診。
最常見的是急性牙髓炎。這時除了吃止痛片緩解,還應該立刻去公立醫院的急診就醫。
其次就是口腔頜面部外傷??谇活M面部的范圍包括口腔、眼眶的下外側方、耳前下方、頰部、唇部、下巴及頸部的上面一小部分,首先需要看損傷程度,如果只是局部軟組織損傷,開始時可使用冰敷或冰水漱口,減少滲血和腫脹。但這些部位血管豐富,神經密集,嚴重時會造成牙齒折斷缺損及出血等復合傷害。這時應立即前往附近醫院急診室進行救治。
其實,不能出診著急的不僅僅是患者,還有口腔科醫生。即使在不能出診的日子里,他們也大多在“線上練兵”提高技術,或者耐心給患者做一些口腔知識普及。就如同很多老牙醫幾十年堅守出門診,都是為了患者能夠“吃嘛嘛香”。但在疫情好轉之前,口腔科還將持續停診,各種措施僅為應急使用,如果出現嚴重的急癥,請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立刻就診,謹遵醫囑。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曹立媛
王俊